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有所长3(1 / 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她的家庭没有条件让她到城里先读三年高中,然后再去考还是末知数的大学,她必须抓住眼前。在学校里老师的的一片惋惜声中报考了一所卫校,也算是学校中专医疗专业的关门弟子,自她以后卫校中专再也没了这个专业。在校期间,已没了高考的压力,新鲜劲一过,慢慢地有了船到码头人上岸的感觉,激情逐渐消退,花样年华不知不觉中蜕变为草样年华。叶芙蓉在一次和同学上街买东西时被人拉住发一些宣传单,给了二十元报酬后才知道城里的钱这么好挣,每逢休息时便出去找活,促销,送货,逮啥干啥,她凭着自己的能力不但解决温饱,多少还能给家里点补贴。
毕业后学校没给分配,她没有有权有势的七姑八姨,更指望不上连县城也没去过几趟的父母,找工作的烦脑在她毕业时让她尝到了灰心、失望、绝望,一切美好的想象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在碰壁碰得头晕眼花,走路走得心力交瘁时,海市蜃楼慢慢地消失,她终于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天无绝人之路,好在民营医疗单位已遍地开花,她走进了民营医院。
进入社会,现实与理想发生了猛烈的相撞,震荡中叶芙蓉的理想泥牛入海,很快地溶于无形。
她在医院里当过导医,干过收银,做过护理,一年多过去了,就是没有给病人看过病,学校所学及实习所得眼看着要还给老师。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在这里再呆下去,也只能是寡妇死儿,后半辈子没了指望。
她决定不再过身在曹营身在汉的日子,少拿钱也得找个能干自己专业的地方。也是该她时来运转,恰在这时她的一个在私立门诊部工作的同学好事多磨,那同学的父母终于用钱敲开了一所公立医院的大门,如愿以偿地端上了铁饭菜碗,着急离去,门诊部那边一时又没有合适的人员,让她帮着介绍一位医生,她便找到了叶芙蓉,本想让叶芙蓉从医院请假去应急,没想反救叶芙蓉于水火之中。
叶芙蓉顶了她同学的位置,虽说只是给一个妇科大夫打下手,毕竟是医生的活,感觉都不一样,新鲜,兴奋,每日兴高采烈,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加上伶利,勤快,嘴甜,哄得老师每天乐得合不上嘴,对她是悉心调教。
一口吃不成胖子,妇科大夫也不是一年半载能训练出来的,只几个月的时间,复杂的操作自是不敢让她动手,一些简单常见的妇科治疗她已得心应手。
虽然妇科知识学得只是皮毛,可怎么留住病人,怎么让患者甘心甘情愿地掏钱后还鞠躬作揖地谢你,其精髓尽得,有时老师不在的时候她也能像模像样的留下病人,给人开药治疗,在取得满意的疗效之后还为门诊部挣下不菲的治疗费,虽说提成全装进了老师的口袋,她收获的知识和自信,为她后来在医院及门诊部撑起一片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她考取助理执业医师证书后,走出了她生活过,有过快乐,充满希冀,遇过挫折,甚至让她悲观绝望过,最后又使她成了蜕了蝉衣的知了,脱了茧的蚕,破了壳的鹰,奠下了具备冲出去家乡的条件。
在不同的医疗单位穿梭中她不停的汲取着营养,辗转与不同的科室,博众家之长,独辟蹊径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且屡试不爽,所向披靡,每到一处,收入总都超过上级医师,但个人所得与付出和能力毫无关联,成绩被剥夺后还得不到上级医师的待见,不停地明着挑理找茬,背地里给使着拌子,希望她跌到头破血流,早早离开,以免不知哪一天自己被取而代之。
众人都心里明镜一样人人又都视而不见,逼得怀才不遇的叶芙蓉不停的找下家,她不信老板个个都是睁眼瞎,没一个识得金镶玉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叶芙蓉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磨练后终于碰到了林森和何伟贵,独具慧眼,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待遇与收入成了正比,叶芙蓉这匹千里马终于丑小鸭变天鹅,在别人仰幕中刚挺起小胸昂起脑袋的时候池来发来了,虽然她的工资没少一分,可池来发的工资在收入不升反降的情况下确是她的翻番,偏偏池来发还不把她放在眼里,使她热情大减,心灰意懒,消极怠工,敷衍了事。
又是半个月过去了,心脑血管科的收入仍不见起色,池来发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犹如掉到井里的黄牛有劲使不出,干着急,因为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虽说有过几次成功的化险为夷的抢救,还挂上整个门诊部的医疗主任,可收入才是硬指标,老板说过,不能确保稳定的收入,开门就得有支出的门诊部是没有一分钱的补贴,一旦入不敷出,其形其景可想而知。池来发将心比心,自是理解,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取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