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1)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顿国民党组织。在组织整顿方面,重新建立了基层组织,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成立中央改造委员会,取代了原来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既是这次“改造”的领导机关,又是国民党最高权力机关。
中央改造委员会由陈诚、蒋经国、张道藩、张其昀、谷正纲、郑彦等16人组织,而原来的中委有460人,这样一改精干多了,当然,在台湾也确实不需要那么多人。
在党的基层组织方面,国民党在大陆的大溃败,基层组织垮了,党员队伍散了。1950年12月,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发表公告,号召国民党党员归队,并明确了归队的期限。1951年1月起,开始进行党员登记,凡到期未登记的,以放弃党籍论处。经过“党员归队”,重建了各级党部和组织系统。为加强国民党的力量,还从台湾当地吸收了新党员。
二是进行思想教育与训练。思想教育通过两种形式展开,一种形式,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学习,进行自我性的教育。按照重新重建的基层组织,集中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三民主义理论和蒋介石的著作,学习中央改造委员会的文件和报纸上的有关文章等。
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各类训练班集中培训。一般党员到训练班进行短期学习、培训;组织中央改造委员会成员深入各地,对基层干部进行巡回讲演,宣传有关理论;中高级党员干部到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进行专门学习、培训,当然其中心内容是“反共”的宣传。据统计,在“改造”期间,受训的基层干部有12000余人,其中党小组长8000余人;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举办了20期,共培训学员3666人。“革命研究院”是蒋介石继黄埔军校和庐山军官训练团之后,在台湾开办的高级将领培训基地,这里培养的人被蒋介石看成是他的忠实骨干。通过教育,加强了对国民党党员的精神控制,在一定程度中增加了党的凝聚力。
三是整顿党员队伍和公营企业党的组织。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还颁布了《国民党改造纲要》,规定了“上级监督,本级检讨、下级检举”的监察方式,揭露腐恶分子,当然,此举,也有排除异己的用意。1951年7月,中央改造委员会颁布了《本党各级党部业务设计招待考核办法》,定期考核各级党组织的工作。1952年1月,又发起了“自清运动”,要求国民党员对照“改造纲要”自我反省,检查过关。
---------------
第十二章治国与治党(11)
---------------
整顿党组织,主要是整顿国民党党营企业的党组织,着重调整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层,与此相关联,对企业进行整顿。在所有党营企业中,先将蒋介石他们认为“不适”的董事免职,代之以“对事业有兴趣,富有责任心,并能实际负责”的党员担任。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排斥非蒋系人员,亦即排斥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的人马。
与此同时,对企业管理进行了整顿,对企业实行会计稽核审查人员调动制度,所有稽核人员均由中央有关部门委派,每隔两三年互相调换一次。还建立了人事经理考核制度,分清企业负责人的权、责、利,并定期考核,还对企业负责人具备的业务知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四是拓展党员的构成成分。《改造纲要》规定,“本党以青年知识分子及农工生产者等广大劳动民众为社会基础,结合其他爱国的革命分子为党的构成分子。”确定党的性质为“革命民主政党”。要求深入到民众中去发动组织农会、渔会时,应先建立党的组织,务必使所有农民、渔民均能分别纳入组织;组织工会时,应先建立本党核心组织,策动工人进行筹组。至1952年8月,工农分子在国民党内占的比重已达49.3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知识分子占29.77%,25岁以下的青年占35.29%。这样一改造,国民党在台湾的社会基础趋于“稳固”。
评 析:
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改造”运动的初衷考察,这是一次成功的“整党”,其目的达到了。首先,统一了思想,加强了对全体党员的精神控制,尤其是加强了反共宣传,在所谓“反大陆”方面统一了思想,在党内有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目标,因为那时,国民党的人员主要构成还是从大陆败逃到岛上的党员,这无疑为他们回到老家燃起希望,尽管是渺茫的。
其次,巩固了蒋家父子在党内的地位。通过“改造”,把与他们能抗衡的“二陈”排除领导层,且把野心大的陈立夫逼出国,将陈系、宋系、孔系的人马清理出领导层,即使在基层也加以排除。其他派系的头面人物,亦即新老元老级人物,也将他们逼出政坛,至少不让他们担任实职。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蒋系人物了,这就为后来蒋氏父子权力顺利交换奠定了基础。
再次,巩固了党的基础,党员队伍向工农扩展,尤其是吸收了新鲜血液,包括知识分子,使国民党的成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国民党向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党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蒋介石对国民党的“改造”成功了,然而,大势已去,“整党”补天,为时晚矣。江山不在,风光已逝。也只是保全一个偏安一隅的立身之基,苟延残喘之地而已。
主要参考书目
[美]布赖恩.克罗泽著《蒋介石》,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
严如平著《蒋介石传稿》,中华书局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宋平著《蒋介石生平》,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
杨春光著《蒋介石官场术》,团结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张敏著《蒋介石的前前后后》,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王维礼等主编《蒋介石的文臣武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
张套锁等主编《蒋介石厚黑谋略》,华文出版社,2001年5月版
河阳等著《蒋介石揭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1月版
尹家民著《两岸关系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版
江南著《蒋经国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11月版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
《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周恩来传1898—1949》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
马掁犊主编《台前幕后———1949———1989年的国共关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版
甘观仕等著《中国国民党在台湾四十八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李义虎主编《政治赌博中的台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4月版
贺渊著《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版
王功安毛磊《国共关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
范小方毛磊《国共两党谈判史纲》,武汉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余克礼主编《海峡两岸关系概论》,武汉出版社,1998年1月版
郭广迪等主编《国共关系中的传奇人物》,武汉出版社,2001年8月版
牟文海等著《少帅风云录》,三泰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广东政协《黄埔军校回忆录专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版
姜华宣等主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
---------------
第十二章治国与治党(12)
---------------
蒋介石
苏格著《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6月版
朱汉国著《中国政党制度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赵书刚著《中国政党发展的轨迹》,中共中央出版社,1998年1月版
邱钱牧著《中国民主党派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3月版
袁继成等主编《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版
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军事科学院著《中国抗日战争史》,解放军出版社
余华青著《论权术》,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
李宗吾著《厚黑之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张少雄等编著《白话三十六计》,岳麓书社,1994年12月版
吴子等著《孙子兵法》,花城出版社,1998年3月版
本书由TXT小说电子书下载网站http://www.4020.com.cn提供.
声明:本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