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上苍瑶(1 / 1)
苍瑶山,风清台,白衣神仙住.
敢问神仙名为谁,六界神尊墨子涵
风清清,晚风林,携手与谁碧空尽?
江潮起落弄帆影.
许多年以后,人间,不,应该是六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歌谣,还有这个歌谣所蕴涵的故事.
那年冬天,大雪覆盖了人间,一个小女孩穿着单薄的衣服,艰难的走在雪地里,脸颊被风刮的痛红,嘴唇被冻的发了紫.她紧咬牙关,向前走着.没有人知道她要去哪里,因为,这一路一个人也没有.
三天后,苍瑶山下,一个小女孩努力的向上爬去.最终单薄的身子抵抗不了寒风与饥饿倒了下去.而这时,山上的一个弟子,跑去了清微殿,那里是苍瑶主持大局的地方,现在这个时候,掌门以及护教的四为护教应该都在那里.
“禀告神尊,山下来了一个小女孩,现在昏倒在了山下.”
苍瑶山的掌门人便是六界虚空只一人的墨子涵,之所以说是六界虚空只一人,那是因为,他是六界之中最后的一个神,也是六界间最为“好看”的神仙。本在三万年以前,神界最后一个神因一时之错,误入歧途,以至灰飞烟灭。从此六界只有五界,但是就在三百年前,这墨子涵竟然冲破自身仙体,犹如涅盘重生一般,得进神位。成了这世上唯一一个神。四位护教则是年龄不等的,各主于卜卦,炼丹,制符,司文。在他们之下又各自有徒弟。除墨子涵外,其他护教及其直系弟子均有三到五人不等的徒弟。曾有许多人劝墨子涵收徒,他却总是淡淡的回答,时候未到。
现下,听此消息,他只是应了声,遂命人将那女孩带上来,然后对着那四为护教说“我的徒弟到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待到守山弟子将那女孩带上来时所有人都是一惊,瘦小的身躯,单薄的衣物,竟然能在这样的天气里一步一步的走到苍瑶。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这个小小的身躯上,没有注意到墨子涵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墨子涵俯身探以鼻息,然后径自抱起小女孩,对着众人说:“不碍事,我带她回去治疗便是。”说完不等所有人的反应,踏云回了风清台。
女孩艰难的睁开了眼睛,看着四周已经不是那片雪地,不由的好奇.
“醒了吗?”一个很好听的声音问起,这个声音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只能用好听两个字,其他词或许都不够形容。
“恩。”简单的应了一声。撑起身子,坐起来。
“这里是苍瑶。”那个声音又响起了,可是却依旧看不到人。
正想着,门打开了,一个白衣若仙的男子走了进来。“你是神仙吗?”小女孩主动开口问道。
“是。”
听到这个回答小女孩显然很高兴。“你可以收我做徒弟吗?”
“你叫什么名字。”墨子涵没有正面回答。
小女孩低下头,支吾了半天道:“我没有名字。爹娘一直都丫头丫头的叫,我是女孩,没有人喜欢,大家都喜欢弟弟,后来,闹饥荒,所有人都死了。只有我活了下来。”
“你来苍瑶是为了什么?”
“当神仙。”
“为什么要当神仙?”
“因为神仙不需要吃东西。”
听到这个答案,墨子涵第一次觉得哭笑不得。他摸摸小女孩的头说“留下来吧。至于当我的徒弟,不是你想当就可以当的,看你的表现吧。既然没有名字,那我便给你起个名字吧,叫帆影好了。就叫帆影吧。”
帆影,帆影,很好听的名字。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叫帆影,但是,既然是神仙起的,那就叫帆影吧。想到这,不由的绽放出一个笑容。只是,要怎么样才能让神仙收她做徒弟呢?不由的眉毛又皱了起来。
帆影的身体好的很快,她不知道怎么下风清台,便一直留在上面,反正上面什么都有,什么也不缺。
帆影四处转也没有看到墨子涵的身影。只有对着空气大喊“师父”。
随即,墨子涵便出现在了身边。
“师父师父。我喊师父,你答应了,是不是说明你愿意收我做徒弟了。”
“不是。”
“师父,你要怎么样才愿意收我啊。”
“再说。”
“师父,您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个神?”
“不是传说”
“师父,为什么你总是说话就那么几个字啊?能不能不这样啊。”
“好。”
这下轮到帆影皱鼻子了。
突然听到什么似的。墨子涵拍拍帆影的脑袋说:“你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下风清台,片刻就回。”
说完也不等帆影回答,就踏云离开。留下帆影小小的一个人,呆呆的看着那个踏云远去的身影。
清微殿内
“神尊,难道您真要收那个小女孩为徒?”卜卦护教问道。
墨子涵看看他问道:“难道你卜不出吗?”
卜卦护教想了想说“不瞒神尊,确是卜不出,不知道为什么,只能卜到她来苍瑶前的,之后的便卜不出了。”
墨子涵点点头“这也不是你的错,当年我的师父只说,将来我的徒弟只能是她一人,而她是我徒弟却又非我徒弟。其他也不曾说过。之前我也试着算卜,却也发现,她的命数我看不透,之后我又算了自己的,却不曾想,我命中确有她为徒,只是除此外再算不透其他,师父说的话也只有到对的时候才能明白了。”
四位护教听了这番话,不知该如何,一个所有人都算不透的人,留下是福是祸,那算不出的部分是什么。
司文护教看了看各位的脸色,思考了一番“既然都说她命该是神尊的徒弟,那神尊是否决定要收她为徒?又为何一耗就是半年。”
“当我的徒弟哪里是她命中注定就可以的。且看她的表现吧。”
说完便又踏云离开,所有人都不知道,其实这个所谓看不透的命数,不过是两个人的态度罢了。世间六界,不过虚无。佛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