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致命弱点 > 第42章

第42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世界上另一个我 陆浩 致命追杀 杨恒均2008杂文集 光线消失的井池 夏至未至 无极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爱与痛的边缘 1048-幻城新版

当时,王忠于在说到农民小孩子的境况以及自己无法为提拔自己的刘副省长开这个方便之门时,曾几度声音哽咽,听说,当时在场有个刚刚毕业不久的年青女记者听着听着竟然都被感动得放声大哭起来。

影子听到这里也连连点头,二强受到鼓励似地接着说。

那刘副省长听到王忠于的话自然也无话可说,只可怜他老人家一生奉献,两袖清风,回家后把自己的存折全拿出来,加上东借西凑也不到二十万,加上早年他把一些积蓄用作送儿子到美国留学了。

那刘副省长当时好象已经放弃了,这个时候,他的儿子从美国回来了。

影子插话问道:“他儿子叫刘明伟?”

二强说,对,好象是这个名字。

他儿子去见了王副省长,问明情况后,狠狠瞪了王忠于几眼,头也不回就离开了。

后来的说法就千奇百怪了,有人说他儿子自己在美国政府工作,工资很高,写了张支票给父亲,算是回来报答父亲当初出钱让自己留学的恩情。

还有人说,刘明伟在美国政府工作,早知道王忠于有个女儿在美国留学,还在读书其间就已经在洛杉叽用现金购买了豪宅。

刘明伟后来提醒了王忠于一下,那王忠于几乎吓破了胆子,就立即自己掏腰包暗中资助刘副省长到香港做了换心手术。

所以有人说,刘副省长从香港康复回来后,指着自己的心脏开玩笑地说,我这颗心呀,不清不楚的!

二强觉得好笑,就先笑起来,待看到影子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觉得有些奇怪,这些东西有什么好调查的?

这样想时,影子开口了:“还有没有其他的说法?”

二强想了一下,点点头:“还有一个是我听政府部门的人说的,说那儿子相当了不起,在北京认识什么人,他当时瞪了几眼王忠于后,就愤愤地离开了。出到政府大楼外,他就站在那里,潇洒地拿出一个美国的手机,拨了个电话号码。政府大楼的门卫后来说,电话是打到01字头的北京的。就这个电话,”

二强假装神秘的样子,“一切都搞定了!刘副省长后来是用专机送到香港接受手术治疗的。你说,这儿子刘明伟可真行,他认识什么人,还是什么单位呢?”

看到影子一副沉思的样子,二强也停下来,并且也觉得有些事情需要想一下,几乎是同时,他们两人都想到了“国家安全部”

这几个字。

影子作为刘明伟的老同学,知道他的父亲就是他最大的靠山,他们祖宗八代就出了这么一个副省长。

而王忠于是不可能自己掏腰包给刘副省长治病的,越是贪官越在这方面小气。

最重要的是,刘明伟的工资虽然不低,但是听说留学时借的钱刚刚才还清不久,没有可能拿那么多钱给父亲治病。

而且那专用飞机又是怎么回事?

刘明伟的那个电话只有一个可能,是打给国家安全部的某个人——想到这里,影子出了一头冷汗——

殷二强也突然想到“国家安全部”

,不过他想的是,这些说法有什么需要国家安全部的特工来打听的?

安徽不是有国家安全厅吗?

再说刘副省长不是在那边下棋吗?

为什么不直接找他?

——想到这里二强觉得应该再看清楚一下来人的证件,不过等他下决心后抬头时才发现,那个影子人已经无影无踪了。

************

美国弗吉利亚州高新科技园。

这个科技园虽然已经开发十年了,但是还有些地区是建筑工地,好在路倒是很畅通。

大卫田把车转进科技园后总会放慢速度,欣赏那一座座新式的四五层办公楼或者高科技厂房,以及空地上的建筑脚手架,这些东西多多少少让他想起了好几年没有回去的中国。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田海鹏在广州创业时,那里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和脚手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来来到美国,惊奇于美国到处都整整齐齐的同时,也觉得失落了什么。

前不久,开始受美国中央情报局委托,每月为中国情报分析培训班上课两次,于是来到科技园,并几乎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的环境和自己的感觉。

谢尔曼——肯特情报分析学校是中央情报局首间综合情报分析培训中心,设立于2003年5月。

大卫田从车窗看出去,已经可以看到那栋五层楼的建筑,这建筑外表看来和旁边的楼房没有什么区别,外墙还有新楼房的色泽,茶色玻璃也一尘不染。

不过这栋楼的造价却是它旁边的楼房造价的20倍,总造价达3亿美元。

拐了两个弯,大卫田已经在车库门口了,他停下车,掏出磁卡,轻轻在门柱上划了一下,然后自若地等着自动门打开。

大约不到三十秒,门慢慢打开了,大卫田轻轻踩下油门,车向车库滑进去。

如果不是乐在其中的话,正常人一定会呕吐的,刚刚那三十秒里,大卫田的脉搏、体温、气味、简历等档案资料至少出现在三个电脑屏幕上被人盯着看。

这里是世界上保安最严密的地方,整个大楼是使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仅仅外墙就隐藏着六十三个最精密的照相机,另外还有无数体温探测,危险物件和化学气体探测设备。

肯特情报分析学校位于本楼的二楼,大卫田进入电梯,按了2字。

他知道,这一按,指纹分析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身份。

记得以前第一次来这里时相当紧张,当时按电梯的手指头由于颤动,使得指纹读取出现问题,被困在电梯里十几分钟。

大卫田在去年调到FBI中国科工作后,开始负责和CIA的接触,后来他经常和CIA的情报分析专家东扯西拉,当然经常是鸡对鸭讲,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

但是在这些争论之时,有一个人,美国中央情报局情报分析专家弗朗巴克注意到了他。

弗朗后来成为肯特情报分析学校第一任校长后,诚邀大卫田作为情报学校中国情报分析培训班的特邀教师。

大卫田激动地把这个消息秘密报回中国,从那以后,老同学就经常秘密传递一些“教材”

给大卫田,让他在肯特情报分析学校独树一帜,很快占稳了脚根。

中国情报分析培训班两年才有一次,为期六个月,在这六个月里,大卫田每月来学校两次,他的课程主要是讨论性质的,拿中央情报局历史上一些成功和失败的对华情报分析例子进行讨论。

电梯门打开后,大卫田整理了一下领子,轻松地走出电梯。

今天没有看到几个保安,不过他知道,那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身边的墙壁上处处是照相机,处处是液体、体温等高科技探测器,在这里走廊上不小心放一个屁,在一楼保安室里电脑屏幕前都会有好几个大鼻子的化学气味分析专家在那里分析你屁里的成分和数据。

中央情报局人员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你整天在华盛顿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的,包括局长和一批行政官员。

他们一会出入白宫,为总统出谋划策,一会又出现在国会听政会上,当然,最多的场合是他们到处做工作企求增加情报经费。

这些人主管着中央情报局,负责中央情报局和白宫、国会的沟通和联系。

他们上新闻的频率很高,不过不幸的是,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上新闻一般都是意味着哪里出了差错。

另外一部分人,叫做特务、情报员或间谍。

他们为数大概有成千上万,具体的数字连CIA局长可能也搞不清楚,因为有些很可能是“编造”

出来,为了领取经费的死人。

这些特务散布很广,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可是你却绝对在电视上看不到他们。

想看他们,就只有在电影上看,不过那大多是好来坞电影塑造出来的。

这些人有些属于中央情报局正式编制的,有些则是他们这些正式编制人员在世界各地收买、发展的间谍。

他们的任务是每年化掉300亿美元的情报经费,同时把世界各个角落的政府、组织或者个人的行为举止,思想状况等等收集回来,送回到中央情报局的弗吉利亚总部兰利。

当然,那些花天酒地的间谍们从世界各地送回来的情报信息大概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垃圾。

只是他们才不理这些,因为花了钱总得送点东西回来,至于如何从成吨成吨的信息中分出垃圾和精华的工作就是第三种人了。

中央情报局肯特情报分析学校就是培养这第三种人的,他们叫做情报分析专家。

他们一般不参与在世界各地策划组织收集情报的活动,无法贪污情报经费的他们自然只能靠微薄的工资过日子。

同样要想熬到组长、副局长甚至某一天被任命为中央情报局局长,那也是难于上青天的。

他们没有机会上电视新闻,更加不是好来坞导演们青睐的角色,由于长期对着大量的信息埋头阅读,又因为保密原因不得不独立工作,这些情报分析专家一般干不了几年几乎都有痔疮和口臭的毛病。

对于他们,能够过一两年到这个情报分析学校进修一下,无疑是难得的机会。

在这里哪怕是上课,他们也喜欢端着咖啡,吊儿郎当的站在那里,动不动就争论不休,抬杆钻牛角尖,有时让你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想掐死他们。

但是,大卫田知道,他们是华盛顿最有影响力,也许是最有权力的团体之一。

他们每天编写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报纸”

——《总统每日简报》,提供给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国务卿、国防部长、副总统等十二位最高权利者每天阅读。

《总统每日简报》每天只印刷二十一份,每份平均七页,附件包括照片不超过三页,不过这东西每份造价平均三百二十万美元!

大卫现在已经站在他们中间,清一色的白人,不过好在由于长期坐办公室,这些白人不是有点驼背,就是身体发育不均匀,这让目前已经减肥成功的大卫田感觉舒服些。

目 录
新书推荐: 西北盗墓往事 东北修道三十年,擒住狐仙做老婆 我在女宿舍碰到的那些邪乎事 运河守冥人 盗墓散仙 我在大理寺当神探 乱葬岗养诡人 阴山上的来客 雾镇 百鬼镇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