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1)
“她?”杨瀚臣想想——
第一场,就是dangerous的首场,地点在德国慕尼黑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四个人早餐就吃女儿点的牛排,午餐是在排队时吃的香肠加面包还各加了一盒奶酪,她说要积攒体力。果然,整场演出中,他们都在尖叫拥挤哭喊的人群中尖叫扭动身体,没体力的话还真坚持不住。半场时,苏怡然还递了几片白色的东西给大家让含在嘴里。
杨瀚臣大声问:“是什么——?!”
苏怡然踩着松糕鞋趴在爸爸耳边喊:“西洋参片!——”
说起来,看演唱会的一开始,杨瀚臣觉得在汉森夫妇面前挺丢人的——女儿这是要看演唱会呢还是要打仗?
人家汉森的妻子特意穿着一件挺漂亮的小礼服,汉森和杨瀚臣都是T恤牛仔裤。
苏怡然是T恤牛仔短裤,但是背了一个超大的包。还没到地方,就在车里武装,护膝护肘全部套上,又拿出四件飞机上逃生用的拉绳式充气马甲,其他三位都谢绝了。看着汉森夫妻俩眼神中流露的调侃意味,杨瀚臣头一次觉得女儿有点出格儿了。
还不止如此,到了地方,她从包里又拿出一双将近20厘米高的松糕鞋背在肩上,——啊,原来她怕自己的身高到了里面影响视线,所以准备穿这双吓人的鞋子,那么护膝护肘什么的就是防止摔倒受伤的装备——用得着吗?汉森二人的目光又从调侃到啼笑皆非。
他们走得非常早,排了很久的队,一开始入场,苏怡然就很英勇的拉着爸爸和汉森他们挤到了前排的位置。她的装备马上体现出优越性了——绑好了松糕鞋,她迅速长到了一米七十多,挤在众人之间她是摔不了了,很好。
等演唱会终了,三位大人全部衣装不整、全身酸痛,尤其是汉森的妻子,小礼服在人群中挤得皱皱巴巴的不说,肩带还断了一只,充气马甲回程时到是有了另一个用处。
看着坐在地上,正在卸下全副武装摇头晃脑唱着“dangerous~”的苏怡然,杨瀚臣再次确认,女儿一旦决定做什么的话,那是绝对的有备而来万无一失。想一想几天后的鹿特丹,杨瀚臣就觉得浑身酸疼更甚!
好不容易从体育场走到停车场,苏怡然进到车里,从那个大包里又掏出四瓶红牛饮料。汉森夫妻的眼神那就一个感激,外加崇拜!
众人听着杨瀚臣的描述,全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小小咪乐得最欢,他在奶奶的怀里一边乐还一边拍巴掌——一岁多的杨文然还听不懂大人的话,但这小子惯会察颜观色,看大家都笑,他也笑,唯恐自己落后。
王梓珍得意洋洋,“怎样,不听宝贝的话,吃亏了吧。”
“我这辈子还真没见过这种场面,真是令人终生难忘呀!”杨瀚臣感慨不已。
执著
9月,苏怡然去到香港上学,苏绍佚和妻子杨依月就回国了,他们等到孩子们都开了学才离开美国,此次回国就是正式回来上班了。苏绍佚直接回医院,杨依月倒是有点犹豫要不要回市政府。
杨依月今年43岁了,原在市政府的卫生医疗部门任主任,从88年到92年,在美国的四年她并不是只做家庭主妇,她在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UMMS)读了医学教育,她想把在国外学的医学教育体系和医院运作模式在国内的大学医院中做个试验。杨依月把自己的想法对现任的市政领导做了汇报,并提交了一份计划书,得到了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直接把杨依月调到了复旦大学医学院。
现在苏绍佚两口子是同事关系了,还成了上下级。家人对杨依月的作法都非常支持,尤其是苏培琛,他对长子长媳可说是非常的骄傲非常的满意非常的自豪。
苏绍佚夫妻搬回了老宅,把公房租出去了,这样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尽尽孝心。苏培琛老两口早他们一个礼拜搬回去的。房子之前又重新装修了一遍,一进厨房就知道是谁的手笔——炉灶、油烟机、冰箱……都是西门子,只有慕尼黑工大毕业的杨瀚臣对德国产品如此热衷,厨房里的一干用具都是德国制品,从锅到叉子。
王梓珍看着心疼,“我从前的那些锅碗瓢盆还没用坏呢,瀚臣太浪费了!”
肖阿姨倒满心欢喜,“拿德国的锅子烧菜,我都开心得不得了,菜好像也好吃多了。”
“油烟轻了,当然好吃了,这可不是你的心里作用。”杨依月笑着说,“妈,你就别心疼了,现在就是我们做子女的孝心您,您就高高兴兴接受吧。”
苏培琛现在对女婿满意得不得了,他花钱大手大脚早都不是缺点了。
可杨瀚臣这两天有点心烦,无它,“初恋”又打电话来非要见他一面,搞得他不见吧,她总不死心,可是他真不想见呀。
杨瀚臣找姐姐,杨依月问他,“你没说你都有老婆小孩了?”
“说了呀,可她非说要见我一面不可。”
“凭啥她要见就见?不理她!”
“姐,你说要不要告诉绍仁呀?”
“告诉她干什么?”
“万一她将来知道这么个人缠着我误会了怎么办?”
“也是,可是现在知道了也会瞎想呀。”
“那姐姐你给我做个证,我可是清白的,连那个女人的面都不见的,将来绍仁万一知道的话,你要出来替我讲话。”
“知道了!唉?要不要我去会会那个‘初恋’呀?”
“你去干什么?我就是不想自己和家人同她有什么联系。”
“我是挺好奇的,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她怎么想着非要见你一面不可,别是得什么绝症了吧?”
——果然是当年《血疑》的忠实观众!
初恋没得白血病,当然了,我这么热爱和平的善良的人哪能随便给配角安这么不幸的命运。她离婚了,从婆家搬出来租了个插间住。前夫结婚,新娘子到她的单位送喜帖。新娘子不是别人,正是她大学的室友,与其说是送喜帖,倒不如说是下战帖——
那位大龄孕妇当着初恋同事的面,笑嘻嘻的说,“本来小叶不让我来的,怕我动了胎气,可是我说运动运动挺好的,”她向办公室的众人一笑,自我介绍起来,“我呀,和你们同事是大学同学。我当年对伊老好的,看伊是外地人,干什么都带着伊。也是年轻不懂事,谈恋爱都不避伊,我没嫌伊当电灯泡,伊倒自己当了第三者,抢了我的男朋友。不过小叶当年是被伊一时迷惑了,其实心里一直都有我的,现在我们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也拜托你积积德修修福,不然迟早是遭报应的……”
在初恋的想象中,那女人就应该被桌角撞到跌倒流产,或是被她一下子甩出办公楼……但想象力的丰富不代表真实的杀伤力,胜利者趾高气扬的走了,剩下她被同事们鄙视——本来是受害者原来是罪有应得,活该她遭此报应受此羞辱。
在悲痛中煎熬的初恋又想到了杨瀚臣——我都离婚了,你是不是也该单身了呀?
可惜杨瀚臣不肯配合她的妄想症,电话里告诉她没有时间见她,因为要陪老婆孩子。
最后的希望破灭了,不久之后,初恋辞了工作回老家去了。
杨瀚臣做出了英明的决定,至始至终没让绍仁知道,倒不是怕什么,谁没有过去呢?但是也没有必要把过去都翻出来,人毕竟是要活在现在,至于过去,已经过去了,就别让它影响现在甚至将来的比较好。
他们小家四口虽然分开两地,但每个月,这边的三口就跑到香港去看那小一口,到了假期就把苏怡然和顾忻蓉接到上海来。
这次,三口人到了顾忻蓉家,女儿没有象往常一样来开门,老阿姨笑着讲,“苏小姐在厨房。”
杨瀚臣同阿姨天天通电话,知道女儿又开始煮东西了,很是同情阿姨家一众人等。
——同情?什么意思?
——杨瀚臣:“……”
——他是不会直接说女儿坏话滴,这个恶人还是我来当吧。
话说,苏怡然身上有个优点,就是锲而不舍,比如她学做饭,如果做不到她期待中的味道,她就会一直做下去。这一次是火候不到,下一次是火大了,这一次是盐多了,下一次是糖少了,……但是,她总会把自己感兴趣的菜做到自认为的完美。
这种天生的完美主义或者说偏执狂使得她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牛肉面,同样做牛肉面,她就学了十足朱丹萍的味道,而杨瀚臣苏绍仁两口子谁都没女儿做的好吃;东坡肉,连盛肉块的小蛊都同楼外楼的一模一样,至于味道,苏怡然为此住苏州的时候天天跑杭州,后来孟婆婆干脆带着她住杭州住了一个月,吃到最后,她都不知道肉还是肉吗?但那颗可爱的、白绿相间的、胖头胖脑的,放在肉上的那颗小油菜和楼外楼是一个水准的。
她那二十四孝老爸为了让女儿回上海,特地拜托了蘇公馆的大厨来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