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恩如海·爱如山(3)(1 / 1)
十三、恩如海·爱如山(3)
那时候,人的觉悟不一般,方同圆做了这件好事,还要瞒天瞒地——甚至瞒着梁家母女。他从无叫人感恩,让人回报之念头。但他却能牢记别人给予他的恩情;哪怕只有——点水之恩。恩爱分明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只是经常被历史上的一些霸道人所——扭曲!
后来,当方同圆从当地民兵的口里,了解到梁寡妇苦难而不平凡的生平之后,对她既同情、又钦佩,所以他决心将对她们的帮助,进行下去……尽管他这微薄的——私力救济出手并不大。
梁寡妇,本名叫欧阳小曼,她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她的父亲原本居住山东L县,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家道殷实,仓廪颇足。可是到他这一代时,正逢乱世,他这种家庭,可谓是小富难安。
1924年的某一天,军阀混战中的一伙败兵,在县城展开的“大索三日”中,除了“索”光县城的所有店铺,还顺手捎带地抢了一些大富人家。欧阳秀才家,也未能幸免。
欧阳秀才手无缚鸡之力,自然不敢以卵击石、负隅顽抗,因此家中的金银钱财,贵重物品,几乎被为“零剩”。不幸中的万幸是因为败兵比起土匪来,要稍微好一点,妻女人丁总算安然无事。
但欧阳秀才的妻子,遭此大劫之后,在惊吓中病倒,不到半年,撒手人寰,留下了仅仅两岁女儿——欧阳小曼。
欧阳秀才在草草葬了早早谢世的妻子之后,无奈地变卖了传于五代之前的、古色古香的家院,他将变现的钱,又买了三间小瓦房,安顿了新家。
他也无有钱财再续弦,决定和女儿相依为命地生存下去。他虽然还有点余钱,但万万不敢乱动乱用,留着好应付荒年。今后的如何生存下去,他此时已想好了应对之策。
欧阳秀才为了生存,他利用自己的文化底蕴,整理一间小屋,开馆教学。就这样,他含辛茹苦地徘徊、挣扎、随波逐流在人间生死线。
然而,在旧中国的乱世之秋中,一个软弱无力的私孰先生,能有捍卫自己及家人尊严、人格、生命的能力吗?不能!他可怜的生存能力,对于如火如荼的乱世,只不过是用“杯水”——去抗衡燎原之火。
1942年,噩运之神,有再次对欧阳秀才及其女儿进行肆虐了。
这一年,欧阳小曼二十岁。她长得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曼妙的花。应该是比花还美——花的活力,怎么能跟人相提并论呢!
但对于乱世而言,女子的美貌,往往会——和灾难同行。有人说乱世出英雄,可又有谁能想到——乱世损美女呢?
而身逢乱世的欧阳秀才,还不如一个猎户,会钻营防范“猎艳”者对女儿的袭击。所以,欧阳小曼没有能像“小常宝”那样得到“另类防范”,也没有像花木兰那样扬鞭跃马,建功立业。更没有像陆小曼那样被众星捧月、璀璨亮世。所以,她只有像赵一曼一样,用可歌可泣行为给人间留下敢爱敢恨、视死如归的巾帼英雄的光辉形象。
欧阳小曼只是一个下里巴人的女儿,是一个美丽而平凡的下女,在那弱肉强食的世道,上苍如何安排她可怜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悲剧却不是上苍的安排——而是魔鬼安排的。欧阳小曼的悲剧,就是在魔鬼的安排之下——她想不入戏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