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1 / 1)
半月后,朝中所有的矛盾,终于在枫山之行中激化到了极点。
京城北郊枫山,因满山红叶而闻名,每逢秋日,无边落木萧萧而下,染尽半山一片红的景致引来无数游人。
近日的枫山似乎格外热闹,清晨之际,山下就来了一群贵客,锦衣华服,金冠玉带,身份非同一般。一行人坐在山下茶铺中休憩、谈笑,打算稍作休息,再上枫山。
一路上畅谈诗画,欣赏名山风景,喜不自胜,直到日落西山时分。不错这一行人正是皇帝和朝中大部分官员及其家眷。本想原路返回,但那些养尊处优的高官门实在是腿酸脚软,只能原地稍作休息。
谁知惊变骤降。
仅仅在一瞬间,一群伪装城游客的杀手胡谈冲出游客人群,点燃一把毒烟就往皇帝那群人扔去。场面顿时混乱不堪,高官门及其家眷四处逃窜,哪还顾得上护驾。只见那群游客打扮的人拔出刀剑往休息队伍中冲来,侍卫们也快速反应,包围城圈,挡在皇帝面前,与刺客刀剑相接。一时间,金戈之声混乱。
最后林轩这个沙场悍将以一敌十,惨呼声频起,终于击退了刺客的强劲攻势,并擒住了两位看似首领的刺客,此时大多数人横躺竖卧在半路上,场面一片狼藉。
尽管最后没能从刺客扣中问出主谋,但在场之人都惊呼是宁王。听着探子打探到的内幕消息和已迅速在民间传开的传闻,我不禁嘲讽的笑了。
真是一招好棋!在宁王与皇帝权力对峙时,皇上一直是以忍让姿态示人,原来是谋定而后动。这个局分明是皇上下的套,让宁王的反意昭然于世,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掉宁王的余势。
尤其是刺客死在狱中,让宁王更是百口莫辩。但也没证据指证他。在大家一位会不了了之时,谁知宁王府内的食客站出来揭发他的罪证,终给宁王定下了实罪。
我不禁佩服皇帝的手段,更佩服的是他那仁慈到虚假的告万民书,竟然特赦宁王,只是将他终身囚禁在府中,此举更让万民称赞天子的胸怀与仁慈。
但宁王也不是省油的灯,虽然如今他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败相毕露,但这事可没那么容易善了。至少我印象中的宁王不会乖乖束手就擒,他在东窗事发时没有逃走,一定是另有打算。看来这事还没完,京中又要发生大变化了。
然而告诉我答案的却是南宫御。他面色沉重的告诉说:“回国的时机到了,小影。我希望你以暗王妃的身份跟我回去,我要你在我身边亲眼见证我实现对叶门主以及对我的承诺。”
我有些迷惑地问他:“什么时机?”他答道:“九弟已说服父皇将流氏兄弟的皇叔作为人质,交换我国丞相之子,他在两国交战时被敌方俘虏了。可实际上是暗中护送我回去,因为丞相之子已成了废人,再无用处,还另丞相府蒙羞。为了重整家族,他狠心将赌注压在我身上,所以我就要自由了。”
他说的那段历史我大致了解,当今两国交战,天粼皇朝先皇听信谗言挥军北上,攻打天宇皇朝。先皇的弟弟更是好大喜功,结果被敌军生擒,尽管最终天宇皇朝战败,不得不偃旗息鼓并送上皇子为人质以求休战,但当朝皇叔被虏仍是天粼皇朝的心结。
“那之后暗王府要如何掩人耳目,唱空城计吗?还有你不了解丞相之子,怎能装得像他?万一护送途中被发现怎么办?”我一连串问出了我的许多疑问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