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1 / 1)
江亦澜上高中的第一天就爱上了班上的一个男孩子。那天她去晚了,上学头一天就迟到很是一件没面子的事,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顶着班主任严厉的目光走进了教室,头低得不能再低,满满一屋子人,她不知还有没有她的位置了,这时候,男孩子站起来给她让了座,自己坐到了最后面。到了下午,男孩子进教室时在讲台前差点摔倒,他做了个鬼脸,搞得全班哄堂大笑。到此时江亦澜觉得男孩子在她心中已经挥之不去了。
十六七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少女的江亦澜学习成绩优异,容貌清秀,端庄文静,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她。那个男孩子健壮,活跃,开朗健谈。什么活动都少不了他。江亦澜就是喜欢他,放假了在家呆着天天想他,盼着早点开学见到他。那个年龄的孩子并不会去计较什么家境,经济条件之类的,他们有的只是纯真的感情。他们也不会花前月下,像大学生们那样肆意的谈恋爱。江亦澜总是主动接近男孩子,帮他学习,把自己的好吃的分给他,听他给她讲有趣的故事。男孩子对江亦澜也很好,她生病了他会送她去医院,她心情不好他会给她解闷。他们从来没有谈过爱情,但是江亦澜在心中暗暗决定,高考之后,一定告诉他她爱他,她要永远和他在一起。可是高考结束,还没等她准备好向男孩子表明心迹,男孩子却告诉她,他要和她的同桌严妍谈恋爱。这个消息于江亦澜来讲不亚于晴天霹雳,原来男孩子一直把她当朋友,他真正喜欢的是那个同样开朗健谈的严妍。
十九岁的江亦澜大病了一场。一言不发地闷头在家里呆了一个月。家里人还以为她是担心上不了大学,一个劲地劝慰她。之后,她上了大学,拒绝和曾经那么要好的同桌联系,因为她再不想听到关于男孩子的任何消息。大学里的她同样是勤奋好学,人也越来越端庄秀气。喜欢她的男孩子多不胜数,可是她对谁都没有兴趣。或许是曾经沧海吧。
直到有一天她认识了马跃明。他们是在同学组织的老乡联谊会上认识的,马跃明是有名的才子,相貌儒雅,文质彬彬。马跃明一下子就爱上了江亦澜,频频相约。江亦澜对他同样有好感,觉得他非常有安全感。跟这样的男人过一辈子应该很平安。她接受了他的爱情。可是她却再也找不到少女时的那种感觉了,她没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没有了等待的焦灼,没有了分别的痛苦,有时她甚至拒绝马跃明的亲热。马跃明以为她是害羞,不但不觉得受冷落,反而更认为她是冰清玉洁,不可玷污。
结婚了,第一次就让江亦澜痛苦万分。之后的婚姻生活里,她几乎就没感觉到过性生活的乐趣,她认定自己是“性冷淡”,也偷偷吃过一些中药,试图摆脱这种窘境,可是都是无济于事。她是学医的,她也不必求医问药,她自己心里很明白,这主要是心理作用。她也试图去调整自己,因为她觉得对不起马跃明,正当壮年的男人得不到应有的欢爱,谁能受得了?可是没办法,她江亦澜总不能明明很痛苦却装着很有乐趣的样子吧?那岂不成了卖笑?在马跃明因为此事发火的时候,她也曾提出离婚,可是马跃明说他绝不会因为这件事离婚,因此事爆发的战争每次都是以马跃明向她赔不是而收场。
江亦澜不是无理取闹的人,她不想这样。可是没办法。听有人说在*时心里面想着一个最爱的人就会觉得舒服,她也试过,可是她一辈子就爱过那么一个男人,一想起他来就是满心的恨,倒是起了反作用。
她只好把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只要马跃明不发作,这个家就平平静静的。有时候她觉得自己还不如单身的好,就用不着想着对不起谁了,顶多对不起自己,也就罢了。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结婚呢?要早知道自己是这个样子,真的就不结婚了。可是现在有了钊钊,孩子是她的心头肉,她的欢笑就来自于孩子,没有孩子,她恐怕都不会笑了。既然马跃明不想离婚,那就为了孩子这样过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