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婚后无战事 > 第一章 女人的直觉——1,扬州逸圃

第一章 女人的直觉——1,扬州逸圃(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出墙红杏当自强 竹马不识青梅色 总裁哥哥的契约新娘 琉璃魂 如嫣若花 侠皇棍 随身领取升级礼包 鼎炉记 傲视天地 小郎君

扬州仿佛没有春天。

四月之前,街上穿薄棉衣的还大有人在。

一进五月,天气骤然变得暖和了,爱美的女人们纷纷穿上短袖套上短裙,戴上遮阳帽或撑起太阳伞,直接进入夏天。

真正的扬州人该都知道东关街的。此街美其名曰街,现在看来至多只能算是条巷。

东关街幽深得不见头,从扬州当年最最繁华的国庆路一直延伸到稍显偏远的解放路。由于太狭窄,小轿车难以开得进来,有钱人家渐渐搬离这儿,巷子里现在住的大多是社会最底层的人,那些人CAO持的也是最最平凡的职业:杀猪卖肉的屠夫,炸油条磨豆浆的小买卖人,算命打卦的瞎子,修鞋补胎的残废,开锁配钥匙的小手艺人,摆地摊贩卖真假玉器古董的,耍猴弄棒的民间艺人,再加上几家抵死也不肯搬迁的百年老店,东关街上三教九流百业杂陈,倒也热闹喧嚣人气鼎盛。

东关街上有座大宅子,叫逸圃。

这逸圃紧连“个园”的后身,原为清代某盐商的私宅,据说当年里头的亭台楼阁皆叹为一绝。现在,偌大的老宅被无序地瓜分成若干小间,成为民居。老宅子本高大而开阔气派,如今家家户户房间的高度要远远大于阔度,很有些意思。昔日盐商与文人雅士吟诗唱和的牡丹台旧址犹在,断垣残壁间堆积了不少煤球木材烟灰之类的杂物。

逸圃的房子自是老朽不堪,生活条件便好不到哪儿去,有点实力的人家大都搬迁到别处去了。

也有恋旧的,新房子早买好了还舍不得搬迁的,譬如,某局的副局长周建民一家。

也有处于买房过度期的年轻夫妇,譬如,胡笛与韩小波这一对。

小套间本隶属胡笛继母的,胡笛的父亲退休后将从前住的老房子卖掉,另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和胡笛的继母以及弟弟胡筝三个人住在一起。继母是其家族的独女,更是个好人,当初眼见得胡笛小夫妻两个要结婚却苦于没房子,便将自己娘家的老宅给了他们。

房子面积统共不到60平方米,却被规划成卧室,书房,厨房,客厅,卫生间等等,局促是局促了点,但经胡笛的巧手安排得错落有致,俨然是个精致的微型居室。

逸圃里还有个天井,是大家公用的,每家人都有衣架若干,一到好天气,便有无数的竹竿撑起,有大大小小花花绿绿衣物挂起,竟也井井有条,互不侵犯。

这是五月的一个礼拜六,天气好得不能再好,家家户户照例开始晒东西,阳光强劲地驻扎进逸圃里,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竹竿以及挂在上面的衣物或棉被,有人用木棍死命地拍打着棉被,发出“啪啪啪啪”的有节奏的声音。

四周尘雾飞扬。

有太阳发出的面包般的味道。

胡笛围着一件有着水绿色花边的围裙走出屋子,长直发用一根古雅的银簪子盘起来,小巧白皙的脸上汗津津的,她动作麻利地将几条棉被都拿出来搭在一张长椅子上曝晒。

“小胡,晒被子啊?”大嗓门说话的是一板之隔的邻居女人王芬,四十岁左右,人长得圆滚滚的,梳着不修边幅的中年妇女常见的那种叔叔阿姨头,越发显得脖子出奇的粗短。此刻她穿了套蓝碎花的长袖棉内衣,手里提着只竹篮子,脚上随意地套着一双棉质拖鞋,显得亲切家常,还带着几分散漫邋遢。

“是啊,太阳这么好哎!大姐你买菜去?”胡笛拍拍被子,客气地笑着回道。

“嗯,我家老周就爱吃红烧肉,好不容易等个礼拜天他在家吃饭,我得赶紧买去!否则肉就不新鲜了!”王芬乐滋滋地摆摆手,“你忙,你忙,我去了!”

胡笛应了一声,下意识地朝隔壁一瞧,正好与那门前站着的男主人若有深思的目光来了个无法躲避的直接对视。

空气中似乎有什么碰撞的声音,脆生生的,莫名的惊心动魄。

胡笛一怔,连忙收回眼神,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开始弥漫全身,她转过身子,几乎有些慌乱地跑回屋里,不安地望了望正在书房里安静看书的丈夫。

韩小波的身影高大且修长,即便坐着也叫人安心,胡笛定定心神,然后将家中的南北窗户全部打开,开始进行又一轮大清扫。

任何一户人家,经过了一个冬天封闭式的日子,总是会有些废旧杂物的。胡笛对于一应无用的东西采取的措施通常只有一种:丢弃。

但事实往往是,很多东西在她眼里都是有用的,譬如一张泛黄的纸片,如果还载有旧日的零星记忆,那便不能算是无用。

抽屉里,柜子里,旮旯里,甚至床底下,统统的翻倒出来。

很快,床上堆了一堆衣物,地板上也花花绿绿的堆了一堆,胡笛累得半死,擦擦脸上的汗水,一屁股坐到地板上。

阳光从天窗上斜射到屋里,射到这一堆花花绿绿上,闪烁着光芒,胡笛眯起双眼,觉得自己仿佛守着一堆财宝。

可不就是一堆财宝?

她伸出手随意抽出一张纸片,这张淡蓝色的便笺纸大概是从卧室的抽屉里倒出来的,上面是韩小波不知哪日写给她的留言:老婆,我今天有事,晚上不回家吃饭了。

她笑笑,将纸条整平,细心地放进身边的一只鼓鼓囊囊的红色塑料袋子里。

这只袋子对于胡笛而言才真是无价之宝,里面是她和韩小波以及一些同学在求学时期的来往信件。现在是网络时代,写信的人凤毛麟角,胡笛好些年没收过一封信了,这些信件越发显得珍贵。

她惬意地掏出一把信件,如赏珍宝般,一一看着,把玩着,不时发出无声的微笑。

此时胡笛手上拿着一只信封,感觉中似乎以前从未见过,看收信人,是别人写给韩小波的。

大概又是他的什么哥们写的。

胡笛笑着打开信,刚看到开头的称呼,她便瞬时立直了身体,心脏开始不规则地“突突”跳起来。

目 录
新书推荐: 桃花局 重生95流金岁月 半岛白金时代 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 1950年的机械师 直播买股:给五个大佬当金丝雀 撕夜 爱情公寓:我的女友秦羽墨 夫人要离婚,陆总想父凭子贵 第五年重逢,驰先生再度失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