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圣心慈幼院(1 / 1)
10分钟的车程加上30分钟的步行,来到圣心慈幼院。一般很少有人称呼他的全称,人们不愿叫这带有外国教会色彩的名字,都简称为
“孤儿院”。
“你来啦。”院长坐在办公椅上,抬头看着雁,
“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雁,大雁的雁,您可以这么称呼我。”
“哦,好的,雁,你待会儿去办一下手续,小李会带你去看你的房间,以后好好干。”
“好的,我会的,谢谢院长!”
“不客气。”
“你就是老徐头家那个打渔打上来的姑娘吧?”办完手续,小李边走边问,
“是的。”雁的事就像传奇故事一般,已经在岛上广为流传,几乎是人尽皆知,
“你现在知道自己的身世了吗?”
“还不知道。”
“哦,到了,你就住这里,和我们都一个房间,这张床是你的。”小李指指靠窗的上铺。
房间很小,两个上下铺,一些简单的桌椅用品,一台电视机。
“要我帮你收拾东西吗?”
“不用了。”其实实在是没什么好收拾的。
“哦对了,你叫雁是吧,我叫李娜,你以后就和他们一样叫我小李好了,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李娜消停了一阵,又继续发问:“其实,你怎么会来我们这里工作的?我们这里地方偏僻,工资也很低,上班又辛苦。”
“你们这里是唯一要我的地方。”是啊,谁叫她来历不明,正规的单位是不会要的。
这所孤儿院确实很小,收容了不到30个孤儿,除了院长、行政主任、食堂阿姨和门卫外,就只有雁他们四个女生,美其名曰
“育幼员”,又当保姆又当老师,其实都是打杂的。孤儿院的经费除了来自政府拨款,还有就是社会人士的募捐,但这小海岛本来就没什么钱,所以孤儿院的经济是很拮据的,每月就400元的工资,幸好提供食宿,要不然就很难过活。
雁来到这里其实是走投无路的选择,她不能老住在老徐头他们家,更不能让老人养着,自然得找一份工作,这里能提供食宿就解决了大问题,其他的都不重要,而且自己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好挑的呢。
在孤儿院的日子开始并不喜欢,甚至讨厌他们,一群小孩子吵吵闹闹,哭哭啼啼,听到这些哭闹声就很心烦,但时间久了,就慢慢有了感情,看着这些孩子们有时会想到自己,自己何尝不是个孤儿。
自己还是幸运的,已经长大成人,至少能够独立生存,这些孩子那么小就没了父母,有些甚至有因为有残疾被父母无情地遗弃,比自己凄惨百倍,这样想想不免心疼起他们来。
离开老徐头他们家时曾经说过会经常去看他们的,但真正去看他们的时间很少,孤儿院一共就4个育幼员,孩子们离不开人,4个是轮休制,连晚上都要值晚班,休息的时间是很少的。
倒是哑巴哥哥经常会来看她,还会给她带些海产和徐阿姨烧的菜,食堂的伙食实在是不好,每当看到这些,心理就暖滋滋的,自己还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