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出嫁(1)(1 / 1)
彩礼源源不断地被送进了沈府,沈秋明把五太太身边的丫鬟留给了九如。
这个丫鬟跟了五太太很多年,一直没有嫁人,九如小时候还经常让她抱着溜圈。尽管有六年没碰面,九如依然一眼就认出她来:“春琴,你怎么一点儿都没有变?”
春琴不避嫌地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面容清冷,目光里却是含着温情:“如姑娘都是大姑娘了,脸庞和眼睛都长得像太太。”
九如已经没有再穿孝服,婚期定得很近,迫在眉睫,她就将箱底里那些素色的衣裙都翻出来,尽量挑选颜色淡的,只在鬓边贴着小白花。起先她还有些害怕春琴出现,会絮叨以前的往事,催泪的效果太好,变成主仆面对面大哭的场景,没有料到春琴只字不提,很是妥当。她有些明白父亲安排春琴过来身边的良苦用心了。
“春琴,你愿意跟随我去薛王府吗?”
“如姑娘问的可就孩子气了,五太太在世时,就是我伺候的,如今她人不在了,我就伺候姑娘。姑娘到哪里,我就跟去哪里,沈府还是薛王府并不重要。”春琴淡然地回答。
九如点点头:“这样子的话,就是最好了。”
“那个在小院伺候如姑娘的秦妈原本是要一起安排过来的,不过她家里出了事情,老爷觉得不吉利就安排到其他地方去了,知会姑娘一声。”
九如看一眼屋中大大小小的箱子:“我不想带太多东西过去,否则箱子里装着什么,我都不记得了。”
“如姑娘说错了,带多少东西过去,不是为了使用,而是老爷给姑娘出嫁的心意。姑娘要嫁的是薛王府的小王爷,从理上来说,是沈府高攀了,所以老爷想给姑娘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才好。”
九如十分喜欢春琴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以后嫁出去,身边也有个可以有商有量的人。她取过一支笔:“不如这样子,我觉得需要放在身边的,在箱子边打个圈,其余的就由你看着办。”她在其中一只上画了个特别大的圈,“就是这只箱子,你要贴身替我收着,到了那边再交还给我。”
两个人在屋中说话,有小丫鬟匆忙跑来,扶着门框说话:“如、如姑娘,老爷、老爷……”
“父亲怎么了?”九如将笔都掉落在地。
“老爷能下床了,喊如姑娘去说话。”
九如一颗吊着的心,才来得及放下,春琴已经走上前:“以后说话记得先说清楚,不能说一半落一半,把姑娘吓着怎么办?”
小丫鬟应着声退下了,九如若有所思地看着门外,等春琴催促,她才醒转似的,唇边带了一丝若有似无的笑容:“真是快,这边母亲才过世,我已经要嫁人了。”
“姑娘以后这话不能在外人面前说起,听说姑娘嫁过去也是为了冲喜的,要是被亲家听见会觉得不妥。”
“春琴,我在小院待了多年,已经不太会人情世故,以后全依仗你提醒我了。父亲既然大好了,我过去看看。”
春琴看着她走出去的背影,很轻很轻地叹了口气。
天,才蒙蒙亮,外面已经是鼓乐大作,鞭炮连声,沈府上下都起来赶这趟热闹。
九如静静坐在妆镜前,看着镜面中那个唇红齿白、明眸善睐的女子,有些恍惚,有些陌生。鲜红的嫁衣做工精细考究。她微微侧过头来想,自己有多久没穿过大红色的衣衫了?好像还是很小的时候,过年时节,母亲亲手给她做的小棉袄是这样的颜色。
“如姑娘,薛王府在京城里,虽说路程不算远,不过也要这个时候上路才能赶得及良辰吉时。”春琴难得也是一脸的喜气扬扬,“姑娘起得早,气色倒是很好,从今以后,我要改口,不能再唤如姑娘,应该是小王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