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花明柳暗绕天愁(3)(1 / 1)
有点隐秘的失望和尖酸,如果换了苏筱雪,他大概不会这样平静吧。
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涌起,她面无表情的笑了笑:“能不能请您帮个忙,把车给我搬开。”
他恍然“唔”了一声才起身。
子言挣扎着站起来,除了刮破一点皮,貌似并不严重。
“你给我坐下!”林尧冷不丁的说。
他撞了她,照道理是她生气才对,他有什么道理反在她面前摆谱?
子言双眉倒竖,几乎要发作起来,对方却只用一句话便打破她的怒气:“你的裤子破了,沈子言。”
果然破了,裤管有一小片布撕裂了,她纤细的小腿上破皮的地方赫然露了出来,她觉得有些狼狈,不由自主便把脚往里缩了缩。
“别动!”林尧取出一块手绢,按在她的伤口上,眼神比之前柔和了许多,“痛吗?”
有如潮的温暖自左肋下七公分的地方升起,弥漫咽喉,耳垂,腮边,连头发丝都被捂热了,她细如蚊蝇的应了一声,“不痛。”
他叹口气,又摇摇头,“会不会针线啊?”
子言再次羞愧的摇头,他一定是存心的,为什么要问这种白痴问题?现在的女生,又有几个会针线女红的?她只学过最简单的缝扣子,而且属于针脚还特别难看的那种。
“就知道你不会。其实我会。”林尧终于有了笑容,破天荒没有讥诮她。
“你好厉害啊,”她懵懵懂懂的点头,不敢劳他大驾,“回头叫我妈缝就好了。”
他笑出声来,眼神流转微光,比昏黄的路灯亮多了。
“今晚吃什么了,辣成这样?”他的思维果然很跳跃,子言看他望着自己麻辣辣红通通的嘴,赶紧舔了舔:“炒田螺。”
他的眼里又开始涌起熟悉的嘲讽神色,“就这点成绩还值得去庆祝啊?”
子言觉得有一刹那的错觉,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当年小学时跟他小肚鸡肠、刻薄斗气的情形:他总是善于激怒她,看她被气得脸通红跳起来,像个好斗分子,自己却在一旁气定神闲。
这样的他,才是记忆里熟稔而略带亲切感的他。
她果然又被激怒,连带声音都高了好几度,“要像你这样打破校运会记录,才有资格庆祝吗?”
话音刚落,其实她就后悔了,却又倔强着不肯收回先前的话。
林尧的脸容平静得看不清神色,他的手慢慢缩回去,把手绢折了个角塞回衣袋,然后起身来去校验她的车龙头,歪扭的车把像慢动作一样被一点一点地扳正。
世界很安静,路边有灯光,人行道的花圃种着不知名的花,晚风柔和的吹,花香拂来。这个夜色本该很美好,可是现在两个人却一言不发,沉寂得可怕。
路灯将她和林尧的影子拉的极近,只要稍稍移动手的位置,那倒影看上去便如和他双手紧握在一起一般,一直没有分开,可是谁也没有发现。
最后,他回过头来,缄默了一分钟左右,说:“沈子言,你嫉妒我,和当年一样。”
没有等她回答,他又补充了一句:“只是,现在的你,没有从前可爱。”
是,我嫉妒你,一直嫉妒,嫉妒到现在梦里也会出现你,日记里全是你的名字,这嫉妒变态升级到了这种地步,当然会不如从前可爱。
子言很想把这番话发作出来,一直以来翻腾在心肺间的怨气,无从发泄,无处发泄,却又不能发泄。
林尧,现在在你的眼里,也许只有苏筱雪才可爱吧?她一个平凡普通的女生,拿什么跟校花较劲和攀比,就算是小小的嫉妒,都是自取其辱!
她凝神静气,有种想哭出来的冲动,然而没有哭,最后也只是紧紧的咬住了下唇。
过往无数的记忆涌上心头,眼前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人,突然让她觉得好累,至少今夜,她已经疲惫得无心再纠缠下去了。
“我要回家。”她没有反驳也没有动气,只是很平淡的说。
这个夜晚,十分不美好,异常的糟糕。
整晚,心里都涌动着若有若无的隐痛,子言理所当然没有睡着。
第二天便是一脸睡眠不足的样子,下眼皮有些青紫,还好不是很明显。
精神不好的时候就容易丢三落四,她的自行车停在车棚忘了拔钥匙也不知道,等到中午放学时才发现。
自行车当然不翼而飞。
她呆呆站在车棚里半天都没反应过来,直到有人叫她名字。
“怎么了,沈子言?”季南琛扶着车把,站在她身后。
她欲哭无泪,“我的车好像被偷了。”
“不要告诉我你忘了拔车钥匙。”季南琛说。
她哭丧着脸点点头。
预料之中的摇头皱眉,季南琛哭笑不得:“你的忘性还真大,该不是昨晚兴奋过头了吧?”
兴奋?还过头?子言的表情也有点啼笑皆非了。
“好吧,你先坐我的车回去吧,下午我陪你到保卫处去报案。”
也只好如此了。她看一眼季南琛,对方的眉头还是紧皱,不过嘴边却有点似笑非笑的表情,她忽然觉得,其实季南琛皱起眉的样子也是好看的。
这个人平时就很稳重,骑车的速度也一样缓慢安稳,连下坡都可以保持这样蜗牛般的匀速,倒教沈子言不得不有些佩服了。
她伸出手去拍了拍对方的后背:“班长大人,你可以骑快点吗?难道你的刹车也不好?”
季南琛的笑在胸腔里震动,唬得她赶紧缩回了手:“你想坐云霄飞车啊?好,那我满足你,抓紧了啊。”
他把刹车一放,车身便如离弦之箭一路往下溜坡,风声乎乎刮过,子言的头发被吹得乱成一把草,她却莫明感到畅快,似乎昨晚的不快也在这张扬的速度里得到了释放。
“……再快点、再快点!”她咯咯大笑起来,仰首去看天空。
季南琛笑着说:“没见过你这样的,丢了车还这么高兴。”
“不高兴也找不回来了,不如高兴点。”子言一直觉得这种精神胜利法极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