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二十三章 城门戒备虽森严,一双焠鳞来阻拦(1 / 1)
两只豹子极为安静的趴在一个棺材里,棺材底部打通了一个很小很小的洞,一来方便两头豹子呼吸,二来怕惊了拉棺材的马儿。
杳卢亲自驾车,由于已到亥时,天京城内的百姓都已安置就寝,街上几乎没有了行人。杳卢驾的马车在安静的街上显得极为醒目。
渐渐走进了城门,杳卢发现城内的安防比往常加了一倍。十多个侍卫守在门口,城楼上还有数十个拿着剑弩的侍卫,剑弩正冲着自己。
“站住!什么人!做什么的!”一个侍卫头子喊道。
“这位军爷,小人是奉三皇子之命,将尸首送出城去。”
“哦?这棺材里是谁?怎么死的?可有三殿下手谕?”侍卫头子用刀背敲了敲棺材壁,发出咚咚的闷声。似是有东西在里面。
“这是族弟,在宫里当差,今日不想,被一妖女给......”杳卢似是说到痛处说不下去一般,哽咽着,随后从衣服里掏出手谕递给侍卫头子,“这是三皇子手谕,三皇子体恤下属,特准我送他回乡,入土为安。”
“可以放行,不过——我得先检查一下尸体。”侍卫头子围着棺材走了一圈。
“军爷不可啊,族弟已经面目全非,恐怕辱了军爷的眼,而且,人已入棺,再开棺恐扰了族弟安宁。”杳卢颤抖着,有些急迫的说道。
“来人!开棺!”侍卫头子往后退了一步,挥了一下手。
“不可啊,军爷。”随着杳卢一声不可,另外一个声音在城楼上方响了起来,惊恐焦急的喊道:“头,关门,关门,妖女,妖女她......”
“妖女在哪里?快关城门。”侍卫头子慌张的吼道。
“军爷,我可是有三皇子手谕啊,军爷,这尸首不能搁置啊。城门不能关啊,军爷。”杳卢失声痛哭道。
“喊什么喊什么,再喊就把你给跺了。”侍卫头子拿着剑指着杳卢。
杳卢立即住了声。
“头儿,他有三殿下手谕,想毕三殿下也查证过了,咱们将来也好交代,不如放了他,如今当务之急是关城门啊。”侍卫头子身边的一个侍卫劝解道。
“说的对。”侍卫头子点点头,冲着杳卢说道:“还不快滚。”
“谢军爷,谢军爷。”杳卢一面点头哈腰,一面爬上马车,驾车出了天京城。
轰隆隆,随着这声响,城门沉重的关上了,杳卢眼中精光一射,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声驾,挥鞭扬长而去,惊起鸟儿一片,掀起尘土无数,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
“妖女,还不束手就擒。”侍卫头子冲着宿沙喊道。
宿沙冷傲的站在一家酒楼楼顶,悄无声息的瞄了一眼已经离去的马车,心里一松,随即淡淡扫了方才说话的侍卫头子,骇得那个叫嚣的侍卫浑身陡然寒毛直立,登时闭嘴。
宿沙沉声道:“就凭你们,也敢拦我!叫你们首领出来。”
“宿姑娘,好久不见了。”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宿沙轻微侧头,看向来人。
浓浓夜色下,薄雾淡起,城门口的气氛也随着这句问候而变得和缓、温暖,一个健硕的身影傲然的回望着,马儿欲要嘶鸣,却被周围修罗炼狱般的阴寒和剑拔弩张前的低冷生生压制住了。
“宣于灏。”宿沙望着下方那个带有危险味道的眸子,冷声道。
“正是本王。”宣于灏身上有着军人特有的肃穆,一双厉眼凛然刺向宿沙,仿佛是一只雄鹰在看自己的猎物,黝黑的皮肤更加的黝黑,在黑夜里,凸显了那双眼睛。
“你是管城门的?”宿沙有些讥诮的讽刺着。
宣于灏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透出极为危险的味道。
“本王有军务在身,恰巧路过此地。”宣于灏傍晚被宣入宫,领旨去宣国的各地征召武力不凡的军人,用来充实铁血六骑,回府中安排好便召集部下准备出发,没想到在此碰到宿沙。
宿沙望向宣于灏身后二十几个人,都是身穿铠甲,威风凛凛,更趁着夜色深沉。
“哼,你以为就凭你们几个,也能胜得了我?”
“宿姑娘未免太过自大。”宣于灏道。
“杀你,不过弹指间。”宿沙冷冷的说道。
“宿姑娘的笛子,在下略有耳闻,但这城楼之上有几十只剑弩,未等姑娘吹奏,便万箭齐发,姑娘想要脱身恐怕也不是易事。”宣于灏微微摆了一下头,身后二十几个男子便抽剑出鞘。
“我本想留你一命,却不知你意欲求死。”宿沙右手一个翻转,焠鳞便从袖口里飞了出来,两手一伸,便套在了手上,用余光极迅速的扫了四周,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佑皙在哪里,不能用骨笛,不能伤到他。
在看到宿沙手上的东西时,宣于灏眼中一惊,这是上古至宝——焠鳞。
“哼。”宿沙讥笑了一声,“你根本不是我的对手。”夜,如此黑,夜色,如此浓,恍若吸了血液一般,又似欲求不满的,极度渴望再次吸食。寒冷的冬风仿佛知道有战事要发生,悄声而退,上苍不忍万物如此绝情,便撒了些晶莹的雪,纷纷扬扬的从天而降。地上的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欣赏这夜色、这雪景,直直的盯着那个白衣胜雪的女子,丝毫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