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女(1 / 1)
“你知道她是谁吗?”
“你知道她住哪里吗?”
“她是谁家的?”宝璎一股脑问道,小丹在一旁看了捂着嘴笑。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胤祥架不住她劈头盖脸的问题,大声发泄,他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她是否会被选上,不知道她会被指给谁,不知道她会被派到哪个宫里。
宝璎自讨没趣,兀自离开,方才祥戏弄他的心情也没有了,只是悄悄将一瓶伤药递给小丹。
胤祥带着一丝伤痛回到永和宫,却少有的发现宝璎对自己视而不见,一天之内被两个女人吃鳖,真憋屈。
胤祥走进去给德妃请安,心绪不宁的他,抬眼间,一抹清理婉约的影子,如一泓清泉,流入心间,他的目光与思绪追随着那道影子,德妃笑问起今天的功课,他竟然含含糊糊答不上来。
晚膳过后,他追出去,绕到宝璎身前,鞠了一躬,“好妹妹,我错了,今天不该那样对你。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宝璎当作没听懂,自顾自修剪眼前的树篱,“十三爷何错之有?这太阳不是从西边出来了。”
“妹妹你就别挤兑哥哥了,快告诉我,她是怎么回事?”胤祥压低声音,压不住内心的激动。
“真笨,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下午姑姑和几位娘娘一起去看秀女,我就求了姑姑带我去,正巧看到她了,我就拉拉姑姑的衣袖,说我喜欢这个姐姐,姑姑就留下她了,好在没有其他娘娘也要她,不然姑姑肯定不依我。”宝璎说得极其轻松,但胤祥知道,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额娘向来与世无争,从来都是别人先选,这次的事情宝璎肯定费了不少心思。
“我的好妹妹,哥哥欠你个人情了,将来妹妹有什么事,只管差遣哥哥。”胤祥喜笑颜开。
“你的人情可真便宜。”宝璎不得不承认,向来风流潇洒的哥哥,也会有坠入情网的一天。找姑姑帮忙,这样简单的法子,自己都可以想到,他居然没想到,真是关心则乱。
“看不出,你懂的还挺多?谁教你的?”胤祥心情好转,决定打趣这个妹妹。相思或许人人都知道,未必人人都懂,这个小丫头什么时候懂得这些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是诗经上说得嘛。”
“呵呵,哥哥没白疼你。”见到她的时候,他也想起诗经,不过那时想起的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现在,伊人即在眼前,不再在水一方。
宝璎自觉做了件好事,只是看到胤祥每天在上书房那眼巴巴的样子,不禁觉得好笑,十三平时风风火火的劲头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温柔多情的样子,时常令宝璎起鸡皮疙瘩。
闺房中,宝璎手里握着一把相思子,喃喃道:“相思真这么可怕?”
“格格,天色晚了,请安置吧。”那抹清丽的影子走进来,到了这里,她依旧淡雅清秀,其他女子都在讨论衣服的颜色面料首饰的材质工艺时,她却静静坐在一边,优雅地重复着宫里的日常杂事,当别人在妆镜台前梳理鬓发时,她总是在书桌前写字,她的字飘逸清婉,流畅灵洁,颇有魏晋风骨。
宝璎静悄悄看着她做完手头的工作,等她出去,自己才放心睡下。她在眼前的时候,自己竟然矜持得大气不敢出,宝璎自言自语:“难怪十三哥喜欢她。”
“干什么呢?鬼鬼祟祟的。”脑门被折扇敲了一下,宝璎嘟囔着回头,胤祯一脸奸笑立在身前。
“我看十三呀,他们在做什么呢?”宝璎嘀咕着。
“听墙根还这样光明正大,不怕被十三抓住?”胤祯摸着她的脑袋,远远看见十三和一个女子往澄瑞亭去,心下了然,“管别人做什么。”
宝璎点点头,嘴上却依旧嘟囔着,不时抬眼瞟瞟胤祯。
“想什么呢?”胤祯弯下腰,探究宝璎的表情。
“他们刚才在干什么呀?”宝璎乌溜溜的眼睛转个不停。
“爷可没偷看,你这偷看了半天的人反倒不知道。”
宝璎急跺脚,“我又没见过,我怎么知道?”
胤祯弯腰凑近她,“那你到底看到什么了?”
“就是这样,”宝璎垫起脚尖,在胤祯唇上撮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胤祯呆立在当下,霍然起身,眼中似有熊熊怒火,铁青着脸盯着眼前一脸无辜表情的小丫头,一时手足无措,堂堂一个皇子,竟被个小丫头轻薄了,用手捂着唇,愣愣半天。
“原来你也不知道。”宝璎无视他眼中的怒气,全然不在乎地别过头,不去看他。
“你!”胤祯本来已是极力克制,见她这全然无所谓的天真模样,更添了几分怒火,上前扛起宝璎,放到肩上,啪的一掌打在屁股上。
“你干嘛?放我下来!”宝璎捶打着胤祯的后背。
“叫你胡闹!”胤祯气呼呼放下她,宝璎脚落地就退后几步,唯恐他上前。
“知道怕了?”胤祯怒气尚未驱散,眸子里充满桀骜的愤怒,“以后,不许对人那样。”
说罢,头也不回,大步流星走了,宝璎望着那个骄傲绝然的背影,伴着漫天飞舞的樱花,心中有一丝莫名的遗憾,却不知从何而来。
那日之后,宝璎每每见到胤祯,都莫名来气,好像自己没做错什么吧,胤祯也是冷冰冰的样子。德妃只当他们俩又不对盘了,没往心里去。
如此过了几年,没人理会宝璎那些细微的变化,宫里人都在谈论十三爷和十四爷选福晋的事情。
那抹清丽的影子依然娴静如常,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荣耀而慌乱,永和宫里人尽皆知,十三爷对瑞雪分外关照。
“瑞姐姐在写什么?”宝璎眼睛不住往书桌上瞄,“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嘴上吟着,一把抢过诗笺,瑞雪羞恼着过来抢,“还没写完呢,还我。”
宝璎只是拿着诗笺笑,“剩下的让十三哥写去,十三哥哥眼巴巴瞅着多少天了。”
瑞雪绯红了脸,含羞道:“格格嘴巴这样厉害,当心嫁不出去。”
宝璎也不气,“嫁不出去才好呢,我就天天跟着你们。”
瑞雪噗嗤一声笑,“格格没羞,没出阁的姑娘家说这个。”
“我没羞?那姐姐也一样,姐姐也没嫁人呀。”
“我不跟你说了,你跟你哥哥一样没正经。”瑞雪低头研墨,把宝璎晾在一边。
宝璎笑着走开,她第一次知道,原来女子怀春是这样的。
宝璎一直认为,瑞雪是美丽不可方物的女子,她娴静美丽,聪慧敏锐,有着纤细而敏感的特质,她懂诗词通音律,只有风雅温柔的夫君才不会辜负她心中的春花秋月。而十三,在遇到瑞雪之后,一改之前毛毛躁躁的性子,以款款深情打动她。
宝璎相信,他们会幸福。
然而,当晚,她落水而死。身穿一袭白衣,披散着长发,像夜晚的白色精灵。
“十三哥。”面对临风立在湖畔的胤祥,宝璎不忍触动他心里的伤痕,默默陪他站了一天。
眼前明明是满园春色,宝璎心中确是秋风瑟瑟。
他们二人静立许久,小丹看不下去,忍不住上前道,“爷,该去见德妃娘娘了。”
“哦,是问我娶福晋的事吧。”胤祥转身,突然的变故让这个潇洒豪放的皇子一夜憔悴。
永和宫里,胤祥跪在德妃面前,“儿臣尚无建树,不宜娶亲,求额娘成全。”
德妃泯然,她怎能不知他的心思,瑞雪突然去世,他哪有心情与她人共展鸳鸯锦。然而,皇上的旨意是那样坚决,容不得半点推辞,更重要的是,大清朝最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不会允许他看重的皇子为感情所累。德妃轻叹一口气,又想起先帝与董鄂妃了。
“求额娘成全。”他眼底透着决绝,掩不住内心的悲戚。
也罢,难得深情如许,德妃差人禀告皇上,十三阿哥命中带煞,不宜早娶。
皇上并未为难,仍将尚书马尔汉的女儿指给他,留待两年后完婚。
接到旨意,众人皆松一口气,两年,总能忘了吧。
此后数月,胤祥闷闷不乐,眼中的哀戚并未因皇上日益的荣宠而减少半分。每到日落斜阳,他总独自一人在湖边默立,吹奏他们曾合奏过的曲子,那样哀怨忧伤,凄惨决绝。
“格格,您劝劝爷吧,这都几个月了。”小丹一脸忧伤,爷对瑞雪姑娘的感情,他又怎么会不懂。
宝璎朝他摆摆手,示意他噤声,自己走到胤祥身边,从袖中取出短笛,凄婉吹起来: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兮,曷维其已?”
一曲吹罢,宝璎放下笛子,随胤祥立在一旁。
“你也来劝我忘了她?”胤祥嘶哑的声音在耳畔吹过,几乎轻不可闻。
“不是的。”她知道,此刻,他需要的不是劝阻,而是时间,足够的时间让他抚平伤口,“我陪哥哥一起思念她。”
“小丹,拿酒来!”胤祥吩咐道,小丹为难得看向宝璎,无奈见她点点头。小丹不无担心得取来美酒。
“陪哥哥喝一杯!”胤祥苦笑,自顾自斟满。
“可以。”宝璎斟满杯中酒,“但是十三哥必须答应,这是最后一次。不要再伤心,把对她的思念都埋在心底,像落花那样,成为树木生长的养分。从此,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哈哈哈!”胤祥狂笑,“枉我自命不凡,竟不如你这小女子看得开。人人都劝我忘了她,只有你劝我把她记在心里。” 她不知道,她的一句话将他推入一旦介入就再无法退缩的皇室悲惨境地。
“少年情怀,哪里这么容易忘记?”宝璎泯然一笑,浑然不知六岁那年樱花树下那个愤然转身的骄傲背影,早已走进了她心底一个角落,一个不为自己所知的角落。
“说得好!刚才你吹的是《诗经》古曲?”胤祥再斟一杯。宝璎颔首,“诗三百,不过源于年少时来不及说出的那些话。”
“这也是她告诉你的?”胤祥眉尖微耸。
宝璎摇摇头,自顾自饮下一杯。对她而言,她是姐姐,也是老师,是她告诉她诗经里那些鲜活的句子述说着怎样的美丽与无奈,也是她,让她读懂那些儿女情长的凄婉迷茫。那些平时不上心的话语,原来早已深烙在心里,如她一样,令人难忘。
“今天是十四大喜的日子,你怎么没去闹新房?”胤祥望着乾西五所方向,若有所思。
宝璎扭头,“今天我在这里陪十三哥。”
十四大喜的日子,她怎会不知道?从瑞姐姐告诉她吻的含义时,她的生命就不由自主多了一点秘密。只是,如今他身着红装,正给他人敬酒,宝璎望着眼前的酒杯,为何心里会有奇异的酸楚?
胤祥喝多了,笑笑,“也对,你本来就和他不亲,没当他是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