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胖子许福(1 / 1)
严嵩正在大厅内肆意驰骋,看着叶玉娘在自己的胯下婉转呻吟,心里真是志得意满,根本没有听到窗外粗重的喘息声。严世蕃偷偷藏在窗外,破开窗户上的隔纸,看得血脉贲张。叶玉娘跳舞时严世蕃就有冲进去的冲动,现在更是按捺不住,但又不敢进去坏了父亲的好事,只得恨恨离去。
自此之后,严世蕃每当严嵩上朝时便去找叶玉娘鬼混,一来二去两人也勾搭成奸,背着严嵩暗中成就好事。叶玉娘趁机在枕边为自己的表兄谋得了一个小官,两人甚至暗中见面并欢好了几次。
三月一到,邵元节赶紧把叶玉娘带到如饥似渴的嘉靖帝身边,嘉靖帝充分理解了只有失去才知道珍惜的道理,对叶玉娘加倍体贴,言听计从,才使得叶玉娘在宫中权焰滔天,肆无忌惮的和自己的表哥幽会。
叶玉娘躺在嘉靖帝怀里,多年的经历浮上心头,不禁有些怅然若失,看着睡熟的嘉靖帝,自己慢慢有了睡意。叶玉娘转过身去,打算休息,却猛然间看见屏风后光着身子的赵德显,吓的差点叫出声来。还好声音到了嘴边被叶玉娘憋了回去。叶玉娘连忙一边看着睡着的嘉靖帝,一边指挥赵德显蹑手蹑脚的出去,叶玉娘知道,蕊儿会安排赵德显出宫的。
吃完赐宴的严嵩和罗道士回了严嵩的家,严嵩处理科举考中的士子,罗不疑则等待嘉靖帝的再次召见,为自己的荣华富贵,也为了答应严嵩的事。
三日后。
京城郊外许家村。
一座民宅内聚集了几乎全村所有的人,因为出大事了,许家村出举人了!民宅内住的是李家,中进士的就是李家的家主,李洛川.
李洛川今年四十岁,是这个村子里两个读书人之一。刚刚参加了今年的乡试.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请注意,乡试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三年才有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里出题,而且有名额限制。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这个举人可不得了,是有资格做官的。之所以说是有资格,是因为这个级别是不能包你一定当官的,也就类似今天的大学毕业不包分配.所以你如果在明朝去参加某位官员的追悼会,看到某些人在门口探头探脑,面露喜色,要不是和这家有仇,那一般就都是举人。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范进同志考中举人后会发疯吧,换了你可能也会疯的.那举人怎么才能当官呢,很简单,当官的人死了,你就有机会了。
李洛川平时寸草不沾,家里的农活都是妻女照料,除了当官还真什么都干不了。邻里都对他冷嘲热讽的。毕竟作为一个男人什么事都不作,完全靠自己的老婆养活,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为人所不齿的。而村里的另一个读书人,也就是在村里教导蒙童的蒙先生却不怎么被人说三道四。因为蒙先生不管怎么说都能得到几个束脩补贴家用,再加上为乡民训蒙,村民对他比较尊敬,而对李洛川就没那么客气了。
李洛川去参加科考的时候都成了全村的笑柄。李洛川在考试前居然把自己家里所有的田地和房屋牲畜全部卖掉,又去管村里仅有和他关系不错的几家借了钱,才进京城赶考。所有的乡民都去安慰李洛川的妻子,任劳任怨这么多年丈夫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云云。李洛川的妻子是个乡下女子,最是讲究三从四德,对丈夫毫无怨言,丈夫走后依旧做些短工度日,照料女儿,让邻里的乡亲们叹息不已。
岂知出去赶考归来就被人戳脊梁骨的李洛川居然考中了举人,这下村子里立刻炸开了锅,小村里飞出金凤凰了,原本品行恶劣,好吃懒做的李洛川一下子变成了人类的楷模。昨天还在教育儿子宁可当流氓也不要读书的庄稼汉子现在追着不肯学习的孩子打,原本教育女儿宁死不嫁读书人的大妈们现在告诉女儿,又读书的要你立马跟人家走!
李家不大而又简陋的堂屋里挤满了一脸媚笑的人,原本对李洛川不待见的人们热情洋溢的表达着自己对李大人的仰慕之情,好比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云云。。。。。。李洛川不愧是读书人的楷模,连连做着罗圈揖,和自己平时都没什么来往的乡里乡亲们谈笑甚欢。
大家正说的高兴,却见门口的人们安静下来,让开了路,而人们也慢慢安静下来,刚到堂屋的报子,也就是给各位举人送喜报的人不禁有些诧异,明明好好的,怎么都不说话了。
大伙把路分开,一个胖子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报喜的人知道,能让大家这么敬畏的肯定是这个村的土豪一类,自己说两句好话没准能捞几个赏钱呢,这李家实在太穷,给的那么两个钱实在太少,一想到这,两个报子赶紧站起来,看向门口的胖子。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以斗量,两个报子暗想,此人未免,太,太那个什么了吧?!只见这个胖子长相还算憨厚,大约二十一二岁的样子,小眼睛眯在一起,塌塌的鼻子像让人踩过一样,不过薄薄的嘴唇还是说明这个胖子还算能说会道的。就是这个胖子的穿着是在让人意外,一身布袍满是油污,尤其是袖口,亮晶晶的不知道多久没洗过,好像每天啃完骨头直接用袖子抹嘴一样。裤子的颜色已经看不出了,脚上的布鞋,恩,那还叫布鞋么?都快烂没了,现在只能当拖鞋穿了。
两个报子捂着鼻子躲到一边,不肯上前要赏钱了,而且一个人能打扮成这样也够呛能榨出赏钱了。这个胖子正是这许家村最大的土财主,许福。
许家村本是许家一家独有,后来的大都是外地人,从最初的长工慢慢成了农民。许家当年出过几个达官显贵,家族势力越来越大,可正所谓富不过三代,许家后代出了不少败家子,把家产花费了不少,直到这许福的父亲成了家主。
许福的父亲是个颇为有能力的人,精明强干之下把全村人收的服服帖帖的,岁数大了打算享享清福,但又怕儿子胡乱花费。谁知道这许福吝啬的根本不像是个二世祖,到像个要饭的花子,什么东西到他手里就别想出来,真是雁过拔毛,村里人都对他恨之入骨。
许福达喇喇的看了看四周,昂首挺胸的走近了李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