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啼笑皆非(1)(1 / 1)
十六、啼笑皆非(1)
精彩的“万二”之谜,其揭秘工作,却在枯燥无味之中,慢慢地拉开了帷幔。
进了牛眼洞之后的方队长,等静下心绪之后,才取出一支钢笔式两用电筒,开亮后先看了看手表,这时离天亮还有不到两个小时。他将洞内用电筒照射了一番,然后坐在一块石头上,慢慢休息一下疲乏的身体,恢复一下失去过多的体力。
他身体虽然放松了,但头脑却依然在思考着面临的问题。他错误地认为,郝云在这深夜里,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深山里,就算他聪明绝顶,要找到这牛眼洞,也非得要到天明方可。可他万万意想不到郝云已经捷足先登了。茫茫的人世间,该有多少事情孰难预料啊。
既然离天亮——也就是说离郝云到来还有一段时间,他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抢在郝云到来之前,对万二的藏宝,进行探查。他的想法,多少也包含了一些——好奇观。既然有多人千里迢迢从台湾来,为了此“谜”而纷争暴起,而剧斗杀人,而呕心沥血,因此处在漩涡中心的“万二”之谜,是非揭不可了。
方队长考虑成熟之后,从地上站了起来。因为牛眼洞对他而言,从孩提时至今,已经是千百次来过,他对此洞的地形是非常的熟悉。熟悉——使他反而因此形成第二次重大失误;每个人都会有自以为是的心理,方队长也不例外。他因为熟悉此地,所以就没有将洞中的地理风貌,认认真真地去考察一番,他只是用电筒在山洞里走马观花地扫视一圈。如果他这时对该洞的地形不熟悉,那么他肯定会四处都要查看一番,这样就必然会发现郝云的存在。如果是这样,事情将会是另一种结局。但是那种结局,不一定精彩。
方队长扫视一圈之后,站了下来,他知道,在这么大的山洞里,如果是漫无目的地瞎折腾,一个人在三天三夜也不会有所收获。他足足考虑了大约二十分钟,终于从心里确定了他的搜查方案。
破案有时候跟作案方式一样,都会循在雷同的路线。方队长这时,居然也产生了和郝云一样的想法——重复制万二当时藏宝的心态,作为他搜查工作的第一要领。他也把电筒咬着,但他没有搬块石头——他是将手枪捧着,慢慢的、如探雷区一般地朝前走……
躲在暗中的郝云,一直窥视着方队长的一举一动。此时,他见方队长正在步他刚刚失败的后尘,毫无疑义地重复着他失败的做法,不由地哑然失笑了——甚至差点笑出声来。他认为大陆警方的精英特工人员的才智,不过如此,最多能与他扯个平手。
其实,郝云刚才的做法,完全是能够成功的,他自编自导的模拟方式,是符合事理的,是可以取得成功的。但他所之失败,只不过在一个小小的细节方面,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这个不易察觉的失误,使他本来唾手可得的成功,与他擦肩而过。
郝云刚才编导的哑剧动作,虽然与他叔父郝天亮当时,藏宝时的心态不谋而合,可惜的是,他叔父有件重要的情况,被他忽视了。他在哑剧中,虽然投入的方式很对,但他却忘记了叔父——只有一只眼睛!独眼人的前进路线,和双眼人的前进路线是有所不同的。这一点点区别,却把他颇有希望的努力,引向了死胡同的边缘,使他被迫前功尽弃。
可是,当方队长又向前走了几步时,郝云暗暗发笑的心里,俄然变得大吃一惊了。他只见方队长的前进方向,虽然大方向与他刚才走的一致,可是前进路线却与他稍有不同。他刚才完全是直线前进,而方队长却在他的路线上,稍稍朝左偏移——他们两人的路线,无形中形成一个12°左右的夹角。这是为什么?
世上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啼者和笑者——往往都是在一个基点上起步,往往就是在轨迹上的一线之差,让一些人青云直上;而让另一些人——铸成:万劫不复的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