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1)
天富不敢再迟疑,抱着孩子钻进胡同深处,硝烟遮掩住了他狸猫般的身影……
这场屠杀直到黄昏才结束。
枪炮声停了,马家寨沉浸在一片静默之中。没有哭声,没有鸡鸣犬吠羊咩牛叫之声。一切都像回到了远古的岁月……
其时夕阳已快落山,暮色渐渐垂临,迅速地向西边天际的太阳扩散。天空出现了大片大片紫色的云霞,它们横兀出各种奇异凶猛的姿态。硝烟在火光中弥漫升腾,与西天奇异的霞光连成一片,变成了一片浓浓的紫雾,笼罩着高原,久久不散。夕阳在紫雾中摇摇欲坠,最终被紫雾吞没。
天地间一片混沌……
几十年过去了。
一个春日,一位少年跟着父亲去看望一位表叔。表叔幼年时因为家穷,流落他乡。这几年日子好过了,他才重返故土,在一个叫马家寨的村子落了户。
马家寨四周有城壕,且有城墙,如今已是断垣残壁。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这原本是个很大的村落,可现在仅仅只有十来户人家。而且这些住户几乎都有着如表叔一样的境遇。表叔姓“第五”,这个姓比较罕见,也有点儿古怪。至少少年这样认为。
“表叔为啥姓第五?”少年问父亲。
父亲无法回答儿子的问话,却对儿子说:“马家寨也没一家姓马的。”
“那为啥?”少年好奇地问父亲。
于是,父亲给儿子讲起了马家寨为啥没有姓马的人的故事。
沉默良久。
儿子问父亲:“马家寨的人都死了?”
“听说跑出去了几个。”
“跑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跑出去的人都没再回来。”
那一日,少年沉默寡言,一直在回味父亲讲的故事。他第一次感到人这个动物真是太可怕了。
父亲见儿子闷闷不乐,问儿子:“你想啥哩?”
“爹,马冯两姓本是亲兄弟,咋就不能相容哩?”
父亲念过私塾,能把一本《三字经》倒背如流。他思忖半晌,说道:“人生下来都是良善的,可吃了五谷杂粮后就生出各种欲念。看到了人世间万般的不公不平,也就有了不良善的想法和举动。特别是亲兄弟之间,更容易生出嫉妒、仇恨、较量,甚至水火不相容,也就有了很多亲兄弟之间争强斗狠和相残的故事。”父亲最后长叹一声:“唉——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一个‘欲念’把人害了啊!”
少年听得似懂非懂,想再问父亲什么,却又不知该再问父亲什么,口张了半天,又闭上了……
三十年又过去了。
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儿子也过了不惑之年,以舞文弄墨谋生计。一日还乡,儿子偶过马家寨,忽然想起了父亲当年讲的故事。是夜,心潮起伏,难以入寐,想把父亲讲的故事记录下来,遂披衣伏案,铺纸捉笔,却又觉得父亲讲的故事太玄乎,抑或是时间太久,他的记忆模糊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其中的人物都含含糊糊,似是而非。最终,他凭借着自己有限的想象力,增删了人物,尽可能地使父亲讲的故事合情合理。鉴于此,提醒读者诸君,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
以上所云,权作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