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5(1 / 1)
抱怨过后牛德仁对自己进行了反醒,人不可能像圣人那样每日三省吾身,但节段性的对自己进行评估还是不能省略的。
牛德仁从药商眼里找到了现在的自己,那是从再明亮的镜子里也照不出来的。他已不再是过去的中医院院长牛德仁了,虽然人家还客客气气地称你牛院长,要么是人家叫顺了嘴,一时改不过来口,要么是人家给你客套,不好意思改口,但人贵有自知之明,你得自己知道自己是谁。他当院长时,药商见了面那是奴颜婢膝,话是字斟句酌,唯恐哪句话不顺溜刮了你,硌了你,毕恭毕敬,比下级谗媚上级,奴才讨好主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男的除了明里暗里给你塞钱,更是铺张浪费地供你吃喝玩乐,就差没有天梯无法上天给你摘星星,去月宫为你请嫦娥;看着年纪只能做女儿甚至孙女,貌似天真无邪、端庄贤慧的玉女见了面恨不能马上脱衣上床,真是为了推销药无不用尽用极。可现在药商见了他与他说话时也陪着笑脸,客客气气的,但口气大不相同,神态语气充满着自信,超越了平等。
必须尽快地从观念上转换自己的角色,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要想在这个舞台上立足,就得适应各种角色的表演,因为没有永远的主角,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己的政治舞台剧已经闭幕,不等于自己的历史剧也曲终人散。牛德仁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他还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他本是从民为官,从医转政,自然不惧从官转民,从政转医。在位时只所以敢说敢做,敢作敢当,并非单纯因为自己是院长非要一言堂来显示权力,他的业务在本县也是屈指可数的,从学校到医院,从学习到工作,他的成绩和业务能力一直名列前茅。从政期间也不像有的院长因勤于政而荒了医,他一直把医作为本,没有本末倒置。每周定期出专家门诊,查房,不敢夸站在医学最前沿的海口,起码跟时代在同呼吸,这也是他在医院里能一言九鼎的根基。凭现有的医术,他相信自己会在医疗的舞台有更精彩的表演。
他是被门诊部以中医专家聘来的,来到门诊部后才知道这里没有中草药,只有中成药,而他只负责治疗糖尿病人,主打药物是糖速平胶囊,不亚于给他准备在中医上大显身手,进行才艺表演的勃勃兴致上浇了一盆冷水。
中医治病,讲究阴阳五行,八纲辨证施治,分虚实寒热,有治则治法,治则讲究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施药,法有汗、吐、泻、和、清、温、消、补,辨不好证,用不对法,不但治不好病,还会雪上加霜,使治病成致病。
糖尿病在中医证属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和尿有甜味为特征,咋一听就是西医所说的糖尿病,其实不然,它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西医诸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消渴”“消瘅”、“鬲消”、“肺消”、“消中”等名称,并指出些病与过食肥甘、发怒、五脏柔弱有关,《金匮要略》中消渴篇提出病机为胃热、胃虚,《证治准绳》将本病分为了上、中、下三消。地此基础上,现代中医才以三消来辨证论治,如上消多为肺胃燥热,根据病证方用玉泉丸或人参白虎汤加减,中消为胃热炽盛,方用玉女煎加减,下消为肾虚精亏,且分阴、阳二虚,阴虚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而阳虚则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各消因人不同而治法不同,中医称之为同病异治,三消也不是孤立存在,有时相互交织,还要根据望、闻、问、切,结合舌、苔、脉象,可谓一人一证,治自然是一人一方为妙,用糖速平胶囊一方治诸证,牛德国仁不敢苟同。
来了没几天牛德仁便找了池来发和何伟贵让他们另请高明,如果只为了卖药没必要请中医主任医师,请个能说会道的就行。他以为池来发是门诊部医疗主任就得管医疗,后来才知道他也不过是幕上的皮影和台上的木偶,门诊部请他也只是借他的名和证。
池来发通过这件事对牛德仁有了新的认识,很钦佩他的正直和敢作敢为,因为刚来时也有同感,可他能忍着不说。这与他和为贵的秉性是分不开的。
在老板和何伟贵答应将尽快进中草药,并许诺一但找到合适的人选就把他解放出来,让他专心致志地从事中医,才使他留了下来。没想到同何伟贵和池来发接触一段时间后,相处的还挺投机,受何伟贵广结善缘和池来发与世无争的影响,慢慢地磨去了愤世妒俗,为他后来在民营医院大展宏图打下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