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1(1 / 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摘自朱自清散文《匆匆》。
飘飘杨杨的柳絮在空中随风起舞,如满天的雪花在飞舞。与雪花不同的是虽然也有落地的时候,却无法生根,当风吹来时又会被风儿吹起,随风儿在空中飘扬,随风远逝。回到家中的池来发望着眼前飘舞的柳絮,不由地联想起自己,自己的命运多像这满天飘飞的柳絮,无法落地生根。
本以为能在县医院熬到退休,然后被返聘,没想风云突变,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为了给代天时腾位子,他被迫离开了医院。
选择一个门诊部,自认为一个堂堂的县医院大内科主任,降尊纡贵去那工作,凭着自己的仁心和高超的医术,处理起病人还不是手拿把攥,要不了多长时间病人还不把门诊部的门槛踢破。意外的是离开了医院的他没多久便成了脱了毛的凤凰。论患者群,论收入,与叶芙蓉和焦姬两位小姑娘比是相形见绌。
日月如梭,一年的时间似箭而逝,叶芙蓉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心电图虽不像池来发搭眼一瞧便见端倪,细细斟酌也能辨得出子丑寅卯,门诊部常见的冠心病、室早、房早、房颤等己不在话下,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也处理的有板有眼。虽尚不具备鲲鹏展翅的实力,也羽毛惭丰。一旦考下执业医师证书,不说撑起一片天,也不会褥没那个让人心仪的小本本。
焦姬更是脱颖而出,因为有药品销售经验的底子,有跟医院医生和药商过招的实战经历,卖起药来更是驾轻就熟。糖尿病科的主打药糖平速胶囊销售得稳中有升,而鹿鞭丸、强肾宝之类过去一个月也难卖几盒,纯属在药房里睡懒觉的药,在她手里变成了畅销药,时不时因供不应求而断粮。由于考下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没了资质不够的后顾之忧,放开了束缚己久的手脚,成了门诊部的栋梁之才。
焦姬也算是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人,她在糖尿病科,不断地从书上、杂志、网络上汲取糖尿病治疗了新观点,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治疗慢慢地得心应手,在调节血糖的同时,也同时进行对并发症的治疗。肾虚的补肾,失眠的安神,不虚的也补,补了可以防不虚,不治己病治末病,那才是医者最高境界;便秘的通便,合并心脑血管、胃病、肝胆疾病的也兼收并蓄地治疗。除了专科药,也用必要的西药,疗效差强人意,加上为人随和,能说会道,荤素搭配,投其所好,有病的来治病,无病的有两钱的也趋之若骛地寻乐子,糖尿病科一下子火爆起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由于门诊部有专科药专科用的硬性规定,各科之间因利益关系,虽不转诊,也不越界开其它科的专科药。井水不犯河水,大家相安无事的和和气气地处着。像鹿鞭丸、补肾宝之类的药男科肾科开不出去,药品无人问津沉睡百年不会有说闲话的,焦姬通过自己的营销手段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却招来了非议。
首先发难的是男性科的黄久强主任,他看不惯焦姬的唯我独尊,更不想让老板觉得自己无能,自己的专科药被别的科卖得像不花钱一样被病人抢购,只能让别人说专科大夫没用。他找到池来发说:“池主任,你们糖尿病科的人这么有本事,啥病都能治,连肾虚阳萎都治了,还留肾科、男科干啥,干脆砍了得啦。”
“糖尿病科用补肾药属于正常治疗范围,我也不好说焦大夫。单纯的肾病或男科病,我会尽力劝她转科的。”凭心而论,池来发不是为了多拿提成而有心袒护焦姬,综合治疗确实比把一个病人转来转去的分着治疗好。
树欲静,而风不止,看似平静无波的杏林堂门诊部暗流涌动。肾病科、肝病科、胃肠科,最后连自己的心脑血管科也加入了声讨大军。
他们跳过了池开发,避开了何伟贵,直接找到了林老板。虽然林森与焦姬关系非同一般,众口铄金,众怒难犯,他也不想焦姬任着性子做事,不讲规矩。他知道没有规矩,也就没了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