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三国三十六计 > 第86章

第86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谁杀死了秦帝国 异常重生:你,注定与我纠缠不清 35毫米的爱 纳兰词的情意写真:当时只道是寻常 看张爱玲画语 绝情教父很情痴 乞丐王妃太难养 牵姻牵孽 决明妖系列 俏皮丫头

他认为当时公司用的大型电脑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万一不慎而有差错,将对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到那时再撤退,就为时已晚了,不如趁着现在一切都尚有可为时撤退,才是最好的时机。

事实上,像西门子、RCA这种世界性的公司,都陆续从大型电脑的生产领域撤退,广大的美国市场,几乎全被IBM独占。像这样,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公司独占市场就绰绰有余了,更何况在日本这样一个小市场呢?

富士通、日立、日立电器等7个公司都急着抢滩,他们也都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等于赌下了整个公司的命运。在这场竞争中,松下也许会生存下来,也许就此消退。松下衡量得失后,终于决定撤退。

交战时,撤退是最难的,如果无法勇敢地喊撤退,或许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松下勇敢地实行一般人都无法理解的撤退哲学,将“走为上”之计运用自如,足见其眼光高人一等,不愧为日本商界首屈一指的大将。

走为上之例说——剪不断理还乱

在台湾,录像机市场两大系统之一的Beta就曾因面子问题不肯放弃,而造成极大的损失。

Beta系统是擅于开发电子新技术的新力公司所发明,与其竞争的对手是JVC公司的VHS系统。

Beta系统虽然是录像机产品商品化的开创者,在生产的品质上和技术上均领先VHS。可是它在一开始就犯了行销战略上的错误,它想垄断全部录像机的市场,而不肯将技术与其它电子公司分享。

由于新力公司的固执,迫使其它电子产品公司与JVC公司协力开发新的规格系——VHS。由于JVC公司以公开技术的方式与各大电子公司合作,分享开发成果,因此,在世界各地采用VHS系统的牌号较多,新力公司在初期虽然鹤立鸡群,一枝独秀,但在市场上却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采用VHS系统的牌号,联合众家之力围攻原为新力所独占的市场,先是蚕食,最后则是鲸吞。新力公司Beta系统的市场占有率逐渐萎缩。VHS由于人多势众,声势越来越大,市场占有率反而后来居上。

新力公司虽然了解这种趋势对它不利,但却不甘心在这场世纪大战中认输。它极力地抗拒。

由于不肯割舍或放弃早已无利可图且无力挽回的市场劣势,新力公司反而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良技术和加强广告攻势。事实上,这样做违反了行销的原则,想要以公司的声誉和消费者的需求对抗,这不但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而且是注定要失败的。

新力公司的坚持,固然是为了商业声誉,也是他一贯坚持的信心。然而,市场是残酷的,消费者也是现实的。它的努力终于无法再坚持下去。

1988年春天,新力公司首次正式公开承认Beta不如VHS系统,并决定开始投入VHS系统的生产系列。

从1980年到1988年,将近10年的时间,新力公司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和财力,从事这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这10年中所投入的一切若用于开发新的产品,那又不知将是一番何等光景呢?2可见战略性的“走”是何其重要啊!

摘自《三国智谋应用500例》

三九.暗渡陈仓——邓艾奇兵度阴平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实力最强。公元263年,司马昭执政时,准备一举灭蜀。于是派出三路人马:邓艾和诸葛绪各统率3万大军,钟会带领10万大军,分路出击。此时的邓艾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大将了。

魏军攻势凶猛,连连获胜,不久就攻占了蜀国许多座城池。邓艾一直攻到阴平一带。钟会合并了诸葛绪的人马,兵力更强。他率大军直逼剑阁。蜀军统帅姜维,带领将士,依凭着剑阁险要的地势,顽强地抵挡住了钟会大军的进攻。钟会兵力虽强,却奈何姜维不得。加上军粮供应跟不上,就想退兵回去。

这时,邓艾从阴平赶来。当时,邓艾手下只有3万人马,而钟会却统领着13万大军。他自恃兵多将广,根本不把邓艾放在眼里。

邓艾早已闻知钟会在剑阁受阻。他心里暗自盘算:剑阁过不去,能否找到别的通道可直通蜀国都城呢?于是,在阴平时,他派出。许多探马,让他们查明当地地形、环境,终于探得一条从阴平通往成都的小路。这条小路,四面都是奇山峻岭,很难行走。据说是汉武帝南征时开凿的,已有三四百年无人通行了。

邓艾闻报,心中大喜。心想:真乃天助我也2此路既是有好几百年无人行走,那蜀军必定做梦也想不到我能率军从此路偷袭成都,更不会加以防范了。

于是,他先赶到剑阁,把他的想法告诉了钟会。钟会本来就瞧不起邓艾,又听他讲出这种异想天开的计策,更是只限于嗤之以鼻。但他很想看邓艾出丑,于是也不加阻拦。

邓艾不知这些情况,一心想着完成自己的计划。他马上率人马回到阴平,集合队伍,给大家讲清了他的打算。众人士气很高,都表示愿听邓艾吩咐,为国立功。邓艾派儿子邓忠率5000名精兵,手执斧头、铁凿,作开路先锋。他带领大军,备足了干粮、绳索,紧随其后。途中道路非常险阻,但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大军每前进100里,就留下几千士兵扎下一个营寨,以保证前进的军队能与后方保持联系。

大军最后只剩下2000余人了。这一天,邓忠匆匆地跑来向邓艾报告说前面碰到一座陡峭的悬崖,人马难以通过。邓艾忙带领将士前去观看,果然看见那悬崖十分陡峭,崖下山谷深不见底。有些士兵胆怵了,心里直打退堂鼓。有人说:“白费了这么多功夫,撤回去算了!”

邓艾见状,严厉地说:“我们已经克服了那么多困难,现在胜利在望,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了。我们要坚持住,就算再难过去,也一定要设法通过。”说到这儿,他忽然计上心来,转身下令让大家先把行装、兵器扔下悬崖,然后自己拿过一条毡毯,裹住身子,高喊一声:“大家照我的样子,滚下悬崖!”话音未落,带头滚了下去。

将士们深受感动,都像邓艾那样,纷纷越过了悬崖。邓艾重新集合队伍,未伤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江油城。接着又向绵竹进发,经过一番苦战,又胜利地占领了棉竹。

这时,邓艾大军已迫近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接到战报,想调回剑阁姜维的人马,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邓艾一举灭亡了蜀国。此时的钟会,还在剑阁城外攻城呢!

[评析]

此计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全称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原是楚汉战争时韩信运用的一个计谋。此计适合在我方不便正面进攻,而又另有可“渡”之路的情况下使用。一明一暗,使敌人不能正确判断我方的意图,从而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暗渡陈仓之例说——李光弼的地道战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朔风正劲,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守将、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光弼(708—764年)迎着凛冽寒风,心里急啊:自己刚派出主力支援朔方,叛将史思明、蔡希德偏偏带领10万大军攻城来了。城内兵力不满一万,如何抵挡呢?

史思明很会用兵,他命令手下在城外建起飞楼,蒙上木板作掩护,临城筑土山,想登上土山后攻入太原城。李光弼见对方筑土山,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让手下将士从城内钻地,将敌军筑的土山下面挖空。这一切,史思明都蒙在鼓里……

这天,,史思明在城外设宴、娱乐,边喝边观看歌舞。歌舞杂技轮番上场,如痴如醉。李光弼派来的人却走出地道,悄悄靠拢史思明的戏台,突然钻出地面,猛地捉走了台上的表演者。

史思明见状,大吃一惊,急急离席,将军营搬到别的地方去了。自此,史思明官兵个个如惊弓之鸟,连走路都瞪圆眼睛盯住脚底下,惟恐自己跌入坑中。

李光弼却在悄悄行动。唐军围着史思明军营底下挖好地道,然后搬来木柱一一支撑,防止塌陷。一切准备就绪,死守多日的李光弼派心腹之人求见史思明:“太原城内一片空虚,我们已支撑不住,请求允许投降!”

史思明大喜过望:“对,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约定的受降之日终于来临,史思明的将士忘了戒备,都涌出来观看。李光弼一面派将领带人出来假降,一面暗暗派人把敌营下面的地道里的撑木迅速抽掉。

史思明士兵正伸长颈脖看热闹,脚下突然轰地塌陷,一下子死了1000多人。这片刻间,李光弼将士在太原城头击鼓呐喊,派出铁甲骑兵冲向敌营。

一场恶战,俘虏和歼灭敌兵几万人。史思明带着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暗渡陈仓之例说——郑成功出敌不备收台湾

南明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将领百员,水陆士卒2万,乘大小战船百余艘,向台湾迸发,欲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郑到台湾外围海岛鹿耳门,便停船结成水寨,派人侦察。

侦察人员化装成渔民,驾着小船,混进出海回归的渔船中,来到台湾岛上,趁夜色察看禾寮港(今台湾台南)地形和防守情况。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