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传国玉玺(1 / 1)
他们要做的,只不过是拖延时间,好让他们的父亲在正泰宫从容不迫地完成既定计划。
就在秦氏三兄弟与罗家两兄弟剑拔弩张的时候,罗缃已经把事情都办好了,只等皇帝归天,他好诏告天下坐上龙椅。
皇帝在半昏迷的状态下捱过了三天三夜。
罗缃和蓝皇后、穆宛冰眼睛不眨地守了三天三夜。
宫门外,秦氏三兄弟与罗家两兄弟对峙了三天三夜。
第四天清晨,鸟儿开始第一声鸣叫的时候,皇帝那只一直紧握着蓝皇后的手蓦的松开,无力地垂在了床边。顿时,整个皇宫里哭声震天。
文武百官纷纷跪在宫门外,身披白孝,等待皇后宣召。因为之前皇帝已经拟好遗照并昭告天下,让安南王秦鹤翀继位,所以,他们在等待秦鹤翀的命令。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秦鹤翀此时此刻竟然不在皇帝身边。一些被罗缃收买了的大臣心知肚明,干嚎假哭,另一部分忠心耿耿的大臣忍不住质问阻拦在宫门口的罗家两兄弟,为什么不让安南王和文武百官进宫。
而正泰宫里,罗缃正在得意地哈哈大笑。
“蓝若音啊蓝若音,你以为你的儿子真能继位吗?告诉你吧,休想!”
蓝皇后镇定地说:“安南王继位,这是皇上昭告天下的,谁也改变不了!”
“那好吧,我们就来看看,昭告天下的究竟是什么?”
罗家二兄弟打开了宫门,秦氏三兄弟和文武百官鱼贯进入,跪在文正殿外等候宣读遗诏。
蓝皇后吩咐一直负责看管遗诏的宦官,叫他速速将遗诏取来,当场宣读。可是她很快就发现,这个宦官的神色有异。平时虽然低眉顺眼,甚至点头哈腰,可目光平静,今天却目光躲闪,几次欲言又止,而且还好几次用畏惧的目光看着罗缃。蓝皇后顿生疑窦,就想暂缓宣读遗诏。
可是文武百官等不及了,因为按照历来的规矩,皇帝一旦驾崩,就要立刻宣读遗诏。他们见皇后迟迟不肯发话,就不耐烦地催促道:“皇后娘娘为何还不宣读遗诏?”
蓝皇后情知有变,就对文武百官说:“遗诏改天再宣读。”
“为什么?这不符合祖制!”
罗缃阴阴地笑道:“皇帝驾崩就要立刻宣读遗诏,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莫非皇后娘娘想违背祖训吗?”
蓝皇后急得背上全是汗,可是心里的疑惑没办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只能用目光示意秦鹤翀,让他想办法暂时阻止宣读遗诏。
秦鹤翀也看到他的母后神色异样,正在想办法,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在宰相大人威严的目光中,那个宦官早就拿来了事先藏好的遗诏。
罗缃将遗诏塞到蓝皇后手里,催促她赶快宣读。蓝皇后用颤抖的双手打开遗诏,未及宣读,已然看见上面赫然写着“传位于宰相罗缃”字样,一时气急攻心,手握遗诏晕了过去。
穆宛冰惊慌失措,赶忙扶住蓝皇后:“快!快传太医!”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传国玉玺
第一百二十八章 传国玉玺
穆宛冰与太医们扶着蓝皇后回凤灵宫。罗缃大声说:“把遗诏留下!”
秦鹤翀自皇后手中取过遗诏。正要打开细看上面到底写了什么,竟让自己的母后晕厥过去,可是罗缃眼疾手快,一把抢过遗诏,说:“安南王爷想干什么?莫非是想毁了遗诏?”
文武百官纷纷议论起来,但是都一致同意赶快宣读遗诏。
一个三朝元老颤巍巍地说:“王爷,您就赶紧宣读遗诏吧,若再等下去,恐怕朝廷要乱将起来。”
秦鹤翀已经感觉到这份所谓的遗诏有问题,就迟迟不肯宣读。可是罗缃等不及了,他走到那位老臣跟前,将遗诏交给他:“卢大人,您身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一言九鼎,今天,就请您和内务大臣一起验证并宣读遗诏,以免有人说我罗某人心怀不轨,这么些天守在皇上身边篡改了遗诏。”
卢大人和内务大臣,还有礼部的九名官员一起仔细验证这份遗诏。研究了足足一顿饭的功夫,终于得出结论:遗诏是真的。
然后。卢大人郑重其事地打开遗诏,一字一句地宣读。
当听到“宰相罗缃诚实敦厚,为朝廷殚精竭虑,而朕之七名皇子才能德行皆不及,故立罗缃为皇嗣”等话语时,登时一片哗然。
罗缃不慌不忙,自怀中拿出一件东西,高高举过头顶,大声说:“这是皇上殡天之前交给本官的。”
众人定睛细看,更加吃惊,那是传国玉玺。谁要是拿到了传国玉玺,谁能就得天下。
那些被罗缃买通了的官员就准备三叩九拜、山呼万岁了。可是另一部分忠于秦家王朝的大臣坚决地认为是罗缃弑君篡位,他们强烈要求秦鹤翀立刻登基,以正朝纲。两边大臣很快吵了起来,有的引经据典,有的晓以情理,有的干脆拉开了泼妇骂街架势,而几个性急莽撞的武官,已经拔出了佩剑,想要用武力解决了。而在正泰宫外围,秦鹤翀三兄弟带进宫来的人马和罗家军也摆好了对决的阵势。一时间,皇宫里的空气紧张到了极点。
秦烨涨红了脸说:“这份遗诏肯定是假的!本王绝不相信,父皇会把皇位传给一个外姓人。”
一向不问世事的九皇子秦牧风也站了出来:“是啊,这一定是一份伪造得很高超的遗诏。这遗诏上的话,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依本王看来,为慎重起见,还是择日再行宣读。当务之急。是再找几个可靠的人辨别真假。”
罗缃冷哼一声:“就算遗诏是假的,那么传国玉玺总是真的吧!”
卢大人又和几个老臣接过那块玉玺,对着阳光,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看了足足有一百遍,末了肯定地点头:“的确是传国玉玺。遗诏可能伪造,可是这块传国玉玺是任何人也仿造不了的。”
那些亲近罗缃的大臣们赶紧抓紧时机,跪倒在地,对罗缃口称“万岁”。
秦烨大吼一声:“不可能!”就要冲过去抢夺玉玺。
罗缃抱着玉玺不肯撒手。很快,两个人打了起来。守在一旁的罗家两兄弟见状,立刻指挥自己的罗家军冲进正泰宫,将兵器对准了秦氏三兄弟。
战斗一触即发。
秦鹤翀一挥手,他所率领的安南王大军也立刻形成了包围圈,并且,很多宫殿的屋顶上也突然冒出许多了身着安南王大军紫色服饰的兵将。
一个大臣指着罗缃怒斥道:“罗大人,皇上先时立过遗诏,立六皇子秦鹤翀为皇嗣,而且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过,怎么会突然修改遗诏?依我看,一定是你想弑君篡位,伪造了这份遗诏!”
罗缃耸耸肩:“可是,皇上是当着本官和皇后的面归天的。本官根本没有弑君。不信的话,本官倒有的是耐心和时间,等皇后醒了你自己问她。”
很快,两个阵营的大臣们又开始争执。一方认为,既然有遗诏为证,而且这份遗诏也被证明了是真的,何况传国玉玺也在罗缃手中,那么,就应该尊重皇帝的旨意,让罗缃登基做皇帝。另一方则强烈怀疑罗缃篡权夺位,篡改了遗诏,偷取了传国玉玺,因为皇帝病危以后,他一直守在皇帝身边,再加上他又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大臣,想要篡改遗诏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所以,这份遗诏是假的。
两个阵营的大臣各不相让,直吵了一天,也没得出结果。最后,大臣们都疲惫不堪,有几个身体虚弱的文官都已经昏了过去。大家觉得这样吵下去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就请朝中年纪最大、最有威望的几个大臣定夺。
三朝元老卢大人已经及时地旧病复发,被抬回家去了,剩下的几位元老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先开口,因为秦鹤翀与罗缃,他们哪个也得罪不起。在这个特殊时刻,言语间稍有不慎。就会招致大祸临头,弄不好还会搭上全家人的性命。
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宦官宫女们已经在宫里各处点起了蒙着白纱的灯笼,整个皇宫显得凄凉而寂寞。
两方人马都疲惫不堪,可谁也不想放弃。那几个元老摆出了打死也不开口的姿态,令秦鹤翀与罗缃都无可奈何。
大家都认为,这样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不约而同想到了用武力解决。正在双方寻找一个发动攻击的最佳时机的时候,蓝皇后由穆宛冰和温倩扶着走了过来。
蓝皇后对罗缃说:“罗大人,本宫知道,你一直都有很大的野心,虽然现在你位极人臣,可你并不满意对别人俯首称臣,你要的是九五之尊、天下臣服。好吧,本宫就满足你的愿望,我们秦家,可以退出。但是,你要当着先帝的面发誓,要做一个好皇帝,胸怀天下,关爱百姓,而且,不许在即位以后屠杀秦家的任何一个人。”
在场的人都没想到。一场夺位大战还没开始,蓝皇后就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也放弃了她的儿子的权利。
秦鹤翀悲愤地问:“母后,为什么?”
蓝皇后走下台阶,扶住秦鹤翀的肩膀,深深地凝视着他:“孩子,听母后的,放弃这场战争吧,天胤王朝,再也经不起战乱了,天下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