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晚安成都 > C报食堂和SOHO梦

C报食堂和SOHO梦(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你我同是穿公主 大唐李泰 三国骁将 不凡公子 幸福像花儿一样 回古代盗墓的日子 瑾色年华 飞来横货 对不起,嫁错了 嫁你,然后等你爱我

米和谷子,在彼时,所有当初对事业和成就的追逐已经冻结麻木,她们像卸下了一个多大的包袱一样,松一口气后然后各自去耍各自的事情。

真不知道,这样的稿子是经过了编辑怎样的加工后才上的版面。

但是,不管怎样,单位还真的算耿直,这样散漫的员工,这样的工作态度,小米第一个月居然拿到了1700元工资,比在A报累死累活3个月还多。

这毕竟是小米自上班以来拿到的最多的工资,在2003年,在刚毕业仅3个月的时候,1700对于小米来说还是很满意了。

她想只喝麻了的花蝴蝶一样左右摇晃地飞舞着去了商场。是的,她要去买礼物,送给那些她应该送的人。最后,她买了:1、一瓶普通品牌的面霜,送给老妈;2、一只电动剃须刀,送给老爸;3、一根不出名牌子的皮带,送给JACK。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送皮带给JACK,人说送皮带、领带、围巾之类的给男生,有想把他一辈子拴住之意,就像男孩子送戒指、项链之类的给女孩一样。可麦小米从没想过要把JACK一辈子拴住,他们的爱,一开始注定就是顺其自然。她只是,除了皮带不知道应该送其他什么,贵的买不起,便宜的又有点降“娱乐圈”的、时尚的JACK的档次。

只是,她觉得自己应该送,就像她一直以来的做人的性格一样:有好东西一定要和别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人开心她才开心。

绝对做不到自个儿偷着乐的“境界”。

52.-C报食堂和SOHO梦

小米虽然很少出现在C报,但对于C报其貌不扬但香飘万里的食堂却是赞不绝口。一间平房里的食堂,外表陈旧简陋,内部昏暗狭小,放不了几张桌椅。所以,很多人就花5毛钱买一个白色的不太环保的泡沫饭盒,把饭菜打回办公室吃。

其实在这食堂吃饭的除了C报员工,还有很多外来人口,附近报社和公司的,总觉得自己食堂的伙食比起C报的差远了,有的还千里迢迢一下班就飞奔过来抢食。

小米是觉得,这里的菜很有特色,不是永远都那几样翻来覆去的家常菜。厨师不仅基础扎实还很有想法,原本普通的菜他们可以变幻成很多新颖的搭配,不仅味道巴适、下饭,还给大家每天一种很强烈的期待感:明天中午会是什么充满诱惑的菜呢?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家对工作和单位的热忱。

所以,小米也经常和办公室里那些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同事一起去食堂打饭,4元5一份,分量很足,打回办公室一边看报纸一边吃,很有口福。像那些味道独特的肉丸子啊米凉粉啊,她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有一段时间,她和办公室也是才来不久的一位大姐级记者合跑一个口子,中午自然也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两个都同样感性的女人自然迫不及待地从工作聊到了文学上。原来,那X姐也是一个文学青年,以前在某报社任副刊编辑,也做过自由撰稿人(SOHO一族)。

说起这个SOHO,小米就来劲,这可是她梦寐以求的生活啊。每天不用朝九晚五打卡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看上司的眼色,不用处理错综复杂的办公室政治,每天自由安排时间,工作就是自己最喜欢的事业写作。你想,这种特别是在大冬天不用承受早起的痛苦不用被星期一综合症困绕可以一边码字一边上网聊天甚至打游戏的生活,是一种多么顶级的境界啊。

小米在从A报辞职后的今年冬天认真地憧憬过。

现在,那X姐却说,“SOHO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好,没有稳定的工资福利,心理压力很大,长期闭关自守让你的交际圈缩小孤独感增强,而且,当作家,是必须要积累很丰富的生活经验的,30岁之前最好不要当全职SOHO……有些SOHO因为过大的经济压力和长期与世隔绝几近崩溃。”

那X姐的话不无道理,小米也听得很明白。她想,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怎么敢做全职SOHO,不然,你就准备着房租交不起食物买不起露宿天桥饿成难民吧;没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怎么能写得出东西,即使写出来了也是一叠没有市场和读者的废品。

所以,她决定了,正一正思路,暂时不忙着做SOHO梦了。

后来,C报搬进新大楼后,这间食堂也像那些代表城市古老记忆的瓦房一样被推倒在时尚的大潮中,只是,每天中午那一阵阵百米之外都能闻到的菜香,永远缠绕在小米的记忆中。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有点搞笑的事情。那时小米已离开C报后很久的一天,当时她正坐在电脑前耍游戏,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为一陌生号码。小米接起来,“喂!”对方说,“喂!我是老公啊!”

“老公?!”小米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就连男朋友JACK都还从来不称自己为老公,居然还有一个声音酷似女性的陌生人一来就兴奋地称自己为老公。

对方听她似乎没反应,马上又迫不及待地说,“我是宫XX啊。”

宫XX?一听这个名字小米马上想起来了。确实是个女性,而且是一个自称为老宫而不是老公的女性。

那还是她在C报的时候,一次和X姐在某会议采访中,认识了一个姓宫的50多岁的女性。此人退休后在市内任一非领导职务,为人强势、语言颇多。虽然小米对其印象深刻,但自那天开完会后,就再也没有接触机会,互相连个联系方式也没留下过。

所以,这次老宫打电话过来,完全和那次采访无关,因为她也许从来就不记得麦小米是哪位。只是没想到这个世界有那么多巧合,老宫打个电话给她估计是朋友之类的人,居然会打到小米的手机上。

因为最后老宫说,“不好意思,打错了。”

而这件事情,也成为了小米漂泊历史中的一个笑料,和“烫坏了怎么办?”等,在朋友圈子反复流传着。

53.-中秋节老孙月饼

2003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麦小米之所以那么多年了对那一天还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它是一个与过去和未来的中秋节都与众不同的、亲情低调而友情华丽的日子。那一个9?11,注定远离家乡、孤独异乡,但却突然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巧的是和震惊全球的美国911也在同一天。

那天,C报提前下班,很人性地让员工回家准备晚上的过节。小米在办公室给家乡的爸妈打了一会祝福电话后,突然感到一种被深深的孤独包围起来的百无聊赖。而JACK也正好去了外地参加某间酒吧为异乡人搞的“中秋狂欢之夜”活动的表演,他去安抚别人孤寂的心灵了,那谁来在意她隐忍的落寞?

有时,她也觉得,和JACK的确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游走在这个城市不同的边缘和角落,虽然都在艰辛的漂泊中企图挤进中心,但色彩各异。一个属于夜晚和别人,歌迷和粉丝是他的快乐;一个属于白天和自己,稿分和薪水是她的幸福。

如同,“我的夜晚是你的白天,当我思念时你正入眠”。毕竟,小米还要工作,她不可能经常利用写稿的晚上去为JACK捧场。

所以,中秋节那天,小米等到全办公室里的人都闪光了,才拖拖拉拉地收拾东西走人。平时,她不喜欢上班,有时和谷子整日整夜地窝在“表姐”的电脑旁看《粉红女郎》,但今天,她却不想回家,不想在这个万家团聚的日子里独守空房。“表姐”回不远的老家过节去了。

而谷子,却在这时打来了电话。

在小米极度的惊诧中,谷子淡淡地说,“反正我每天都和妈妈住在一起,中秋节天天都可以过,今天还是来陪哈可怜的你。”

小米当即被感动得热泪盈框,虽然她和谷子认识仅仅一年,虽然她一直认为谷子是那种很耿直、绝对会为她认为值得的朋友两肋插刀那种女孩。但此刻,她还是被措手不及地、铺天盖地地、狠狠地感动了。如果谷子就在身旁,她一定会狠狠地拥抱她。

这是中秋节晚上收获的第一次感动。

她们在报社附近的华兴街吃铁板烧。这家味道巴适、生意爆满的铺子是她们以前在A报值夜班的时候常来的地方。很奇怪的是,不管她们几个人来,点多少菜,最后吃下来都是一人7元,有点玄乎。

那天,她们两人吃了14元,吃得饱饱的,孜然、辣椒浓重而香香的味道还在味蕾盘旋。那里的米饭也特别好吃,白花花的,米很好。她们从来都是用米饭下那些铁板烧的菜,百吃不厌。只是自从小米离开A报后,就再也没来过了,今天是之后第一次重温。

吃饱了饭,她们回小米在双林中横路租的房子看碟子。

看到10点多的时候,才突然想起,单位没发月饼,自己也忘了买月饼。而中秋节,怎么能不吃月饼呢?

两人寻思着下楼去买,但是这个时候楼下的小商店都关门过节了。站在阳台上望,街道上人流冷清,车流稀少,而一排排罗列得像积木一样的80年代的居民楼却万家灯火,温暖如春。

她们想,完了,这个中秋节甭想吃月饼了。

躺在床上,她们一边谈论以前A报一个头发耸得像菠萝的、1米9几的摄影记者,一边狂笑。谷子说,菠萝那么高,给我们打招呼就只能弯下腰对着地面说“HI!”小米一边笑得喘不过气一边说,那我们就只有仰着头对着天空说“HI!”

她们一边想着菠萝的形象,一边笑得止不住肚子痛。

“笑坏了怎么办?你说是吧!谷子?”运用经典的“X坏了怎么办?”模式。

“不怎么办,小米。”

两个无聊的小女人就着这些无聊的话题在床上笑得天翻地覆。渐渐忘记了月饼的事。

可就在这时,老孙却打来了电话,“哈罗,两位美女,在干嘛呢?”

小米渐渐止住了笑,对老孙说,“两个美女很可怜地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晚饭没吃饱,肚子饿得呱呱叫,还买不起两个月饼吃,睡也睡不着。”

老孙在那边哈哈大笑,“估计是你们两个太懒了吧,懒得买。”

谷子说,“老孙你这个有钱人当然体会不到我们穷人的辛酸了,报社不发月饼不发钱,上个月发的那一点点工资早就拿来糊口了,哪个还敢买昂贵的月饼啊。”

小米在旁边早就忍不住笑了,几块钱一个的散装月饼还叫昂贵?谷子也太逗了吧?

老孙也不在意,他说,“我还在赶稿子,可能要12点才能下班,到时候带几个月饼来慰问你们。”

两个小女人很激动地连说“好好好”。这个夜晚,总要热闹一点才像回事嘛。

当她们等到月亮都不耐烦了时,忙人老孙终于敲门了。他不仅带来了她们盼望良久的月饼,也带来了几瓶啤酒。

这是中秋节晚上收获的第二次感动。

于是,3个单身或者临时单身的哥们儿,就坐在出租房狭小而简陋的所谓客厅里,一边吃月饼一边喝啤酒,虽然那间屋看不到月光,但之前小米和谷子就已经在寂寞的阳台上看够了,估计老孙也在他6楼的办公室里看够了。

虽然都远离家人;

虽然都缺少爱情;

但那个晚上他们吃得特别开心。

感谢老孙,感谢那个夜晚加班后匆匆赶来的脚步,感谢那个夜晚“雪中送炭”的月饼和啤酒,因为,那不仅仅是中秋节必须的形式、甜得发腻的味道,还有一种在漂泊生涯里彼此温暖的力量。

陪着你坐到天黑

想听你说出你的累

漂泊的心总需要一些安慰

唱一首歌

但是不要买醉

……

让我再陪你坐一会

月色依然如水 往事难追

夜的梦别让它轻易破碎

留下一段真情 慢慢回味

……

54.-戏弄JACK(上)

中秋节后的第二天晚上,JACK还没回成都,而谷子依然留在小米家里陪她。那天是星期5,本周稿子交了,下周稿子还不慌准备,于是她们就在“表姐”的房里看肥皂剧。

那天有些微凉,所以她们在小小的有日光灯照耀的屋子里感觉很温暖。

但连着几天窝在同一个空间保持基本不变的姿势和思维看肥皂剧,再悠闲也会腻烦的。

所以,她们不想看了。她们很无聊。

于是,她们准备“调戏”一下JACK,也当是考验一下他对小米的爱有多深吧。

谷子拨通了JACK的手机,此时他周遭闹哄哄的,后来说是酒吧老板为了庆祝他们演出成功,请他们和其他一些乐队、歌手一起,在某酒楼吃大餐。

可能周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