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八王乱 第七十三回 经年心事(中…(1 / 1)
第二卷八王乱第七十三回经年心事(中)
等我醒来的时候,周围传来阵阵鸟鸣声。 身下的床铺很硬,几乎像是用木板搭构起来的,硌得我浑身酸疼。
一种木材和苔藓的味道扑鼻而来,倒是清新得很,让人觉得生机洋溢。
“她醒了。 ”
“稀粥都熬好了么?……”
“我们的小米不多……野菜多了些,不过椴二去采了点蘑菇……也炖进去了……”
“嗯,熬得不多,等她喝完,咱们把剩下的端给刘奶奶……”
周围有人在说话,不过他们说话的腔调有些古怪,男人们说话的时候声音有些粗哑,女人们怯生生地,不敢多说话,句句话都是用商量的口气。
“你们去把粥端过来,喂她喝了。 老梁,你陪我去把那只野羊的皮剥下来……”一个男人说道:“陈老2,你得去跟那边的人谈谈,他们不能再这样让我们缴纳东西给他们,去年冬天已经交得太多了……”
他们边说边走,我感觉到他们开门的时候从门外吹拂过来的凉风。
男人们一走,女人们便小心翼翼地谈起话来。
“她身上的穿戴可真阔气……细皮嫩肉的……”有个女人这样说。
“一定是个大家小姐,走迷路了,或是遇上了歹人……”
“粥来了。 ”有个年轻一些的女子说。
一阵难闻地味道扑面而来。
那种味道混合着劣质的小米、难闻的类似药汤的味道,总之。 非常古怪。
“小姐,”她们低声叫我,“小姐。 ”
我很不情愿地张开眼睛,只见周围有几张脸喜气盈盈地看着我。
我顿时意识到,楚王将我丢在何处。
这里,是一片流犯的放逐地。
这些人的脸上,都有官府给他们烙上印记。 上面有不同的州府地字样,这些印记烙在他们的左侧脸颊和太阳穴上。 看起来异常诡异。
我着实有些被惊吓住了,情不自禁地往后缩了缩。
“小姐,不用怕,”其中一个女人连忙说:“我们虽然是犯人,却也不是什么打家劫舍地坏人,前几年梁州府一带发生过粮荒,官府却不肯放粮。 大家都忍不下去啦,去抢了粮仓,官府将我们都抓了起来,都流放到这里。 ”
原来如此。 我惊魂稍定,又问:“那……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
那群女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回答不上来。 其中一个说:“我只知道今天早上男人们出去种地的时候,就发现你了。 可不知道是谁将你放在这里的。 ”
这还用问么。 必然是楚王。
我狠狠地咬紧了嘴唇,不说话。
那些女人却都会错了意,有一个便小心翼翼地拉了拉我的袖子,说:“这个么,你倒是不用担心,他们将你救进来的时候。 衣饰倒都挺整齐……”
我苦笑道:“多谢你们了。 ”
她们松了口气,笑道:“我们这里是苦地方,委屈小姐你啦。 来,先把这碗粥喝了。 ”
粥?
我狐疑地接过那一碗被她们称作“粥”的玩意儿,仔仔细细地看了看。
只见那只豁了几个口子地瓷碗中,装了满满一碗淡黄色的小米粥,粥很稀,里面漂浮着一些野菜,中间还有一些蘑菇,几种味道混合起来。 异常古怪。
我皱了皱眉头。 偶然一抬起眼来,却看见那几个妇人都馋涎欲滴地看着我手里的碗。
“我实在不饿。 ”我有些仓惶地说。 “你们帮我将它喝了吧。 ”
“你还是喝一些。”有个女人劝我说,“你身体虚着呢。 ”
她们就那样巴望地看着我,我实在找不到推辞的理由,只好勉强将那碗粥捧起来,喝了两口。
这种味道,迥异于我以前喝过的细粥,难喝得很,微微有一种让人反胃的腥味。
我用力咽下去几口,却怎么也忍受不了,连忙将碗推给她们,哀求说:“我实在是吃不下去了。 ”
她们听了这句话,也不再逼我,小心翼翼地将粥接了过来。
“端给刘奶奶吧。 ”其中一个说,“熬了一小锅呢。 剩下的还可以给孩子们喝一点。 ”
她们商量好了,便派一个妇人将那碗粥端了出去。
她们自己,终于也没有舍得喝上一口。
我忽然记起来某一次在同九王爷一起用饭的时候,他曾经看着面前满桌子地饭菜,说了一句“罪过”,那个时候我完全没有记在心上,如今他那句“罪过”却猛然跳到我心中,敲击在我心上,不能忘却。
原来往日的一碗粥,在那些穷苦百姓的眼中,都是如此难得。
我怔怔地看着她们,低声说:“你们平日,就是吃这些东西么?”
话一说出口,就自己知道说错了。
从她们刚才对那碗粥的态度来看,她们平日里连这个都吃不上。
“我们平日里哪里能够喝上小米粥。 ”一个女人笑着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们这些流犯,能够不饿死就算是不错了。 ”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以往说这种话的时候我只会想到狼烟烽火,满目疮痍的景象,直到今天,我才知道那对于百姓们来说,真正意味着什么。
“娘!”
我正在发呆,一个小男孩喘吁吁地跑进来,道:“娘!奶奶又咳嗽了,爹让你赶快去。 ”
话音刚落,一名妇女赶忙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柱儿奶奶地咳嗽看来是越来越厉害了。 ”另一个妇人叹了口气,对其他人说:“我们也去看看吧。 ”
我身上只是中了**,如今**的药力一过,就渐渐地有了力气。 看见她们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由自主地就说:“我懂医术,让我去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