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买水的遭遇(1 / 1)
早饭后,杨桐就上了去严家村方向的小巴。他的身后,坐着的正是早餐店里遇见的一男一女。
小巴一路颠簸,一个小时后,总算到了去严家村的小路上。路口停了几辆三轮摩托,见有人下车,都大声招呼着。
杨桐对那男的说道:“这位大哥,相见就是有缘,不如拼一辆车一起进去?”
男人向女人看了看,见那女的没什么表示,说道:“我看算了吧,这里又不缺车。”
杨桐耸耸肩,无所谓地上了一辆摩托,吩咐司机直接去严老根家的后山。
车棚内也看不见外面风景,杨桐原本担心无聊,可是三四分钟后,摩托就停了,外面传来司机的声音:“到了,下来吧。”
“这么近?”杨桐下车一看,果然,不远处人山人海,都是些拿着水桶等待接水的人。于是问道:“多少钱?”
“二十。”
“什么,这最多也就三里地,你要二十?”
“你给不给吧,我就是这里的人,别跟我耍赖!”
“我靠。”杨桐无奈地给了二十块钱,摇头道:“算我倒霉!”早知道就这点路,还不如走进来,还能沿途欣赏风景。
严家村其实就是个山谷,住着二十来户人家,房子都是沿路修建,中间还有一条三四米宽的小溪。两边高山距离大约五十米,狭窄处甚至只能修一条拖拉机路。
刘老根的家就在整条村子的中间地段,门前一条两米宽的石子路,路的另一边就是小溪,小溪对面是一块菜地。不过现在那菜地上居然搭起了一座凉棚,有人开起了小吃店。
所以说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在这样一个小山沟里,往常怎么可能有客人?
正向前走着,突然被人推了一把,接着就听有人喝道:“排队排队,有签条吗,拿来看看!”
杨桐看着面前的中年男人,决定不和他计较,只是问道:“什么签条?”
“买仙水的签条啊!”中年男人道,“你不是来买仙水的吗?”
“我只是来看看的。”杨桐道。
“看看?这里有什么好看的!去去,别挡了别人!”
杨桐无奈,只好往回走。迎面又碰上了那一男一女,那男人手中拿着根竹签,正跟一个本地妇人走进刘老根的家。男人看着两手空空的杨桐,咧嘴笑了笑,拿竹签朝后面某处指了指。
杨桐向那里看去,却是个临时搭建的草棚,里面卖的正是竹签。走近一看,里面正有几人在讨价还价。
“你们做事不要太过分,这山山水水的又不是你们家自个的,我们肯出钱买水是懒得跟你们计较,但你们这价钱出得也太不靠谱了!”说话的显然不是本地人,口音带着上元味儿。
“你要买就买,不买滚蛋!五十块一斤,决不能少!”那个卖竹签的人用极其难懂的普通话吼道。
“那些在门口排队的人怎么不用花钱买啊?”那人又道。
“谁说他们不用花钱啊?他们都是本地人,五毛钱一斤,但要等你们买完了,才轮得到他们。”卖签人解释道。
两人又争辩了几句,那上元人终于妥协,说道:“那我买两斤!”
“对不起,十斤起卖!”卖签人嘴一撇,看也不看对方递过来的一百元大钞。
杨桐也觉得不可思议,来买点水就得花五百,别人倒不是真在乎五百块钱,但是凭什么把钱给他?要说起来,这水可不是他们自己家的。
草棚里的另外两个外地人已经拿钱买了几根竹签,有人带他们进了刘老根家。那上元人最后没办法,又掏出四张老人头,一把扔了过去,气道:“现在可以了吧!”
“你是什么态度?”那卖签人骂道,“不卖了,你滚蛋,卖谁也不卖给你了!”
上元人挽起袖口想要动手,边上突然出现几根年轻小伙儿,冲进来就把他摁倒在地,一阵拳打脚踢后扔了出去。
“TMD,你们等着,我要你们好看!”
上元人骂完后气呼呼地走了,杨桐这才微笑着走进去,说道:“老板,买仙水。”
那人似乎还在气头上,没好气道:“五十一斤,十斤起卖!”
杨桐拿出五百块钱递给他,说道:“我就要十斤。”
顺利领了一根写有“10”字样的竹签,跟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进了刘老根家。来到正堂,迎门挂着的不是什么神像仙容,而是刘老根曾患末期癌症的医院证明,还有病愈后的检查记录。
穿过正堂就是厨房,走出厨房的门就来到所谓的后山,那里已经有四五个人等着了。负责接水的正是刘老根本人,一个长得非常朴实的六旬老人。据说这水必须他亲自接才有效。
所谓的仙水就是山脚下流出来的泉水,出口处有一个一米见方的小池,此时的池中已经干涸。出水量很少,看那流量,估计一天也流不出一百斤来,难怪这么早外面就有那么多人排队。
有人搬来一张板凳,杨桐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散开了神念。
在神念感应中,这泉水的波动频率,也就是物性,的确和普通的水有些不同,似乎多了些东西。但差别到底在哪里,就不是此时的杨桐能分析出来的了。
他的神念能分析、控制、转化其他能量的物性,但对于实物,尚还无能为力。
至今为止,他唯一融合控制过的实物就是那把西瓜刀,但那是在金砖的帮助下才完成的。所以他临走前要把它带出来,若是能够研究明白怎么回事,那将是个大收获。
不知不觉日上中天,杨桐的肚子咕咕叫起来,买水人才走了两个。于是叫来旁边的少年,叫他去河对面的小吃店买点吃的。
填饱肚子后,继续以神念分析仙水的物性,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直到下午三点多,才终于轮到他。不过,他倒是愣住了,自己没有盛水的东西啊。
还是刘老根的家人想得周到,早已帮他准备好一个五公斤的大水壶了。
杨桐问刘老根:“大叔,这个水壶多少钱啊?”
“五十块钱。”却是他身边的少年说道,“这是我自己的,可不是我四爷的。”
杨桐道:“这么贵?”
“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就滚!不过别想我们退钱!”接水接了一天的刘老根还是中气十足。
杨桐也不恼怒,笑着递给那少年五十块钱,继续等待。
大约两个多小时候,他的水壶终于接满。看看天色已经很黑,说道:“你们这里有没有提供住宿的地方?”
“有的有的。”那少年高兴地说道,“住我家吧,就在隔壁,只要五十一晚!”
杨桐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个村的人似乎都掉进钱眼里了,他来这里不到一天,就被宰了快七百,这可是他以前将近一个月的生活费。
离开冷冰冰的、似乎谁都欠他们钱的刘老根家,没走两步就到了那少年家。
杨桐本就出身农家,倒也不会不习惯。晚饭又被宰了一顿后,提着水壶进了房间,关上门后,就再也听不见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