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兄弟之抗日篇 >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中国式死神 异能大师 别叫我们混混 金牌男主播 盖世魔王 阴阳魂里变淑女 大汉飞歌 恋上你的音 叔叔,我好乖 原来你一直在我心里

凌源县名始于民国三年(公元一九一四年)。据《凌源县志》载,“凌源县治在前清(乾隆)五年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改名为建昌县。民国三年春,省令准部咨,以江西省建昌府,故改建昌县以免雷同。凌源县知事孙廷弼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士金搭,谨援沁源洮源之例,呈请转咨准改凑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由此可见,凌源县县名,是为避免原名建昌县与江西省建昌府重名,遂依大凌河发源地而命名。民国三年(公元一九一四年),因与江西建昌府重名,依大凌河发源于本境,改称凌源县,隶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公元一九二八年),隶热河省。民国二十年(公元一九三一年),划出部分区牌,建凌南设治局。

“救国会”现在已经在凌源设热河办事处及兵站,而义勇军的指挥部也撤到了这里。

当齐英这一小队人马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义勇军都对他们刮目相看。

安排完张专员和蔡调查员之后,齐英赶紧回到自己的侦查处了解现在的局势:在一九三二年三月一日日本人假借满洲国的名义发表了所谓的建国宣言之后,就开始为扶植这个傀儡政府积极地做出努力,他们先是在三月六日护送溥仪从抚顺出发,三天后,也就是三月九日,把溥仪安全的护送到了长春。于是溥仪这个大清王朝的宣统皇帝就成为了满洲国的执政,立年号为大同,定都在长春,同时该长春为新京,一时间大批汉奸和清朝的遗老遗少开始粉墨登场,摇身一变成了满洲国的各府、院、部的负责官员,同时宣布设立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一九三三年三月,日军侵占热河后把热河划归到了满洲国,因此增加到四个省)。就在溥仪宣布成立满洲国的当天,溥仪就根据日本人事先的安排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签订了《日满议定书》,把满洲国的国防、经济、人事、治安、铁路等等等等全权交给了日本人,使得日本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各个领域全面的控制了满洲国,借此加强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日满议定书》毋庸置疑就成了一纸卖国条约。满洲国表面上号称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已经沦为日本人的奴仆,它只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中国封建残余势力相互勾结产生的一个傀儡政府,它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遭到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一九三二年三月十二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否认满洲国,而东北各族人民更是积极组织抗日武装,不断的给日本侵略军和满洲国以沉重打击。

接着齐英又了解到热河的一些情况:在一九三二年(民国二十一年)二月日本关东军控制东北行政委员会发表《独立宣言》的时候,汤玉麟就曾派代表谢履西出席会议并签字。到三月九日伪满洲国成立的时候,汤玉麟被伪满洲国政府任命为伪满洲国参议府副参议长兼热河省主席。汤玉麟虽未到职,表面上也表示反对,但私下又让谢履西代致谢意。热河的抗日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救国会”考虑到指挥部地处最前线,有可能会被汤玉麟出卖给日本人,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撤到了凌源这里。

和齐英马不停蹄忙个不停相比,郑直杨锋这些人要清闲的多:**和林宝辉已经去了“救国会”为义勇军开办的战地医院,剩余的这五个人一开始只是看守着缴获来的武器弹药,后来接到齐英的指示,除了他们需要留下的一些之外全部转交出去,于是这五个人就真的无所事事了。

张元和姚朗一回到这里就都在铁匠铺里围着桂师傅转悠,因为桂师傅正给他们重新收拾手里的家伙,不过桂师傅再也没有追问张元六合门的事情,这让张元心里踏实了很多。

今天杨锋和姚朗一起走进了铁匠铺。

桂师傅抬头看了看姚朗和杨锋,放下手里的活计给姚朗拿出了四把用三八大盖刺刀改造的飞刀和一条专门用来装飞刀的板儿带。

杨锋随意的拿起了其中的一把在手里反复的端详着,然后试了试飞刀的锋口儿,觉得非常的满意:“桂师傅,小鬼子整的玩意就是比咱们的要好一些,”说着,把飞刀在手里比划了一下,“老四,你看这工艺,还有这刀身上的五角星,护手钩(这种设计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军用刺刀上相当常见,其作用是在白刃格斗时卡、别对方的刺刀,并方便将若干支步枪牢靠架设在一起,此外还可以用来在枪上悬挂旗帜。后来的军用刺刀大多放弃了这一设计),多精细,特别是刀身上的血槽,加工多规整啊!”

桂师傅翻了翻眼睛:“老弟,一看你就不是个行家,”说着,桂师傅从姚朗手里拿过一把飞刀,“这是日本人的刺刀,听说叫什么三零年式刺刀,还有人说叫什么友坂刺刀的,这种刀刀身钢材一般多以软钢(低碳钢的俗称)制造,钢质偏软,平时当刺刀用还可以,要是拿来改成匕首或者飞刀就不一样了,必须得经过重新锤炼、过火等一系列的加工才行,要不然磨出的锋刃难以持久且容易卷刃,这个老弟你知道吗?”

杨锋听完桂师傅的解释感觉自己几乎就是个大外行,心里对这个桂师傅产生了一丝敬意:“桂师傅,我还真得谢谢你,要不然我哪懂这玩意还有这么多的说道儿啊!”杨锋说着,脑子里忽然想起了前几天缴获鬼子的军刀和马刀,“桂师傅,我还得请教一下,您说是咱们的刀厉害还是日本人的刀厉害?”

说到这两种刀的问题,桂师傅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小日本子的刀有两种,一种是马刀,一种是他们当官的使用的刀,你要是问别人我估计他们没有我见过的多,不一定能说上来。既然你老弟有心问,我这个打了一辈子刀剑的铁匠就跟你老弟说说。”说着,桂师傅清了清嗓子,杨锋赶紧给倒了一碗热茶放在桂师傅面前。“小日本儿的马刀我见过,听别人说好像叫什么三二式骑兵军刀,刀身比传统日本刀直,握把护圈和指挂都是仿效西洋鬼子风格,这种马刀的钢质优良、锋利,坚固耐用,重心适当,便于马上单手劈刺。我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我听和小日本儿打过仗的人说起过,说是小日本儿骑兵的马刀劈刺,动作简单实用。最厉害的就是小日本儿马刀由后向前的“斩击”(即我军骑兵称之为“右下劈”)可借马的冲击力,杀伤面大,而且省力。日本人当官的使用的刀刀身很窄,但由于采用精钢作为原料,锻造及淬火的工艺十分精良,因而强度很高;刀刃锋利,波浪形的刀纹清晰可见,也挺厉害。咱们用的大刀,通体由整块钢铁打造,钢质一般;刀身特别是刀头部分较宽,刀尖呈上斜形类似《武经总要》中所描写的前锐后斜的宋代手刀,无论在钢质,刀刃,工艺及外形上都比不上日本刀,但是咱们的大刀是咱们老祖宗打了多少辈子的仗才定的型,模样虽说不如小日本儿的好看可是咱们的刀身那是又宽又厚啊!小日本子的刀它再快也无可奈何;而且咱们的在砍劈时还可以运用大刀的自身重量来弥补刀刃的不足,跟小日本子真比划起来咱也不吃亏。”说到这里,桂师傅咕咚咕咚把热茶一口气喝了个精光,随即用手背抹了一下自己的嘴角,“我倒是不是给自己吹大话,我桂老二打造出来的盘龙刀要是碰上了小日本子的刀,只要你力气足,一刀过去,立马把小日本子的刀砍断了!”

杨锋点点头:“桂师傅,我这是真服了你啦!”

桂师傅笑了笑:“老弟,不怕你笑话,我就是个铁匠,铁匠最关心的就是打造出来的东西,至于其他的方面我可就不如你们了!”

······

回到凌源的这三天时间里,不仅张专员和蔡调查员,就连齐英几个人也是一面没见着,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而且又不让郑直和杨锋他们几个人走出这片地方,张元开始烦躁起来。可能是以前大鱼大肉的吃习惯了,现在张元一看见义勇军吃的这些粗茶淡饭就脑袋疼,整天围在杨锋身边嚷着弄点儿酒肉来,杨锋也不搭理他,张元闹了两三顿饭也就算了,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程胜现在每天拿着一些小刀小锉小锯一类的工具在六五子弹上刻呀磨呀,他身上带着的那一百多发子弹全都让他鼓捣了一遍;姚朗每天都在练习飞刀,一开始还是正正规规的练,后来就开始耍花活儿,有时甚至在炕上也练,弄得墙上是痕迹斑驳;郑直每天不停的摆弄着那挺机枪,拆了装,装了拆的,只有杨锋最清闲,每天早上练完拳脚以后回来再睡上一觉,常常是从早晨睡到中午,中午睡到晚上,晚上又睡到第二天清晨。

不过今天晚上杨锋没有办法在睡下去了,因为齐英给他们带来了新的任务。

说是任务,其实在郑直杨锋这些人看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他们几个人要把张专员和蔡调查员安全的送到北平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然后会和在那里调拨枪弹的董振邦,帮助他把枪弹安全的运回到凌源。不过这一次郑直被留了下来,因为现在很多部队里没有几个真正会使用机枪的,所以齐英想请郑直帮着他们训练一下。

虽然郑直点头同意了,可是杨锋有点为难:这次任务齐英并不跟随同去,而是换了两个没有什么经验的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的军官,杨锋怕他们不听自己的话,万一惹出点什么事情来不好交待。

齐英这次是拍着胸脯打包票,保证去的路上让自己的人听从杨锋的调派,杨锋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事情既然谈妥了,齐英马上给这几个人上了一桌酒席。

自从杨锋姚朗这几个人跟齐英离开老营的那一天起,这些人几乎和酒就断了联系,尤其是张元,总吵着要喝两口,今天可算是见到酒了,于是酒桌上很快就热闹起来了。

杨锋虽说能喝一点儿,但是今天杨锋并不想喝,他借口方便一下离开了酒桌。

齐英很快也从酒桌上脱身走了出来。

姚朗张元和程胜把目标就转向了郑直,可郑直偏偏又是个一个好酒量的人,于是四个人很快就喝成了一团。

杨锋等齐英走近的时候转过身来,两只眼睛直盯着齐英:“齐哥,我想问问你,你这么安排到底是什么意思?明明你们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里很多的高手,为什么让我们弟兄去干这个差事?”

齐英看了看杨锋:“老二,其实这不是我的意思,我也不想啊,这都是张专员和蔡调查员他们提出来的,非得让你们护送,说是你们个个是高手,有你们在他们才放心!”

杨锋狐疑的看着齐英,不知道齐英说的应不应该相信。

齐英笑了笑:“老二,我知道你的意思,虽说你们这些人是我借来的,但是有借就得有还吧,要不然我怎么向我的上头和你们掌柜的交代啊,你放心,我绝不会坑你们的!”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