茶心(1 / 1)
胤祯噗哧一声笑出来,宝璎被他笑得憋屈,脸上神色依旧,“不和你争了,猜猜茶水的玄机。”
八爷见她转换话题,心里笃定某个事实,缓缓道,“我这杯是夏天荷花上的露水沏的,茶叶中透着一股荷花香,可是用花露泡过?”
“对了一半。”宝璎解释道,“沏茶的水的确是花露。倘若茶叶也是,就落俗了。茶叶是我洗净放进荷花花苞中的,傍晚荷花合上,第二天清晨开放,如此经过几天的周折,茶叶自然就沁入荷花的清香了。”
八爷称赞道,“果然蕙质兰心,不枉皇阿玛与德母妃如此疼你。”
宝璎微微一福,算是道谢,继续道,“拼命十三郎,你猜出你那杯是什么吗?”
胤祥放下茶碗,道,“这茶水有梅花香,应是去年冬天你从梅花上扫下来的雪水煮的,茶叶是冬芽冬采,物以稀为贵。”
宝璎点点头,“冬茶虽好,只是冬天茶树本该调养树势,冬芽冬采犹如逆天而行,所以这茶我也不常用,我把这最稀罕的茶给了你,算是赔罪吧。”
胤祯笑道,“你倒是不偏心。我这也是去年的雪水,不过是松树上扫下来的,茶叶是雪水云绿,生长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茶叶形似银剑出鞘,香气清雅,不过比起十三哥那杯就不稀奇了。”
宝璎点头道,“你品得不错,不枉喝我这么多年茶。这虽比不上十三爷那杯稀罕,但却是我最喜欢的,前人命名为雪水云绿,我却反其道而行,给它取了个新名字,苍山覆雪。去年因天气,进贡的少了,我也是忍痛割爱,不委屈你。”
一席话说得众人啧啧称赞,四爷这甚少说话的人也忍不住赞叹一句。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汇集到四爷手上那杯茶上,他嘴角牵起却未置一词,宝璎因刚才打趣四爷的事与他随之而来的沉默有些尴尬,道,“宝璎从未给四爷沏过茶,因而不知四爷喜好,就擅自做主拿了姑姑平日喜欢的普洱茶,这是普洱茶中的团茶,形似南瓜,茶芽长年陈放后色泽金黄,又名金瓜。这普洱茶的冲泡是姑姑所教,故而宝璎将此茶命名为慈母茶。”
如此有礼,如此客套,毫无保留向人们宣示他们之间的陌生与疏离。听到“慈母”二字,四爷的眼中呈现出一丝诧异,随即将头深埋,将整整一杯茶水一饮而尽。胤祯也抬头,这个从小被众人宠溺的妹妹也有了如此细腻的心思。
八爷的目光不动声色扫过众人,以笑声化解此刻的静默。
“十四弟,何其有幸有这么个妹妹呀。”八爷笑得含蓄,眼中却透出另一番滋味。
胤祯只是笑,“那也是十三哥有福了。”
宝璎只当没听见,收起心里那份酸楚,借着收拾茶具的机会退下。
在下处清洗茶具,听到后面有人推门,宝璎没有回头,胸有成竹道,“怎么茶喝到一半跑这儿来啦?想帮我洗茶具吗?”
“连头都不回就知道是我?”那熟悉的声音在耳后响起。
宝璎回头,“我猜错了,还以为是十三呢。”
胤祯无语,摇摇头,“你是真猜错了,还是故意恼我?女大不中留。”
“你说呢?”宝璎打哑谜,真的听不出他的脚步声吗?是故意恼他?他有那么重要吗?即便他很重要,自己在他心里又有多重要?至少,重要不过他的八哥吧。
“你还在生气?”胤祯语气软下来,凝视她,“我知道你在怪我。”
宝璎嘴一撅,“我想怪你的事多了,你知道眼下是哪一桩哪一件?”
“无非是为我跟你打听的那件事,你不知道八哥这些年苦心经营,我和九哥为他出谋划策,我们等的就是这一天,现在机会来了,八哥很快就能……”胤祯向她一一道来自己的苦心。
岂料宝璎不等他说完就横加打断,“别跟我说八爷,他的事跟我没关系。我只知道,是十四哥问我的。”
宝璎兀自清洗着手中的茶具,青花玲珑瓷发出的清脆碰撞声在寂静的此间显得格外刺耳。她用手中剧烈的动作平复内心:他并未强求自己说什么,自己也算不上被他利用了,而且她明明是心甘情愿帮助他的。可是,她的心为什么这么痛,为什么这般不甘?她又有什么资格苛求他呢?难道,仅仅因为他问了一个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
“你气我就气吧,”他不屑于解释,“有件事要告诉你,今儿在额娘那,听到额娘提你的亲事了。”
“啊?”手中的青瓷茶碗瞬间脱落,“姑姑要让人把我弄出去?”
“额娘说,你以前说过,随她做主的。”他不无担心道,尽管他知道额娘的安排对宝璎是最好的。
忆起童年时的戏言,她莫名伤感,原来那些不上心的字句会让自己独品离别的忧伤。
“我是说过,我的婚事姑姑做主,但是,”她抬起眼睑,苍凉道,“我的心姑姑做不了主。”
她的心,何止是姑姑,即便是自己也控制不了吧,否则,此刻心底又怎会有漫溢出来的酸楚。
她的声音平静如水,没有波澜,但是眼底却有排山倒海的伤痛。胤祯不懂,还没听说是谁,她怎么如此笃定伤心?
“我还没说是谁,你怎么就怕起来了?”胤祯寻思着这小丫头心里必定牵挂着十三。
“是谁又有什么关系?”宝璎扭头,无论是谁,她的愿望都不会实现了。
“额娘舍不得你远嫁,不如你告诉我,你喜欢我的哪个哥哥,我替你跟额娘说去。”胤祯戏谑道,只等着这不知羞的小丫头主动说出十三来。
宝璎故作轻松,“哪个都一样,一屋子的福晋,我既怕疼又怕死,万一人家欺负我。”
胤祯为难地凝视她,这丫头只有做侧福晋的份儿,太委屈她了。
宝璎揉搓着自己那双逐渐磨出茧子的小手,“不过嘛,你和八爷两个妻妾最少,如果是你们俩中任意一个都挺好。”
轰隆!胤祯脑中响起轰鸣声,惊愕地看着她,下巴几乎都掉下来了。
“跟你开玩笑呢!”宝璎眸子流光一闪,俏皮一笑,“你八嫂多厉害呀,我不会不要命的。”
“当真是吓了我一跳。”胤祯轻吐出气。
宝璎耸耸肩,故作轻松,心底却泛出苦涩,犹如陈年的苦茶。
“我真要走了,你会怎么样?”宝璎几分戏言几分认真道。
“还是会舍不得的,好歹跟我斗气斗了十几年,吾家有女初长成。”胤祯温柔地凝视她,相处多年,若说没有半点眷恋真是相当虚伪,“你对我来说,就像亲妹妹一样。”
宝璎凝视着他,似乎想把他此刻宠溺的笑容刻在心上。
吾家有女初长成,情归何处君不知。
不期的,面如秋月笑如春风的男子出现在门前,似笑非笑看着他俩。
“八爷。”宝璎福身,收敛了心神。
洗完茶具之后,宝璎与他们四人一道出去。送他们到内宫门时,她准备返回,不想八爷却随自己折回,道,“我要去给额娘请安,正好同格格同路。”
宝璎点点头,不言语,只以为八爷想打听什么消息。
到了分路的时候,宝璎朝八爷一福,准备告退,却听到八爷的声音在耳边,“十三说的没错,你的确喜欢我们兄弟中的一个。”
宝璎置若罔闻,自己一个凝视的眼神就被他窥破了,“八爷这话错了,是我的哥哥,都是喜欢的。”
八爷笑得澄澈通明,“都喜欢,但不是一样的喜欢。一个女子,只有看着自己心仪的男子,才会有那样的眼神。”
宝璎倔强抿嘴,不愿辩解,只是对八爷道,“良妃娘娘一定久等了,宝璎告辞。”
宝璎转身就走,将八爷探寻的目光抛在脑后。那样的眼神?是什么样的眼神呢?清雅看着十三的眼神,姑姑凝视皇上的眼神,他的福晋看着他也会有那样的眼神吧。
青石板上响起清脆的脚步声,不期然,一滴澄澈晶亮的水珠渗入轻柔的湖绿色素罗裙中。那一日秋高气爽,根本不曾下过雨。
次日,十三下了朝,和四爷一起往永和宫请安去,想起朝上那些面红耳赤的争论就窝火,而自己,没有四爷那样的沉稳违心为太子求情,只能干看着。
宝璎刚从永和宫回来,见到一身朝服的十三,她急冲冲撞上去,也不管在一旁的四爷就拦着十三道,“十三,我有事跟你说。”
十三看了一眼四爷,又看了眼宝璎,知道她如此焦急必有要事,故意无所谓道,“你说吧。”
宝璎瞟了眼四爷,小声道,“私下说。”
“我的事情没什么可瞒着四哥的。”十三大声道,唯恐别人听不到。
宝璎急得直跺脚,“不是你的事情,是我的事情。”
“你没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吧。”十三打定主意不轻饶她。
“你这人怎么?”宝璎又气又急,“姑姑要让我嫁人了!马上就要!”
“什么?”愕然,十三莫名,“我正要去看额娘,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宝璎也不管在一旁的四爷了,索性说开了,“我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刚走到姑姑宫里就听到里面有人说蒙语,我不要去蒙古。”
“蒙古?”十三眉头一皱,牵动心底旧事。
“你快帮我出出主意,晚了我就真的要……”宝璎哭丧着脸,“你不能见死不救。”
十三定了定心神,“其实好办,额娘要你嫁人,并没有说是谁,我们不妨将计就计,赶在额娘定下之前有人愿意娶你不就行了?”
“我是不想嫁人,不是急着找人嫁。再说了,你让我上哪去找人去?”宝璎抱怨道,他这算什么主意呀?
十三并不恼,反而一本正经道,“这人选嘛,眼下就有一个。不但英俊潇洒,玉树临风,还和你自小熟识,如果此人去求额娘,一定能成。”
宝璎一头雾水。
“这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说罢一个指头指着自己,几分戏谑几分认真。
宝璎被他搞得目瞪口呆,“你别说笑了,这叫什么主意?”
岂料十三正色道,“这可是好主意,我们打小就好,宫里谁不知道?”说罢,还饶有兴味朝四爷努努嘴,“你说对吧,四哥。”
宝璎摇摇头,“我不要嫁给你。”
“为什么?我都不嫌弃你无才无德,你还嫌弃我了。”十三拍着胸脯自我感觉良好。
宝璎气不打一处来,“因为清雅嫂嫂。”
“清雅?你们不是很好吗?”
“是很好,只怕她知道这事就不好了。”宝璎不愿看他那无所谓的样子。
“你不怕我,还怕我的福晋?”十三无奈摇头。
“不止这些,还有冬青。”宝璎理直气壮,“谁让你到处留情的?只怕这些人都不理我了。”
十三讪讪而笑,脸上有些挂不住,“我哪有这么多情?你这丫头尽瞎说。但是嫁给我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你想啊,你若是跟了不熟识的人,天天管束着你,日子就没这么逍遥了。你到了我那里,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你看可好?”
宝璎默然,这的确是最好的出路,不需要离开她生长的土地,不需要放下隐秘的心愿到黄沙万里外去放逐自己的生命。她知道,眼下她需要做的就是点头默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只要一点头,她此生的道路就此决定。
十三见她不说话,催促道,“你觉得怎样?倒是说话呀!”
宝璎抬首,眼前一片深秋的湖光山色,恍惚间又回到多年前的那个傍晚,她看向十三,坚定而固执地摇头。
“为什么?”十三不明白她为何坚决拒绝。
“你知道的。”宝璎轻吐出声,他知道的,即使是权宜之计,她也不可能嫁给瑞雪的心上人。在她心里,十三依旧属于瑞雪,她甚至幼稚地相信,有一天瑞雪会带着前世未了的缘分回来。
十三的目光有一瞬的停滞,思绪飞到许多年前,复又回到眼前,“那,你只有另嫁他人了。”
宝璎头脑空白,“还会有其他人?”
十三立马恢复了方才的戏谑之色,“当然还有,这宫里能说上话的又不止我一个,要不你去求八爷娶你吧,我看他也挺喜欢你的。”
宝璎恨不得一头撞死,“你的主意怎么一个比一个馊?”
“我是说实话,人家八爷现在是春风得意,而且你和他的福晋本来就没交情,也不怕得罪她,对吧?”他说的不错,八爷的确春风得意。
“你到底帮不帮我?不帮我,我自己求姑姑去。”宝璎对他那一脸的轻松和调笑忍耐到极点了。
十三见她动了怒,方收敛一些,“你连八哥都看不上,那么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能救你了。”
“你不会说皇上吧。”宝璎轻蔑地笑笑,这等小事怎能去求皇上,况且他现在正烦着。
“非耶非耶。”十三摇头晃脑,“此人若开口,额娘一定会答应,而且嫁给他,你不需要离开额娘,反而更亲近了。”
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顿,清清嗓子,“此人就是你的十四哥胤祯。”
“什么?”心跳漏了一拍,宝璎当即否定,“他绝不可能。”
十三道,“别急着说不,虽说你们向来不对盘,但是这次木兰一行,我眼瞅着他心里还是在乎你的,你去找他,没准能行。”
宝璎冷眼瞥着,心里愤愤想着,你还挺关心我们的一举一动嘛。
“这是唯一的办法,你去找他吧。”
宝璎咬着嘴唇,声音低落到轻不可闻,“只怕他听说我要嫁给他,一定后悔救我了。”嫁给胤祯,是她从来不敢有的非分之想。
“这个嘛,你可以去试试,万一他不答应再说。”十三幸灾乐祸。
宝璎眼波幽凉,她何必自寻烦恼?草原上他的关心不过是浮光掠影般的垂怜,回到京城,一切如故,他依然是轻裘肥马的皇城少年,她也还是容颜俏丽的妙龄少女,人生在偶然的交错后终究要回到原由的轨迹,似乎很难有再次重合的一天。
她一咬牙,“不去。”
十三难以理解她此刻的固执,与立在一旁看了许久热闹的四爷一起离去。
那曾经俏皮灵动的身影,此刻对着一汪碧幽幽的湖水,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