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顶帽子(1 / 1)
( ) (大文学 ) 眼看着天就要变冷了,无论怎么说,婆婆给自己看孩子也挺不容易的,那个时候学校里正在流行用钩针钩帽子,路老师是女老师中年龄最大的,也是手儿最巧的一个,她会织各种各样的帽子,年轻的女同事们都在课下跟着她学,安忆也想给婆婆钩一个,可是安忆从来就没有干过这种活儿,连钩针怎样拿都不知道。大文学路老师就耐心的教她,好不容易学会了。安忆就在晚上放了学学着钩,慢慢的熟练了,她钩的越来越快,三个晚上,就把一顶帽子给织起了。拿回家,让婆婆戴上,婆婆却说这帽子有点儿大,只试了一下,就把帽子给扔一边去了,从那以后,安忆再也没有见她戴过。安忆心想,你爱戴不戴,反正我给你织好了,无论怎么说,它都是我的一片心意。懒
看到姥娘在一旁坐着,安忆也觉得应该给姥娘也织一顶帽子,把这种想法跟姥娘说了,她笑呵呵的说:“我正缺一顶帽子呢,原先的帽子都不暖和了!”看到姥娘高兴,安忆也就高兴,决定去集市上买毛线,农村的东西很便宜,三块钱的毛线就可以织一顶帽子,琪琪正好睡着了,婆婆也没有在家,安忆想:像这样的事儿没有必要再去向婆婆提出申请吧!直接去集市得了,买回来就给姥娘织。大文学安忆怀着很大的热情,也不知为什么,安忆就是很愿意为姥娘做事,姥娘高兴,她会更高兴,姥娘让她感到她活着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虫
说做就做,安忆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去集上了。正走着走着,婆婆赶集回来了,她提着一篮子也不知什么东西,和邻居大嫂一块儿正走着。
“你干啥去?”婆婆的问话,让正在低头走路的安忆很是一惊:“哦……我去买点毛线,给姥娘织一顶帽子。”虽说安忆已经不愿意再受婆婆的欺负了,可是,她冷不丁的听到婆婆的问话,看到一座塔似地婆婆站在自己的面前,还是有点儿胆战心惊的感觉。
“买毛线,织帽子,谁让你织的?织帽子干什么,你姥娘不需要!你别没事找事!”
“没事找事?我给姥娘织顶帽子,怎么能算没事找事?姥娘又没说不愿意!”安忆禁不住心里嘀咕,守着外人,她没有给婆婆顶撞,可是婆婆的话,让自己的心很是不舒服,幸亏是给姥娘,要是给我娘家的什么人织帽子,不知婆婆又会怎样?肯定会像个疯子一样对自己大吵大喊的!婆婆的态度,连邻居都没有看好,觉得她真是太过分了,外甥媳妇给姥娘织帽子,这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啊!别的人谁能有这样的福气啊!又不是自己的姥娘,外甥媳妇还想着!
安忆知道婆婆的态度,她不愿意让自己给姥娘织帽子,可是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大文学她回到了家,对姥娘说起了这事儿,“你妈是看我年纪大了,活不了几天了,织了也是浪费!这个死熊妮子!”姥娘不满的对安忆说。
安忆才明白,原来是这样啊!婆婆就是小心眼儿,安忆真的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安忆不管婆婆态度如何,就尽管织自己的,织了一天一夜,一顶帽子终于织成了!姥娘拿起帽子,觉得它软软的,柔柔的,戴在头上,可舒服了,感到很是高兴,说:“您嫂子,你就是好心眼,我这老妈子,又不中你的用,你还记得我,我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啊!外甥媳妇都这么疼我!”
姥娘的话,很真诚,也很温暖,不禁让安忆生出许多的感慨,要是婆婆能像姥娘一样,看待问题不要总是带着有色眼镜,而是客观一些,那该多好啊!这个家一定是一个很幸福的家庭!
可是,这个恶魔一样的婆婆……
一想到婆婆,安忆的脑海里又闪出许多的事儿:“只要在这个家里,没有人打你,你就不能给娘家人说!”这是婆婆怕媳妇儿把一些不好的事儿告诉了娘家,在威胁自己;“吃的什么呀!都是些烂菜叶子!”这是婆婆跟着自己看孩子时说过的话,可是自己每星期都要买肉改善伙食;“一月给我们200块钱还算多?你们沾着俺晓帆的光哩!我要养着这么多人!”这是在还完了家里所有的帐以后,又按月给公婆兑200块钱时,(那时安忆的工资是400多元)婆婆嫌少时说的,那时候大姐一家人常在家吃饭,也没见她们出过一分钱,而自己,也只是星期天回家才在家吃的;“俺这俩闺女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俺不指望你!”这是一次婆婆在没事找事给安忆恶吵时,甩过来的一句话;“俺闺女在这里住,你管不着,你要管也中,农药化肥都得你管!”这是一次大姑不问青红皂白对自己好一顿训斥时,自己不愿意搭理她,婆婆对自己说过的话;“从小没有娘,也没有教养!”这是一次没有按他们的老规矩办事时公公甩给他的一句话;“一辈子都得管你姐姐的事!要不是她,你能跟着晓鲁这样享福?”这是一次在嫌干活累大姑姐给婆婆哭闹之后婆婆扔给安忆的一句话。这句话让安忆成了婆家的罪人,因为嫁给了晓鲁,一辈子也还不完的人情债;“放假中个啥用啊!”这是一次放麦假之后婆婆和大姑的对话中大姑说过的一句话;“你生气了吗?没生气就来做饭!”这是大姑对自己无缘无故发了脾气之后又对自己的命令。“图东西,半吊子,瞎着一个眼!”这是婆婆在四婶给说了这个媒之后婆婆对四婶的评价……
这些事儿在安忆的脑子里盘旋,盘旋,直到天将明了,她才沉沉的睡去。她做了一个噩梦,梦里,大姑和婆婆在后面恶狠狠地紧着追,她就在前面拼命地跑,可是却怎么也跑不出大姑和婆婆的视线……大文学
手机访问:(83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