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章 否极泰来庸帝收忠臣(1 / 1)
第二日果然传来了消息,毒害庸圣帝的犯人失踪,全城戒严,夙老将军亲自带人挨家挨户的搜查,接着又传出兰嬷嬷喊冤,庸圣帝勒令刑部尚书薛啸秋亲自审理。特许城中百姓旁听,结果兰嬷嬷招出夙贵妃乃是主谋;夙家忙着堵住悠悠众口,自顾不暇,戒严令虽在,却已经形同虚设。燕秋风顺利出城,赶往永州,泗水,咸安督理农务。
薛啸秋虽是夙老将军门下,但大堂之上证据确凿,旁边又有无数百姓,想要徇私也是不能的,而事情涉及到夙家,又是贵妃娘娘,他也不敢妄断,便宣布退堂,先去找夙家找夙老将军看该如何办才好,但是城中早已传遍了夙贵妃谋害皇上的事情,还描述的煞有介事,说是夙老将军牟图篡位,勒令女儿下毒害死皇上,这才有了后头的事情。
他赶去夙家的时候夙老将军忙了一早晨正在用膳,听了他的叙述,将碗筷“砰”一声扔在桌子上,怒道:“混账!你这时候不先进宫到来老夫这里,不是找死吗?”
薛啸秋难得的一脸不卑不亢:“老将军,事情涉及到贵妃娘娘,卑职这才不得不来;您放心,绝对没有人知道卑职来找过您。”
夙老将军冷哼一声:“你先进宫,就如实禀报,放心,皇帝小子不敢拿贵妃怎么样。”
薛啸秋从夙家后门出去,拐出大街,眼见的无人,方上了小轿,赶忙朝宫里赶去。
宫里庸圣帝早已得了消息,宣召青璃到了御书房,正在问话。
“恪儿不见了,是怎么回事?”庸圣帝冷冷看着阶下跪着的小女孩问道。
“儿臣深居宫廷,刑部的事情父皇应该找薛大人。”
庸圣帝冷笑:“父皇还真是小看了你,劫狱这样的事情你都敢做,还真是长能耐了。”虽然如此说,他心里却是很高兴,至少这个女儿不是一味的蛮干,还是有些心思的,而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刑部大牢劫走人,怕是背后的势力还不容小觑呢!
青璃听了,从容的站起来,抚了抚膝盖上并不存在的尘土,扬起脸,漆黑的眸子看向庸圣帝道:“父皇明明知道这事谁是罪魁祸首,恪儿和兰嬷嬷不过是顶罪的,却任由他们被砍头,不心虚吗?”
“你……”庸圣帝一口气上不来,咳嗽道,“朕如何做事,还轮不到你来教训。”
“恪儿有罪,但罪不至死!真正的罪魁祸首,儿臣也绝对不允许她逍遥法外。”青璃冷冷一笑,眸中黑暗翻涌,仿佛乌云滚滚,“父皇,既然朝廷上不能将她正法,儿臣就会以自己的手段使她付出应有的代价!”
青璃说完,也不行礼,转身离去!
庸圣帝愣在当地,心中百感交集,说不出是酸甜苦辣,既欣慰,又心痛;欣慰的是这个孩子果真如觉慧大师所说决非池中之物,说不定将来慕容家的江山真要指望她了;心痛的是,自己和她终于略微和谐的关系怕经此一事又要剑拔弩张了。
李德安捧了茶点进来,疑惑的道:“皇上,奴才刚刚看到公主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
“没事!”庸圣帝在椅子上坐下来,捻起一块点心到了唇边却又放下了。
李德安见此道:“皇上这是公主吩咐御膳房做的,里边有杏仁,瓜子,核桃,花生等坚果,说是解乏补身最好了,皇上一早又没用膳,吃几块尝尝吧!”
庸圣帝听是青璃吩咐人做的,当即又拿起来,咬了一口,细细品味,果真是好滋味,与平常点心不同的是,乍一入口是酥脆的,但又兼具其他点心入口即化的特点,一时间不由多吃了两块。
“恩!果真好吃!”庸圣帝擦了擦手,又端起茶来喝了两口,香味浓郁,软滑细腻,不由问道,“这是什么?”
李德安讨好的道:“这是公主特地吩咐御膳房给皇上调制的芝麻糊,是补身益脑的。”他只盼着皇上和公主能好好相处,但两头讨好的差事真不是人做的。
庸圣帝听了,却是长叹一声,放下了手中茶碗。
“皇上?”李德安不解。
“退下吧!”青璃拜师的事情觉慧大师已经跟庸圣帝说了,故而劫狱救走慕容恪他还不奇怪,但是这些茶点如此精巧,不知道她是哪里学来的?
庸圣帝心内叹道,不知道这丫头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这些奇思妙想哪里来的?他对女儿的关心还是太少了,怪不得青璃不喜欢他。
李德安见庸圣帝不再说话,想了想上千禀道:“皇上,刑部尚书薛啸秋在外求见!”
庸圣帝一愣:“宣进来。”
李德安领着薛啸秋进来,薛啸秋跪倒叩头道:“微臣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庸圣帝冷冷道。
薛啸秋中等身材,一身青绸布官服,眉眼端正,看起来倒是个正气之人。
“皇上,罪妇兰嬷嬷招出夙贵妃乃是给皇上下毒的主谋,说夙贵妃拿她弟弟一家人的性命相要挟,她才不得不骗小皇孙……慕恪,说红鸾花可以让皇上消除芥蒂,对他好一点,慕恪听了之后才在茶水里加了红鸾花的花粉给皇上饮用,皇上才中毒的!”
庸圣帝面色沉稳,毫无波澜,只是冷冷问道:“兰嬷嬷为何抱着那一包茶渣逃跑?”
“这是因为她后悔了,怕慕恪被杀,才伪装是她下毒,企图救下慕恪。”薛啸秋说完,额上冷汗涔涔,低头不敢看庸圣帝,他总不能说贵妃娘娘怕皇上看出破绽演了这么一出戏吧?
庸圣帝冷哼一声,转身走了几步,回头道:“一切属实?”
君王之怒,果然盛气凌人,薛啸秋只觉得莫大的压力压迫而来,庸圣帝一双精光四射的眸子似乎能将他看透一般,他眸光一闪,低头避开庸圣帝的眼睛道:“兰嬷嬷招供却是如此招的,但是宁死不肯画押这就奇怪了。”他此语不过旁敲侧击,方便为夙贵妃翻案而已!
庸圣帝冷冷看了他半晌,忽然叹口气道:“夙老将军功勋卓著,贵妃入宫以来也深得朕心,朕绝计不相信此事真是贵妃所做,你既然审理此案,就要查个透彻,不要辜负了朕的一片心意!”
薛啸秋脑袋轰一下,到头跪倒:“臣万万不敢辜负皇上的信任!”
庸圣帝此举不过是想试探试探薛啸秋,看看此人有几分可用,刑部办案,只要是薛啸秋经手,大体还是不错的,十之七八可以为民请命,剩下的二三分都是涉及到朝中官员或者有莫大牵扯的人家,在夙老将军的高压政策下,此人能做到如此,也算不错了!
“起来吧!朕知道你本一直臣,一般也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志气,只是朝中乌烟瘴气,万事不由人。”庸圣帝亲自将薛啸秋扶起来,“朕知道朕不是个好皇帝,致使朝政荒废多年,现在朕有心重理政务,还需爱卿多多协助啊!”
“好了,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薛啸秋听了,胸中一阵心情荡漾,不觉眼圈就红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本是他入仕之初写的一句诗,想不到皇上竟然还记得,这些年来,他也力求廉政为民,但想在朝堂站稳脚跟不得不依靠夙家,倒是辜负了皇上了!
“臣,明白了!”薛啸秋倒头跪下,对庸圣帝道,“臣定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此次之后,薛啸秋表面对夙老将军忠心耿耿,鞍前马后,暗地里却为庸圣帝清除了不少夙家走狗,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