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剑器近 九、铸剑(下)(1 / 1)
众伙计坚持了片刻,虽是打起精神不敢缓下劲力,终是劳累了一天精力有限,那火色已不能象欧于二人一般鼓起五尺来高。有一瘦弱些的伙计更是满头大汗淋漓,腰酸背疼,猛地腿一抽筋,不由自主的一个趔趄,竟栽倒在地,半天爬不起身来。
欧铁见那伙计跌倒,心中一阵大急:“哎,这可如何是好?眼见此剑便要铸成,众伙计偏偏精力不济,想不到忙活半年终是功亏一篑。莫非铸出名剑当真要遭天嫉不成?”
欧铁心下正大急间,却见那哑巴一声不响的奔到近前,一把推开那鼓风的伙计,双手抓住风箱的拉杆,猛地拉了起来。被推开的那伙计和那名倒地的伙计缓的片刻,喝了几大碗水,精力稍复,见那哑巴一人鼓风并不吃力,自去帮那两名伙计去拉另一口风箱了。
四名伙计同鼓一口风箱,劲力自是非同小可,那哑巴亦是身强力壮,片刻功夫,那炉口的火焰便又“呼呼”蹿将了起来,到未缓下。欧铁见火色不缓,忙上前看了看炼液,心下松了口气。
过得片刻,欧铁见那铸炉中青气冉冉,已然转白,中间隐隐生出紫气,紧忙向炉内添了几分蓝锌。说来奇怪,欧铁方加完蓝锌,那炉中的白气竟猛然大盛,中间不时夹杂着丝丝紫气来回蹿动。
欧铁大叫道:“兄弟们再加把劲那,神剑快要出炉了!”
众人一听这话,不由得精神猛振,无不使出吃奶的力道猛然鼓风。
于隐城何时见过这等光景,不由看的瞠目结舌,暗道:“李翊先生说的确实不错,世间除了欧大哥,只怕再也难寻能铸出宝剑之人了。”想到这里,抢上前去,和那哑巴共同拉起了风箱。
众人合力鼓风,片刻间,火焰竟蹿起了近六尺高,过不多时,那炉口的紫气已然大盛,初时白气中不过有丝丝紫气升腾,到此时那丝丝紫气越变越粗,在白气中舞动不休,甚是奇丽。
欧铁燃了香烛,在一铜盆中静了手,向着天空默默祈祷一番,转回身子向铸炉一拜,满脸凝重的用两只大钢钳从炉中将坩锅夹起,稳稳走到铸盒前,将那炼液向铸口浇了下去。
只见紫气忽的一闪,坩锅中的炼液随着铸口进入了铸盒,一滴未曾外泄。突然,漆黑的天空中忽的蹿出几道紫色的闪电,紧跟着滚滚的雷声接踵而至,惊的众人一阵心悸。
众人心下无不惊慌失措,皆是一般心道:“在此隆冬时节,又是闪电、又是打雷的,若非亲眼所见,哪里能够相信?”
众人正愣将间,只听欧铁大叫道:“于大哥!于大哥!剑铸成了!”声音里兴奋异常。
说话间,只见欧铁向那铸盒拜了几拜。于隐城和众伙计听欧铁一喊,猛然回过神来,不由自主的齐齐跪倒在地,向着铸盒拜了下去。
欧铁站起身子,从皮囊中拿出一巴掌大小的钢铲,凝神将那沙土慢慢铲开,又用钢铲轻轻一挑,只听“嗡”的一声,一柄亮铮铮的长剑从沙土中蹿起,发出一声清啸,“噗通”一声,钻入了石槽。一阵“哧哧”声中,那石槽中的冰水已化作了阵阵水汽腾上半空。
众人急奔上前,团团围定石槽,定睛向槽中看去。只见那石槽中的凝冰已全然融化,清澈的水中正躺了一柄黑幽幽的长剑。欧铁捞起长剑,放到眼前,凝神细看了起来。
于隐城方才见天空中电闪雷鸣,心下本已惊异,暗暗咂舌不已,此时见方才那柄原本铮铮发亮的长剑,此时变得通体漆黑,不由更是吃惊,忍不住道:“欧兄,方才天空中电闪雷鸣本已怪异,可这剑怎生入水的功夫,却也变成这般颜色,是何原因?”
欧铁看了看众人皆是一脸不解,笑道:“于兄有所不知,自来名剑出炉,必有异兆,或电闪、或雷鸣、或风气、或云动,各剑俱不相同。兄弟曾见过一柄神剑,出炉时风起云动,雷雨交加,三伏天里连着起了七天霜冻,故而那柄神剑起名为‘凝霜’,可与先祖所铸‘鱼肠’媲美。”
说到这里,欧铁顿了一下,又道:“此剑名为‘紫电’电闪雷鸣自是不奇。虽然现下看似此剑铸成,却还差着几分火候,好比是画龙点睛一般。于兄,莫要担心,七日之内兄弟保你有柄神剑便是!”
欧铁用袖子擦擦汗水,道:“今日天色已晚,大伙儿收拾收拾早点休息吧!改日铸成神剑,咱们大醉一场!”说着将剑用软布包好,和众人收拾了诸般铸剑器具,一起用了晚饭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