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筠英(1 / 1)
一顶青竹雕花凉轿自长公主府上,慢悠悠的到了宫门。守门的守卫们见到自凉轿里出示的令牌,恭敬的退到一旁。到了半宫门,长公主下了轿,步辇着人抬了过来。力壮的宫女一边两个,稳稳的抬住。长公主始终一言不发。
后花园里,皇上倒是早就安坐的。本来夏日下朝就早些,何况长公主已经是说好的。皇后留下的女儿名筠英,尚且年幼。深的皇上喜爱,一直都是他亲自抚养的。听说姑姑要来,这孩子也是等在这里。
“姑姑!”
见到长公主的身影,小家伙飞奔过去,一头扑进了长公主的怀里。长公主亦是微笑着抱起了筠英。移步走到皇上面前,长公主又把筠英放下,抚了抚她的头。
“近来可有听话?叫你看的《论语》记熟了几篇了?”
“筠英想姑姑了。姑姑就别问了嘛!”
皇上听到此话,也是笑了,道:“这孩子到是还小,总是不愿意一直坐在那里。朕想着她尚且年幼,所以到也不是催的很急。”
长公主答道:“皇兄所虑也不无道理。到底还是总角年纪。”她微微叹了口气,“只是,若是嫂嫂还在,皇兄也不必如此费心了。”
皇上也是悠悠道:“是啊,她走了也有四五年了。”
一时间,大家都不说话了,皇后的逝去是一件很让人悲痛的事,故此倒也不是经常提及。只恐怕让皇上伤心。
长公主又笑着对筠英说:“筠英,姑姑今天带来一幅好画,筠英可是要看看?”
筠英原本还不是很知道娘亲的离去的悲痛,只是每次见大家都不说话,她小小年纪也觉得很烦闷。所以每次提到,她也常常若有所思,更让大家都怜悯她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娘亲。此时,听长公主这般说话,她也勾起了兴致,急急忙忙的向长公主说要看。
长公主命人打开一幅卷轴,徐徐展开的是流云小筑的美景。不仅筠英认了出来,而且高兴说画的真好。皇上也是有些许赞赏之意。画上尚未题注,长公主请皇上提笔,皇上也不推辞。“行云流水”四字一出,长公主亦是笑了。
“好久不曾见皇兄对哪副画这么有兴致了。”长公主玉手拂过画面,慢慢说道。
“也是四妹你能收罗到这种千古之作。朕看它笔墨尚新,是哪个人画出不久的?”
“不过是有些闲情罢了,皇兄此话我可不敢当。”长公主摇头道,又说:“这倒不是新认识的。上次我开了流云宴,劳烦席府的小姐和墨玄离画的。”
皇上也不曾再说什么,倒是小小年纪的筠英笑说道:“那位姐姐画的这么好,真希望她能陪筠英一起画画。那样筠英就不会被老师说不用功了。”
长公主只笑着又抚了抚筠英的头,说道:“筠英,我差人给你送去了好多好玩的,筠英现在要不要去看看?”
筠英却是立即放下了手里的画,拉着长公主就往那边走,长公主却劝着筠英跟着奶娘走了,自己独自回到了这边。皇上品着香茗,只等着长公主的下文。
长公主却是跪了下来,伏首道:“皇兄圣鉴,皇妹着实是不敢负万民之重责。今日方奏请圣闻。”
皇上扶起长公主道:“皇妹,你这是干什么?你我兄妹本就不是外人,更何况,你又是开国有功的功臣,还是先皇及我们的掌上明珠。何必来此虚礼?”
“实在是事情兹体甚大,但我也不能保证,可是又不得不说。”长公主不起来,只跪请圣闻。
皇上叹了口气,道:“皇妹还是起来吧,地上甚凉。你我本不必如此。为兄的为政之策早就说过会明听众言。”
“实在是不敢妄自断定。”长公主此时方起身,仍旧是犹豫的神色,“我听闻近来有几例病例,像是瘟疫之症。可是,疫情不明,太子他也是不敢擅自禀告升上,我却着实放心不下,这才恳请圣上彻查此事,以解后忧。”
长公主看似无心的说出,可实际上此话一出,太子不体察民情,瞒而不报的行为却是定下来了。皇上也知道自己的妹妹,毕竟也是女中豪杰,即使现在一直赋闲在家,但是政治上的才能却不会少的。若非故意说出,那可就奇怪了。
“皇妹打算怎么处理?”
皇上看似悠闲的把话又原封不动的抛还给长公主了。长公主微微沉吟,方上前在皇上耳边说了什么。皇上倒是赞许的点点头。
“就依皇妹所说,先派人去彻底查看一遍,然后视疫情而定,酌情处理。”
“谢皇兄。”
长公主的神情还是淡定,心中却是暗想,既然依我,那事情的责任我却是真的要担起来了。若是所言为虚,免不了要受到牵连。长公主微微笑了,只是不管是不是真的,太子必定最后还要亲自过来向皇上解释一番,那时候他是被动的,我能操控的范围就变大了。
“皇兄,筠英她想是等会也要过来了,我去看看她?”
皇上微微点头,若不是长公主对这个幼女百般怜爱,自己看在眼里,恐怕很难承认她确实是对皇家情分多于敷衍。驸马一死,她府上可冷清太多了。
长公主径直去了筠英的流云阁,筠英却是早就摆弄着长公主送她的东西了。虽是百般宠爱于一身,可是深宫里,到底还是少了女孩的游戏之乐。筠英心里倒是颇为好奇到底民间是什么样子的,只是也没人带她出去玩过。只能通过长公主的玩具来聊以慰藉。
长公主倒也不是石头做的,自己的女儿跟自己疏远,见到可疼的女孩子,她总是比常人多了一份细心,也多了一份宽容。只是,这世上也只有姚瑛晨和自己皇兄的幼女才能博得长公主的注意。
陪筠英玩了一会,长公主也是要离开。筠英虽是满心不愿意,可是她也知道留不得,也根本留不住。也悻悻的去送长公主出了流云阁的门,只是嘴却是一直撅着。长公主只笑着说让她乖一点,以后还会常来看她的。
出宫门的一路上,倒也碰见了几个妃嫔。长公主也只淡淡的应对了,她可不是有那个闲工夫每个人都记得的。偌大的深宫现在能让她有点印象的也就是苏贵妃了。
哪个皇帝不是妃嫔成群,可是皇妹却只有一个。她还不至于跟每个妃子都处理好关系,不过是应景招呼一下。
长公主记得宫里的香气,馥郁浓厚,媚到骨里,冷在心头。
自古以来,不都是吗?
色未衰,爱已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