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你若安好 > 第四辑 底片上的深冬(2)

第四辑 底片上的深冬(2)(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情劫之红颜倾天下 偷完种子休想逃 原来爱情在说谎 妻斗记 奈何桥畔相见不识 都市仙修 极域嗜血 如果爱轮回 捡到宝宝捡到爱 小步舞曲

他又被女生甩了,仍然是在校门口那家冰点酒吧。

他追着那位长发女生跑啊跑,像患了失心疯。最后,那女生无处可去,只好奔进女厕所避难。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他猛退几步,冲刺,飞身,一脚把女厕所的门踹开。里面没别人。他目露凶光地盯着她,只为等一个答案。

她说,她喜欢上了别的男生。为了证明所言非虚,她把该男生的班次、名字、手机号,一股脑全告诉了他。他听着听着,拳头握起青筋,差点没把牙齿咬碎。

那男生曾是他最好的搭档。

女生大摇大摆地走了。他一个人站在女厕所里无处可依,无处泄气,只能对着小门拳打脚踢。

那时,温倩倩刚好在隔壁的小门里嘘嘘,刚蹲下去,就被嘣的一声巨响吓得倒抽了几口凉气。现在又听到拳打脚踢的声音,还不吓得半死?

温倩倩的杀猪声把隔壁男厕所的同胞们全惊了过来。可想而知,他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莫名其妙地被打了一头包。

他坐在酒吧的吧台上一直呻吟到打烊。

温倩倩不过是个相貌平平的服务生。短发,直眉,小眼睛,瘦得像门缝里的烧饼。

第二天,他顶着鼻青脸肿的猪头又去了,小姐,一打啤酒!

温倩倩抱着一打啤酒,呼哧呼哧地朝他跑了过来。他这才看到温倩倩左胸上的校徽。原来是个勤工俭学的孩子。

那晚,他喝得有点高了,摇摇晃晃走到一栋楼下,忽然回过头来朝着身后的温倩倩大发脾气,我叫你别跟着我!你还怕我跳楼啊!

温倩倩可怜巴巴地举着胸牌说:大哥,你误会了,这是女生宿舍,我住这栋楼。

清早时分,他甩着昏沉沉的脑袋去上课,路经公告栏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名字:温倩倩,外国语言文学系2班,国家一等奖学金。他不由自主地笑了,嘿,这小妞还挺厉害。

晚上他又去酒吧。温倩倩抱着一打啤酒朝他跑来的时候,他流里流气地问了一句:嗨,小妞,我喝你的啤酒,你有提成吗?

温倩倩笑笑,毫不避讳:有啊,一打啤酒抽十块。

他嘿嘿地朝温倩倩伸出右手:你好,温姑娘,我叫柳山水,中文系1班,大三。温倩倩握了握他的右手,有点凉。

他没撒谎。他真叫柳山水。

温倩倩之所以知道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学校门口的大红海报。全国征文一等奖,柳山水,中文系1班。

柳山水的名字是有来历的。他爸爸是个旅行家,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而她妈妈又是位画家,尤擅水墨。按理说,柳山水也算出生于书香门第,可他身上一点书生气都没有。大庭广众,动不动就把衬衫纽扣全解开,管谁都叫小妞,一副混世魔王的流氓样。

柳山水果然言而有信,每天都来光顾温倩倩的生意。很多时候他都喝不完,但为了让温倩倩拿到那点提成,他总是坚持把啤酒打包带走。

终于有一次,温倩倩拒绝了他的好意。她一本正经地说:柳山水,我知道你家境好,不在乎这点钱,但我不一样,我的每一分钱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挣来的。

温倩倩说这些话的时候,丝毫不带情绪,两眼平静如同秋日的湖,甚至,还有点玩笑的况味。但不知为何,柳山水竟觉得有一股无边的力量,呼啸着朝他暗涌而来。

因为这句话,柳山水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温倩倩。他说不明白,第一次觉得词穷。坐在书桌前想了半夜,脑子里全是温倩倩的眼睛。柳山水不明白,一个如此瘦弱的女生,为何能有那么巨大的力量?

他见过很多坚强的苦命姑娘,但没有一人像温倩倩这般不卑不亢。

柳山水把写给温倩倩的信来回抄了好多遍。最后,他自己都觉得奇怪了,参加写作大赛都没这么认真。

他把写给温倩倩的信托人转了出去。因为信中一段话,温倩倩坐在宿舍的阳台上良久无语。柳山水说,如果可以,我真愿为你这般写下去,从你决定跟我共度余生的那一刻开始,直到我最后谢绝尘世闭上眼睛。我用我所有的时光去描摹对你青春的记忆,20岁、30岁、40岁……待你老了,依次翻开这些片段,你就会发现,原来我的一生都在跟随着你,而你的一生,也只丰满了我一个人的记忆。

温倩倩看过听过很多感动的表白,但从来没有一段话可以让她这么着迷。

柳山水又喝多了,躺在酒吧的沙发上一动不动,任凭口袋里的手机叮叮地响着。温倩倩原本不打算接,但铃声响了好几次,她怕会有急事,只好掏出柳山水的手机。

温倩倩还没来得及问候,电话那头就率先炸开了锅,一帮男生哈哈大笑着打趣。不过,有一句温倩倩听清了。

那人说:柳山水,你小子可真行,这次算你赢了!没想到,你连铁石心肠的村姑温倩倩都能搞定,够牛!哥愿赌服输,奖金明天下午送到。

温倩倩很多年没有哭过了。她以为,在父亲病逝那天,已经把一生该流的泪都流尽了。可此刻,独自一人跑在黑夜的怀抱中,到底还是哭了。

温倩倩换了工作,换了号码,换了宿舍。她觉得,很多故事与其等待痛苦的结局,不如早点忘记开始的原因。

打了100多个电话还是没有回音,柳山水彻底疯了,他不知道温倩倩离开的原因。当他决定挖地三尺也要把温倩倩找出来的时候,一群男生嬉笑怒骂地围住了他。

本帖地址:

属于每一个女生的甜蜜之梦

走进闹市中的秘密花园,踏着午后慵懒的太阳推开“Millys cake”的小门,所有女生都有像推开梦想之门的感觉:奶白色与粉色衬托的小店弥漫着温馨的感觉,一个个可爱造型的蛋糕散发着甜蜜的气息,面容清秀的女老板穿着白色围裙,戴白色的围巾,对每一个推门进来的客人微笑地点点头。此时,外面阳光正好。

哪个女孩儿在小时候没有幻想过拥有自己的蛋糕店?Emily也有过同样的梦。这个韩国女生,身材修长,眼神清澈。但是,梦想归梦想,一个蛋糕店并非用糖水浸泡而来,光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已经是最棘手的问题。

曾经有人说过,最好的竞争方式就是避免竞争。“Millys cake”无疑走的就是这条路线。“地道的甜品除了讲究原料和火候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原创性。”Emily认为。

在这家店里,“个性定制”是最突出的卖点。这一要求和美国动画大片《料理鼠王》的精髓如出一辙。这条理念让Emily的蛋糕店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就像一缕清泉一样,焕发出无比的生命力。

于是,一个韩国女生,在北京展开属于她自己的甜梦追逐。每周的订单都爆满,每天都“马不停蹄”地出品蛋糕。但是,甜蜜事业的背后不一定全是欢声笑语,那些芬芳的糖霜背后,有着太多五味杂陈的难忘故事。

从IT女强人回归本真甜蜜心

六年前,Emily从美国的大学毕业,被公司外派到北京从事一家IT公司的企业管理工作,内容性质类似于投行,高薪但无比繁忙。

在韩国的母亲则时不时催她回去嫁人,而公司做大后,Emily陷入两难选择——去或留。要么继续留在公司,拿着公司的股票做到高层,但是,她一直的梦想是开一家自己的店。

Emily果断辞去了工作,回到韩国学习插花,后来又辗转法国、英国学习甜品制作。然后,到中国创业。

刚开始的几个月只是试营业的阶段,甜点只能打包带走,经过几次调整,店里的菜单基本完善,能分时段供应餐食。早午餐包括egg benedict等咸品,下午茶吃糕饼喝红茶,晚上变身为甜点酒吧,香槟红酒一应俱全。

Emily是个浪漫又非常务实的人,她并没有为这家店设置诸多功能,她的原则就是尽量用精美的甜点让客人愉悦。也许正是这样的理念,让Millys cake的名气越来越大。自开业起,从未做过任何推广手段的她,仅用口碑便在甜品店越开越多的北京声名鹊起。要预订上她家的蛋糕至少要提前两周。

由于餐厅供应的甜品比较考究,当然更是由于北京还没有第二家同等规模的甜品店和她竞争,所以她的生意挺好,尽管价格不菲,还是有不少客人去她那里。通过微博的传播,还有海外的客户打款过来,做一款特别的蛋糕送给自己的母亲。

最贵的是一个价值两万多的五层婚礼蛋糕。要按客人的定制需求来做。在激情洋溢的夏季,她的店每周都接到诸多婚礼订单。

自从开店以来,Emily的闲暇时光被砍去多半,也不能像往常那样周末与朋友们聚会喝茶吃甜品。很多工作需要她亲力亲为,因而如何培养一个稳定优秀的学徒成了她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只能让时间给一个答案。处理完毕这些,Emily的烘焙课程就会在计划时间里开班,并开始承接一些小朋友的生日派对等。倒不是为了赚钱,因为她早已习惯与人分享,这是她从甜品中学会的最快乐的事情。有了这家店,就可以慢慢到老,无忧亦无惧。

我的同学去旁观某个

“大学风采女生”选美大赛,回来之后,他并不是一副餍足的模样,反而跟我谈起比赛的一个细节,几乎要怆然而泪下。

他发现在比赛的第一个环节中,有五六个女生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都是件粉红色毛线连衣裙。

这显然不是什么默契,因为她们相顾彼此,一脸震恐。比赛结束,我的同学还没走几米,就找到这件衣服的出处,校门右手50米处有个叫做

“丑丫头”之类令人胆寒名字的服装小店,橱窗里

“大减价”那一块儿,伶仃地展示着这件连衣裙。我小时候对衣服也有着黑暗的回忆,记忆每次触及此处就要瑟缩一下。

我青春期的衣服都是亲戚朋友的孩子穿剩给我的。有一次去亲戚家串门,亲戚要把她女儿的旧衣服送我,我套上试却死活脱不下来,衣服缠在背上。

我就这样半裸地佝偻着挣扎,从领口看到衣服的原主人抄着手,淡淡笑着看我。

那种窘迫,我简直毕生难忘。相比我同学哽咽着讲给我的这个撞衫的细节,我反而觉得自己相较之下,还是幸运的。

至少我的寒碜是在青春期,虽然我的衣服都过于宽大或过于紧身,幸而我人也不好看,衣服丑得就不那么明显。

而她们的尴尬,却乍现在骨肉匀亭的青春。青春,用50年代老诗人的腔调吟咏——

“那是本该绽放的年龄呵!”青春有多少事情要做啊!若不想做事,只想过安生消停的日子,倒好打发,一件套头衫就能穿它个一年四季。

可但凡想弄出点声响,出一切可以出的风头,谈一切可以谈的恋爱,豪言壮语都放出,要缴战俘三千,却发觉自己连个战袍也没有。

最漂亮的年纪却也是最穷的年纪,此事古难全。走在学校里,我常常猥琐地尾随着女生们,看着她们的打扮。

有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传说中

“淘宝爆款”,不到一百元,日销万件。最不忍看的是冬天的时候,少女为了讨好男友,大冷天仍追求身段毕露,穿短裙黑袜薄底流苏靴,裙边与袜子都起了毛球,女孩们沉溺这种廉价的乖巧可爱,不知老之将至。

我知道,当她们年纪稍长——当然有钱有闲,我知道——总有一天,她们会有钱有闲置办华服,用整个下午茶讨论一款包包,她们将买大牌,她们将知妍丑。

可那时,她们已经老了。在最好的年纪里,她们的美丽非常廉价而寒素。

“1个人,9个国家,16座城市,20天漫漫旅程,我走过来了!”90后女生吴江平花费约1.5万元人民币,只身独闯欧洲,并因此在网上爆红,受到很多青年人追捧。

▲上网找攻略如愿拿签证▲

2011年年底,小吴偶然得知欧洲往返中国的机票远比预想的便宜,在得到妈妈的支持后,她计划趁寒假独自游欧洲。

学生、无收入、单身女性,小吴的身份让她的申请签证之路挑战不断。尽管希望渺茫,但小吴坚持在一周内看遍网上能找到的所有攻略帖,完成了预约、查资料、翻译资料、办保险、跑银行、预订机票、找酒店、制订旅行计划、准备面试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如愿拿到了德国签证。

▲为省钱从莫斯科转机▲

“自己还是学生,花的都是父母的钱,出去不能大手大脚。”小吴在出行前,制订了周密的旅行计划。“出去旅行,交通费用是大头,这次去欧洲光交通费就花了将近1万元。”为了省钱,小吴提前在网上购买了多国欧洲火车通票,预订了欧洲廉价航空公司的机票,“巴塞罗那飞巴黎最便宜,才25欧元,也就200元人民币。”小吴说起自己的省钱心得,十分得意,“总之就是将穷游进行到底。”1月31日,小吴从北京出发经莫斯科转机奔赴欧洲。

▲为省钱住30人一间地下室▲

一个背包,一瓶水,一张地图,外加300欧元现金,小吴依靠这些“家当”独行欧洲。为了能在住宿上省钱,小吴选择了Hostel这样类似青年旅社的地方落脚休息。曾有一晚,她住在30人一间的大地下室宿舍里,周围有来自英国、美国、匈牙利、挪威、韩国各地的背包青年,其中一名旅客还打了一宿的呼噜。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小吴说,能在年轻的时光里实现远行的梦想,已经让她满足。

▲在意大利遭遇极寒天气▲

意大利的异国风情让小吴心情舒畅,但突如其来的大雪将她困在了佛罗伦萨。火车因为极端天气晚点,小吴只能在车站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冻得不行了,就鼓起勇气钻进路边的出租车,求司机让我在里面待一会儿。”小吴提起当时的狼狈样自嘲地笑了。后来她在红十字志愿者的带领下去了车站的警察局,但警局规定不能留乘客过夜,小吴又不得不离开。

终于等来了火车,马不停蹄地赶往威尼斯,到了机场却发现飞机飞走了。一夜未眠、饥寒交迫的小吴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当时有点儿想家,还有点儿心疼机票钱。不过也没想放弃,就是发泄一下。”后来想想,其实误机事件反而增强了信心,最困难的事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

▲下一个目标是非洲▲

小吴独行欧罗巴的帖子在人人网上发布后,很多人对她的勇敢表示钦佩,也有不少网友向她取经,询问“穷游”的经验。对此,小吴表示,要做“穷游族”,旅行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首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小吴的背包上就常挂着一个哨子。小吴介绍说,遇到紧急情况吹响哨子能发出警报,让自己脱离险境。其次,要制订详细的出行计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外出时才能心中不慌,最大限度地省钱。

“回想这20天的经历,精彩极了,也糟糕透了,体验的美妙和遭遇的艰难都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但这才是旅行最值得回味的地方吧。”小吴的思绪好像又回到了欧洲。

说到未来的出行计划,小吴说期待去一次非洲,多出去走走感受世界。

经常会有人羡慕理工科学校的女生,觉得物以稀为贵,的确,她们少得像快要灭绝的稀有动物,可在那些男生眼里,她们也仅仅是稀有动物而已。

理工科男生们经常哭天抢地说自己没有女朋友,可内心深处,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条件太差、活成卢瑟儿(失败者)、没人喜欢,而是一心向学、为人正直、坐怀不乱,待到功成名就的时候,车子会有的,房子会有的,美眉也会有的。

这就是理科男最不让人喜欢的地方:他们的木讷固然也是一种美;他们的实际大多数时候能派上用场;他们的不解风情,总有一天也会“学着自己长大”;可他们的优越感,几乎喷薄而出,让人难以忽略不计。

从小到大,无数老师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理科学不好了才会去学文科。”于是,我们就生活在一种印象之下:学文的人比学理的人普遍智力更低。事实到底是不是如此,谁都没有统计和证实过,说到底,检验智商这回事,发言权不还是在学理的人手里吗?

于是,文科的人在学理的人面前多少有点自卑,相信他们情商低是因为智力过高,毫无情趣是因为不拘小节,内心虽然干瘪,可他们提高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

我曾经与一个理科生争辩“到底是曹雪芹伟大还是袁隆平伟大”的问题长达两个月之久,最后谁都没有说服谁,他以“没有人研究怎么种水稻,曹雪芹早就饿死了”的结论单方面宣告了自己的胜利。

这就是理科生,觉得天降大任于斯人。在国外,法律系是总统的摇篮,制度立国;而在中国,近几年国家领导人皆出自理工科大学理工系,技术治国。理科生的法宝是《大学》里的话:欲治国先齐家,欲齐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欲正心先诚意,欲诚意先致知,欲致知先格其物——这句话用现代文翻译过来,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在一部分理科生眼中,宗教是跳大神,文学是扯淡,经济学是骗钱,法律是无中生有,历史都是骗人的,政治就是“综合国力”的成王败寇。这种认识确实让人无法反驳,因为把人掰开了揉碎了,也只不过是60多种化学元素。

美剧《生活大爆炸》让理科生们又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代名词,叫做“geek”,表示自己智力超群,性情古怪。“geek”让他们的毫无个性忽然变得时髦奇突起来。

我心目中的geek,是《美丽心灵》中的纳什,他的同事曾经这样描述他:“所有的数学家都同时生活在两个迥异的世界中。一个是柏拉图式的冰清纯净的世界;同时他们也得生活在短暂、混沌且需不断顺应变化的现实生活中。”

真正的geek,内心有一个纯净如水的科学世界,他们孤僻,但对于俗世人间的浪漫却有含蓄的向往。

目 录
新书推荐: 贪恋她 京夜烬爱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逃离渣男后,被禁欲太子爷宠上天 觉醒十倍返利,我手撕极品亲戚! 桃花局 重生95流金岁月 半岛白金时代 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 1950年的机械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