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三国三十六计 > 第68章

第68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谁杀死了秦帝国 异常重生:你,注定与我纠缠不清 35毫米的爱 纳兰词的情意写真:当时只道是寻常 看张爱玲画语 绝情教父很情痴 乞丐王妃太难养 牵姻牵孽 决明妖系列 俏皮丫头

尉迟运轻而易举地就赢得了胜利,宇文直只带着百余名党羽逃了出去。

几天之后,武帝回到了长安。他听尉迟运汇报了击退反兵的经过,对他大为赞赏,任命他为大将军,并给他许多赏赐。武帝又派人将宇文直捕捉了回来,将他处死了。

尉迟运面对反军燃起的大火,不是用水去浇,而是火上加油添木,使火势愈来愈炽。因而退了反兵,保全了自己。

火战计之例说——孤军深入放火促战

苻坚趁慕容内外交困之机,派大将王猛、杨安率兵大举进攻。

慕容派太傅慕容评等人率精兵四十万反击秦军。两国暂时相持不下。慕容评虽然极贪婪,搜刮民脂民膏不知凡几,却并不愚蠢,甚至可以说是工于心计。他算准王猛孤军深入,只想速战速决,他偏偏就不给他马上决战的机会。

王猛一看慕容评手握四十万大军居然按兵不动,就知道慕容评企图等他粮草供应不上、军心浮动的时候大举反击,轻取秦军,他当然不能让慕容评的如意算盘得逞。他打听到慕容评囤积粮草的地点,就派郭庆带领五千骑兵从一条秘密的小道越过慕容评的防线,一把火烧了他的不少辎重。这对于慕容评来说是个相当沉重的打击。

消息传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慕容怒不可遏,派心腹赴军中,责备慕容评身为国家重臣却不为社程安危着想,一心只记得搜刮钱财,以至于影响到士兵毫无斗志,再这样下去,国家都要灭亡了,就是钱财堆积如山也没命去花!慕容评受到这番谴责,担心再相持下去,连脑袋都会被砍下来向祖宗谢罪,也就顾不得原来拟订的持久战略了,下令全军出击。

王猛看到这只老孤狸终于被逼出了洞穴,虽然很高兴自己的“烟熏法”颇见成效,却丝毫不敢麻痹大意,经过一番周密部署,才出兵应战。

两军战于潞川,慕容评指挥失当,被王猛打得大败,阵亡士兵达5万余人。王猛乘胜长驱直进,随后不久即攻下邺城,灭了慕容建立的前燕。

火战计之例说——赵遹纵猿火攻敌

泸州以南的曼州地方,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到处都是峭壁陡崖。公元lll5年(北宋徽宗政和五年)的一天,在这里的山脚下,悄悄地开来了大队官兵,隐蔽驻扎下来。他们是宋徽宗派来征讨在曼州起义的彝族首领卜漏的。领兵的是将军赵遹。

却说宋军来到曼州的山麓,面对陡峭的悬崖,根本无法登攀上去发动攻势,就连用最好的弓弩朝上射击,也射不到半山腰。所以,在山下一呆数月,竞拿卜漏军没有办法。这日,赵将军身着便服,带着几个随从探察地形和敌情。不觉来到一个山拐弯处,仰面上眺,绝壁万丈,特别陡峭。

“主帅,这里绝险要,几乎无法攀登,看来,敌军不会在这里设防。”

“嗯,这里肯定是敌人防御的薄弱环节,可作为我军进攻的突破点。”

赵将军与随从边观察边分析着敌情。可是,怎样才能在尽可能减少自己损失的情况下,克服险阻,消灭敌人呢?赵将军又一次抬头隙望悬崖,只见苍鹰在高空中盘旋,发出“呀呀”的嘶叫。崖壁上爬满了几十丈长的紫藤……

“主帅,请看,那里有两只嬉戏的小猿。”有个随从叫道。

赵将军也已经看到两只可爱的小猿在悬崖上跳荡追逐,自由如飞。看着,看着,他的脑中不禁跳出一个大胆的设想。

不到两天时间,按照赵将军的命令捉来了近3000只活猿。赵将军于是把自己的计策告诉了部下。

入夜,几个身强力壮、善于攀登的勇士利用崖壁上的藤蔓,登上崖顶。然后从上系下几十个用粗麻绳做的软梯。底下的士兵每人手牵一只猿,从软梯上攀登上去,只见每只猿的背上都绑着一个灌上油和蜡的火炬。活猿全数攀上崖顶后,士兵们按照预定方案逐个点燃了猿背上的火炬,然后把猿群朝卜漏的寨棚放了出去。带火的猿群到处乱窜,很快把卜漏用茅草和竹子搭建的营寨点燃了。

“不好,着火了,着火了!快救火啊!”卜漏的士兵忙涌出营寨,驱猿救火,乱作一团。

赵将军命令士兵擂鼓猛攻,山下的士兵也开始驾设云梯向上冲锋。卜漏军听到四周一片战鼓呐喊声,更是惊慌失措。很快卜漏军的营寨便被攻破,卜漏等首领也被活捉了。

火战计之例说——高兴巧布干柴计

一堆,两堆……一天接一天,干柴越堆越高。呼,一把火点燃了它。一下子,山上坚垒的寨棚烧光了。这故事发生在1280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的一天……

这年,漳州(今福建龙海西)陈桂龙起义,带着几万人马占据高安寨,啸聚山林。朝廷派兵镇压,持续两年之久,却没能攻下。元世祖令福建等处征蛮右副都元帅高兴(1245一1313年)领兵前往征讨。

高兴领军来到高安寨下,欲先试探一下虚实。

高安寨设在山上,居高临下,雄视四方。

赵义军站在山岗,可以看清下面的人。一旦发现,马上射箭、扔石,箭石如雨,压得高兴的军队不敢接近山寨。

高兴在马上远望山岗,观察地形,突然心生一计……

高兴一声令下,士兵们每人带一捆干柴,遮住身体往上面冲。快贴近敌人寨棚时,士兵们把干柴扔在那里,然后,转身打回。表面上看,这像是用干柴遮挡上面射下来的箭支和投下的石块。实际上,高兴是让士兵在山上遍布干柴。

就这样,士兵们每次上去,陈桂龙官兵都要发射一阵箭支,投掷一会石块。不然,敌人就会马上乘虚而入呀。这样反复捣鼓了六天,寨里的箭支、石块消耗完了,高安寨四周却积满了厚厚的干柴。

第七天,高兴一声令下,士兵们举着火把冲上,把布下的干柴全部点着了。一场熊熊大火燃起,高安寨的寨棚烧成了灰烬。

高安寨内起义军一片惊慌,高兴军队伺机席卷而上。转眼问,起义军两万士兵身首异处。陈桂龙见大势已去,只得逃走,一场起义就此告终。

火战计之例说——库图佐夫增火计

1812年,拿破仑亲自统帅法国军队,浩浩荡荡远征俄罗斯,打算一举征服俄国!

强大的法军重兵集结马洛雅罗拉维茨城郊,准备悄悄地完成对俄军铁桶样的包围。试图强迫俄军在不利条件下进行决战,诱其入网。白天,两军对垒,鼓角之声不绝于耳。夜深了,俄、法营地都点燃起堆堆簧火,均用来防止对方偷袭。火光映天,对方的一举一动几乎都看得清清楚楚。

当时,俄军的统帅是库图佐夫(1745—1813年)。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心急如焚,身上担子压得不轻啊!如果此仗一败,别说这些士兵兄弟会血洒战场,更可能使俄国成为法国的隶属国,那么自己岂不沦为历史罪人?他的双眉越皱越紧,难道就此坐以待毙?难道真的无路可走了?

他凝视双方军营,燃烧的“毕毕剥剥”的满山遍野的篝火,在黑暗的汪洋里伸着通红的舌头,舔得他浑身发热。忽然他灵机一动,马上叫来传令兵:命令部队增添篝火!

一会儿,俄国军队的营地内,点燃起双倍的篝火。

拿破仑出来巡查,心中猛地一惊:呀!俄军阵地怎么增添了这么多篝火?肯定援兵已到!要不是今夜巡查,我不是被蒙在鼓里吗?好险呐!

“撤!”拿破仑一声令下。放弃决战的法军,人相喧嚷,马尽嘶鸣,践踏着凌乱的篝火,汇成逃亡的洪流。

库图佐夫见法军如潮后退,马上组织军队乘机反攻,反败为胜。

火战计之例说——俄海军施火攻术

18世纪中叶,叶卡德琳娜即沙皇位后,继承了历代沙皇对外扩张的政策。叶卡德琳娜竭尽全力想进入黑海,由于当时实力强大的土耳其横梗其间,她的野心受到阻碍。于是,叶卡德琳娜决定对土耳其开战。

1769年8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一部分俄舰在斯皮里多夫将军和埃尔芬斯通将军的率领下,通过地中海进入爱琴海。这是一次异常危险和艰难的海上远征,1770年5月,俄国远征舰队终于克服干难万险,到达爱琴海,与土耳其海军对峙。

土耳其在爱琴海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了远来的俄国舰队。俄国舰只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而且在供应和补充上的组织也十分薄弱,随船而来的海军登陆部队更少。但是,土耳其人一直认为,叶卡德琳娜派遣一支舰队环绕欧洲驶入地中海是不可思议的事,因此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多少应战准备。从心理上到军事上,土耳其人都处于一种涣散无备状态。

面对骤然而至的俄国远征舰队,具有优势的土耳其海军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毫无决一胜负的勇气和热情。而力量相对弱小的俄国舰队却果断非常,他们一遇到土耳其舰队就决定立刻进攻。强大的土耳其舰队没有经过激烈战斗就后撤到自己的炮兵阵地前、甘居守势。

俄国海军却趁这一极为宝贵的时机,迅捷而从容地布置兵力,调整阵容,做好所有战斗准备。而土耳其舰队阵容的部署却极为死板。他们的情报工作又很缺乏,弄不清俄国海军部署状况,因而也无法根据俄军的情况重新部署兵力。土耳其的海军将领大部分对本身职务一无所知,士兵的素质也不高。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