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日斜人散暗销魂(1 / 1)
这时也有几个人围到我这儿来打听,有要写给父母的,也有要写给妻儿或是丈夫的。终于有生意了!我高兴得心花放,来问的人多,写的人也有一些。生意终于开张了,我几乎想使买一送一,打折、削价,写信还送秃笔一支之类的促销手段了,只是想想来写信的都是不识字或不会写字的人,送秃笔也没什么意思,还是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写罢。
我根据顾客不同的身份认认真真写了好几封家书,开张生意嘛,人家唱戏都知道头三场打响了以后就有饭吃了,呵呵,我这也一样。到散场的时候一数,也算有些收入,比张婆婆买蛋得钱还多,我很是高兴,邀了绢儿一家和张婆婆、绿玉吃饭去。
由于这一次大场的生意不错,连几日后的小场我也去赶。小场人少,日子又隔得近些,当然没有大场的热闹,但每次有一两封信也算不错,总不至全空,我已经很满足。
现在我平日在家喂鸡,闲时做针线,有场的时候就去写信,绿玉在我旁边买绣品或衣物。虽不十分富裕,但日子基本能过得过去了,不至于缺衣少食,我也总算放下心来。本来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不算高,这样已我知足,虽然仍旧思念胤禩,但也算过得和美了。
张婆婆待我们极好,像自家人似的,但凡想得到,力所能及的她都尽量关照着我们,绿玉得闲了也去帮着张婆婆种地,有了新鲜蔬菜张婆婆也随手给我们带点儿回来。我笑这可真是绿色无公害蔬菜,绿玉和张婆婆全不懂,傻愣愣地看着我,我只得解释这是对蔬菜的书面语称呼才算混过去。
原以为经过这么多年我已和那个时代完全融在一起了,结果潜意识里还是有太多现代的东西,以后要注意了,虽是随口说的,但总出这种岔子会让人奇怪的。呵呵,在那个时代别给人当成巫婆,说我妖言惑众,拉出去砍了或者更怀具地给活活烧死,那可就太冤了。
其实这样的生活我还是很喜欢的,从井里汲上来的水微微有点凉气,很清的感觉;院儿里养着小鸡,虽然一天到晚叽叽喳喳的叫着,但一想到它们长大后能换成钱,就算闹听着也让人舒心;屋后是张婆婆种的齐齐整整的菜蔬,又新鲜又漂亮;在后院篱笆旁我还从山坡上拔了些野花野草来种上,虽然算不得国色天香,但依然有乡野的自然美。
说起花草,可能是我种得不得法罢,或者是野地里的东西不适应迁栽在这小院儿里,它们大多没活,但有几株也还长得不错,我细心浇水,只盼它们能开花。张婆婆笑我真是在城里住惯的,有这功夫不如种点儿菜,还可以吃呢。种花草有什么用?又不能吃又不能穿,还换不了钱。我笑答:“可以自己看啊。”张婆婆更不明白了,纵是好看但还要专门花时间精力来种,不看也罢。
我还是精心照料我的“小花园子”,有一朵花开了都高兴得不得了,呼朋唤友的叫人来看,张婆婆每次还是应景儿一般来瞧瞧,算是给面子了。:)~~~~
我非常喜欢这样自给自足的小日子,说给她们听,绿玉只是笑,张婆婆道:“多过几年你就烦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有个荒年或是朝庭加税,喊天都没用,有什么好的。”
可我就是喜欢,我多想胤禩能丢掉他的野心,放弃现在所有,躲到这儿来安安稳稳过一辈子,虽然这儿也有纷争。比如不远的刘家,莫明其妙就是不喜欢张婆婆,总是和她作对,也看我们不顺眼儿,有事儿没事儿找点岔子。张婆婆气得了不得,我和绿玉都已劝过好多次,实在是烦人。
可不管我认为有多么好,我知道胤禩是绝对不会听我的,认识这么多年,我实在是太解他了。虽然表面上看着柔和,但性子也扭得很,若是他认定的事,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又特有毅力,到到最后关头不会放弃。再说他自小就有宏愿,鵾鹏之志,苦心经营若干年,现在太子二废,明眼人都能看出太子已被康熙所弃,永不可能再翻身。胤禩只以为众望所归,胜券在握,更不会轻易放弃来我和过这种茅庐日子。
一日,又是赶集的日子,我起了个大早,汇合了张婆婆、柱子他们一起去集上。今天又是个大场,要走得远些,但生意也会好很多,所以我们一行人早早就出发了。
妞子精神很好,一个人在前面蹦蹦跳跳地带路,还不停地说话。每次到场上我都觉得很累,可怜我原来在宫里,后来在府里生活,都不用走这么长的路。真想申请一趟从村里直通集上的公共汽车,小巴士也行,郁。:(
近年关了,集市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生意自然也比往日好不少。我一边写一边心里乐开了花儿,嘴角都禁不住盈出笑来。
正忙得热火朝天,突听柱子很亲热地招呼:“哟,胡大哥!今儿怎么有空到咱这小地方来了。”然后拉着位高高大大的汉子聊起来,说了几句,可能那汉子要去办事,方走了。
本来这种大场我们都是约着一起吃饭的,但今晚上柱子没和我们一起回来,大家吃饭时绢儿说不等他了,大约是约了那个在集市上碰到的汉子喝洒去了。绿玉还笑:“柱子哥的朋友还真多。”
娟儿面有得意之色:“这人可了不得呢,他在八阿哥府上当差的,和我们柱子算是铁着呢。”我和绿玉一听“八阿哥”三个字脸色大变,互相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