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临淄(1 / 1)
话说虚清三兄妹找到了逍遥岛,他们休息了数日便开始筹备建立门派。
虚清扬以道圣传人的名义,向天下昭告道家一派——逍遥派的成立。
天下的各路道家修行散仙,以及崇尚道家的人们,纷纷聚集到了齐国海边。虚清扬来到齐国接应,雇佣了数十条船只,花了数天时间,才陆续将人运到逍遥岛上。一时间,逍遥岛上出现了上千的修道之人。逍遥派在一夜之间,成为与墨家比肩的大家学派。
当然,秦人发现这事的时候已经迟了,当他们命令齐国军队阻止人们去逍遥岛时,那些船已经在逍遥岛登陆了。
李斯感叹一句:“将来这些人必然是我大秦的大患啊。”
这些是后话了,当虚清风离开时,九依才刚刚到达临淄而已。
再说九依等四人,一路打打闹闹的终于来到了临淄。
临淄城墙高大而且都是用整块整块的巨石砌成的,虽然齐国已经没落,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齐国仍然拥有与秦国一战的实力,单从这城墙上便可见一斑。城墙上齐国士兵威武雄壮的站岗和往来巡视,丝毫都不懈怠。这也正是嬴政日后要用缓兵之计逐步瓦解齐国的原因。当年九依的祖先乐毅大将军也是用了两年时间来瓦解齐国的统治基础。可惜功亏一篑,最后被君王猜忌,逃到赵国后不久,就悲愤而亡。他戎马一生,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从新拾起了一个修行之人的本行——潜心研究法术,在临死前,留下了九依所学的“乐家心法”。
项羽驾着车,不急不缓的进了城。守城士兵的目光仔细扫过每一个进城和离城的人,他们看项羽他们都是些半大的孩子,也就放他们进城了。
“唉!现在这是非常时期,秦国连灭韩国、赵国,剩下的国家人人自危,只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多存活一阵,生怕秦国马上将枪头对准自己,所以也怕秦国的奸细进入自己的国家。”项羽对于这些情景先是愤怒,然后又有些无奈。
心儿轻声道:“表哥,不要想这些了,好吗?”
项羽叹了口气,摇头说道:“项家男儿居然会离开战场,我真的不配做项燕的孙子。”
九依拍了拍项羽的肩膀,安慰道:“别这样想,只要人活着,就有报仇的希望。”
项羽突然仰天大笑一声,道:“我项羽岂是贪生怕死之徒,等我学成无上法术,自然就是嬴政的死期。”
项羽回头看着心儿,对诸人道:“既然心儿现在无法和齐国公子相认,不妨就先去项梁叔父那里吧!我记得,叔父的那家武馆叫做……‘复楚门’。我们去城里四处找找吧!”
话刚说完,项羽的肚子便传出一阵极为难听的声音——咕噜~~“唉!,到了复楚门,自然就有饭吃了,你先忍忍。”说完,项羽瞪了刘邦一眼。
刘邦朝项羽笑了笑,从身后拿出一个丝绸荷包。刘邦把它的绳头解开,将手伸入,掏出一把钱币出来。
“你……你这哪里来的?”众人都大为惊讶,因为他们一起在路上都饿了一天了,经过几座小城,都是没钱购买食物。这下刘邦突然“变出”钱来,怎么能不让人惊讶?
刘邦笑道:“我说了,我只偷富贵人家的钱袋。刚才有个贵公子经过,我伸手就从他腰上摘下这荷包了。走,我们先去吃点东西吧!”
四人来到旁边的一家客店。
将马车停好后,四人并肩走进了客店。
这家客店挺宽敞的,有二十处座位,大多已经坐上了人。当中一张桌子上坐着一个白发老者,正在向四周的人说着什么,看样子,他是个说书的。他的身旁围着个把儒生。
店小二招呼四人来到一张空桌,刘邦在桌子上甩出一把钱币,傲慢的道:“把你们这里最好的酒菜快快拿上来。要是怠慢了小爷,休怪我令人拆了你这破店。”
虽然四人身着布衣,但店小二见刘邦那架子,真的以为是那位将军或者大夫家的少爷微服出游,急忙应诺,下后厨准备去了。毕竟这里是临淄,什么脾气的贵族没有呢?随便来一个都是这小二惹不起的。
四人坐定,就朝那说书先生看去,听听他说什么。
那说书先生一头白发,一脸银须,但是脸色红润,想必就是传说中,修行到已经可以拥有超长寿命的人了,修行者称他们为“鹤发童颜”。
不过,按照九依他们现在的功力,是看不出眼前这人的高低的。
老者缓缓说道:“当今天下,儒、墨、道三家最为强盛。原先儒家先祖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得道者有七十二人,更有传闻已经道法通神的‘孔门十哲’。此十子,各自开门立派,传下和发扬了儒家修行*。但是,数百年后,孔门一派逐渐埋没,被后起的孟氏一派和荀氏一派所取代。尤其是荀氏一派的传人荀不弃大师,更是与墨家钜子墨言,道家真人道圣,同为正派三大宗师,唉,可惜身死嬴政之手。”
话音刚落,四周立刻有阵阵叹息之声响起。九依扫视四周,发现店里身着儒生服的儒士还有不少。
老者随即话锋一转,道:“墨家筑墨守城于易水河畔的群山之中,易守难攻,是当世最坚固的城堡。墨家的墨子剑法是当时最善于防御的剑法,一般的攻击皆可被化去。墨家的机关兽,也是惊世之物,除了南方的‘公输门’之外,再无别的门派拥有。”
“哼,下九流的奇*巧技,怎么能和我儒家*相比。”四周的儒生纷纷对墨家之事物大为不屑。
老者淡淡一笑,继续道:“这道家,乃是老子所创,比儒家更早了数十年,其门人遍布四海,法术高深,至今除了老庄之外,再无任何人可以参悟透彻以登天。先前数日,道家在北海之外的一座仙岛之上,建立了逍遥一派。四海修行之人纷纷归附,使其一夜之间成为与墨家并驾齐驱的大派。”
见老者说完,四周儒生还是一脸不屑,纷纷回到各自座位上。老者面前的布口袋里一片铜板也没有。
老者淡淡一笑,闭目养神了。
九依从刘邦那里要来几个刀币,来到老者身前,将刀币放入口袋之中。
老者睁开眼睛,看了九依看了良久,脸上突然出现一丝惊异,转而又现悲伤,继而又现兴奋。随即,他迅速伸出手去,搭住了九依的手腕。
九依大惊,不知老者要干什么。但是老者这迅雷般的出手已经让九依十分佩服了。
九依感觉一股热力通过手腕传遍全身骨骼经脉,十分舒服。
不一会儿,老者松开了手,对九依笑道:“想不到你这娃娃竟然是天生道骨啊!可惜了,昨天夜里,道家的船刚刚离开,你若是早上一步,估计就可以拜入道家门下,将来的成就可不得了。”
九依听得莫名其妙,指着项羽他们说道:“我们见先生知道的事情很多,想询问先生一些事情,可否到我们那边就坐?”
老者顺着九依的手看去,目光扫过项羽等人,竟然脸上又是惊讶之色,道:“想不到,你们竟然都是天生异象啊!”
九依疑惑道:“什么叫做异象?什么叫做天生道骨?”
老者捏须笑道:“异象便是一个人与众不同之处,虽然每个人长相不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异象的。异象有很多种,你这种叫做天生道骨,是极为适合修行的人才。你无论学习什么,都会很快掌握,并且融入骨中,一辈子忘也忘不掉,千年难得啊!看来你有希望在我之后,成为下一个飞升成仙的人啊!而我使用的这法术,不过是最低级的摸骨术而已。”
九依对于这成仙不成仙的没有兴趣,他只想着报仇!
老者接受了九依的邀请,随着九依来到项羽他们身边坐下。
项羽抱拳施礼,问道:“敢问先生道号?”
老者笑道:“在下道号‘鲲鹏子’。”
九依问道:“刚才先生说他们有异象,能否指明?”
鲲鹏子点头笑道:“当然可以,我见你们的面相,便知你们和道家有缘,自然是可以相告的。”
鲲鹏子说完,指着项羽道:“此子面相富贵,必定是大富大贵之族,将来必然位居万万人之上。”鲲鹏子搭住项羽的手腕,向其传入真气,探其根骨,然后道:“而且,你乃是天生勇骨,非常适合修炼霸道法术。”
项羽闻言,正合心意,遂心花怒发,笑道:“多谢先生指点。”
鲲鹏子接着指着刘邦道:“此子也是富贵之象。”他也搭住刘邦的手腕,探其根骨,笑道:“你乃是千年难得的天生贱骨啊1”
“贱……骨!”刘邦哭笑不得,九依和项羽则是笑得前俯后仰,心儿捂面而笑。
鲲鹏子咳嗽了一声,道:“你们认为贱骨不好?”
项羽反问道:“既然是贱骨,为什么还说他是千年难得呢?”
鲲鹏子抚着银须笑道:“这天生贱骨确是难得啊,我一辈子也只见过这一个,想必,你现在必然是偷鸡摸狗之人吧!可是,因为你是富贵之象,从古自今还没有富贵之象的人长着这贱骨的。所以说你是千年难得。”
刘邦听完,想死的心都有了。
这时,店小二将酒菜端了上来,刘邦等他将酒菜放好,就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喝道:“为什么现在才上菜,嗯?当小爷我不是大人物是吗?”
小二连声叫着不敢。但他哪里知道,刘邦现在正火着呢?
不等小二辩解,刘邦便起身对着小二的屁股,给了小二一脚。小二摔了个狗吃屎,但是敢怒不敢言,急忙赔笑着跑进后厨了。
鲲鹏子扫了心儿一眼,笑道:“小姑娘,你更不得了,你这根骨我都不必探摸了,你必定是天生媚骨,堪比当年的西施啊!也是千年难得一见。也不知将来谁有福气娶得美人归呢?”
心儿脸上一红,伸手在桌下抓了抓九依的手。
九依对心儿笑了笑,对鲲鹏子问道:“先生,我们都是想学习高上法术的人,不知应该拜入哪家门下?”
鲲鹏子笑道:“儒家现在都逐渐转行做官去了。墨家行踪隐秘,若非门人带路,外人不可能进入墨守城。我建议你们还是等待两年,等道家第二次来海内招徒之时,拜入道家。”
两年?那岂不是要空等两年?九依眉头顿时紧锁。
鲲鹏子看出了九依的心思,道:“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我已经参悟天道,两年之内便要登天成仙,若看得起老夫,我便在这两年里教你们一些道家入门法术吧!”
九依先是失望,随后闻言,立刻朝鲲鹏子三拜,喊道:“九依拜见师傅!”
项羽见状,亦跪拜,喊:“项羽拜见师傅。”
刘邦亦然,喊道:“刘邦拜见师傅。”
项羽见刘邦也在拜师,便冷笑道:“你这贱骨也要修法术吗?”
刘邦无言以对。
鲲鹏子嘴上叫他们起身,心里却是笑道;哈哈,临走前,还为道家招来三个天生异象的徒弟,也算对得起老庄二位师兄了。墨子、孔子二位师兄,莫要怪我哦。而且,这叫刘邦的小子,哪里是什么富贵之象,这分明就是帝王之象啊,道家收了这徒弟,还怕不能发扬光大吗……
十数年后,在刘邦建立大汉帝国之后,道家确实显赫一时,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出台。在鲲鹏子的算盘打得真好,若是墨子、孔子天上有灵,恐怕真的要从天上气掉下来。尤其是孔子。为何?请诸位看官想想这里是哪里?齐国的临淄!这里有稷下学宫,以儒学为首,荀卿曾在这里当过祭酒,这里是儒学的中心地带,这鲲鹏子等于是在别人嘴里抢肥肉啊!
鲲鹏子笑道:“你们以后每日清早,来临淄城东门外十里的鲲鹏洞找我吧!”
三人应诺,鲲鹏子一脸笑意的走出店门离开了。
四人用餐完毕,出门坐上马车,寻那复楚门去了。
谁知,这复楚门当真不好寻找。四处打听,走了一天,还是没有打听到复楚门的位置。众人怀疑是项羽记错了武馆名字,于是打算挨家寻找。
天已经黄昏,四人来到城中的一座武馆前。
这是临淄城里最后一家没有找过的武馆了,这武馆门前没有任何招牌,只有一棵高大的柏树。有一个人在门外慢悠悠的扫地。这哪里像个武馆啊,门前满地的落叶,连个习武的“喝喝哈哈”的吼声都没有。要不是刚才问了个齐国人,他们才不相信这里是什么武馆。
项羽跳下车,走到那人跟前,抱拳施礼问道:“这里是复楚门吗?”
那人身高八尺,高了项羽许多,面容憔悴,披头散发,头发花白了一半。他听见项羽的话,只是抬头用无神的目光看了项羽一眼,又扫视了马车上的三人,便低头继续扫地了。
项羽一阵惊奇,又抱拳施礼,问了一遍:“请问,这里是复楚门吗?”
那人依旧不理。
项羽有些火起,但是还是忍住了,他再一次和气的问道:“请问,这里是复楚门吗?”
那人停止了扫地,转身朝武馆里走去。
项羽出身贵族,就算再讲君子风度也经不住人这样的“蔑视”。
“喂,老子问你话呢?知道复楚门在哪里吗?”
那人回头看了项羽一眼,走到项羽身边,拉着他往前走。
项羽力拔千钧,小小年纪,数十个秦兵都不放在眼里,竟然被一个像是落魄的人拉着手往前走。项羽一身力气完全发挥不上,手上脉门已被对方制住。
那人拉着项羽来到门前,一手挥去,一道气流将门边的一堆干草落叶扫去,露出一块匾额。上面刻着三个金光大字——复楚门。
项羽呆了一下,那人便松开了项羽,径直走进了门。
走到一半,那人头也不回的说道:“进来的时候记得把门关上,马车也一起牵进门吧!”
项羽回过神来,急忙和九依他们将马车牵入门来,随手将大门关闭。
“好拽的人啊!”刘邦低声暗骂,但却被一旁的项羽听到了。项羽黑着脸,对刘邦说道:“小子,别让我再听到你骂我们项家的人。”
刘邦一路上吃过项羽不少的拳头,知道这家伙不好惹。虽然之前算是孩子间的玩笑,但是现在刘邦确实是惹到项羽了。
刘邦急忙闪到九依身后,闭口不言。
四人走到院子中央,看着满地的干草落叶,心里都不禁问了一句——这里是武馆吗?
正在四人疑惑之时,刚才在门外扫地的男人从正厅里走了出来,他身边多了一个身材高大,长相平和的白衣男人。
“叔父!”
“羽儿!”
看来,这白衣男人就是项梁。项梁和项羽刚一见面,便互相认出了对方。两人许久不见,激动之下,竟不顾一切的冲向对方,将对方紧紧抱住。
项梁和项羽皆是泪流满面,项羽哭道:“可恶的秦国狗贼杀了父亲和几个叔叔,爷爷气病了,姑姑也死了,这仇,我一定要报。”
项梁闻言,沉默了许久,然后擦去自己和项羽的眼泪,慈爱的抚摸着项羽的后脑勺,对项羽说道:“今天是你这辈子最后一次落泪,以后,你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哭。答应叔父。”
项羽立刻止住哭声,用力点了点头。
三人在项羽身后,看到平常坚强、乐观无比的项羽竟然也有落泪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分。看来项羽一路上是将这些痛苦、伤心的事情深埋在了心里。今天见到了叔父,来到了他的目的地,终于忍不住发泄了。
项梁松开项羽,叹息道:“想不到,我离开家不到十年,楚国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我当初真不该离开,我应该和大家在一起。我们应该一起面对秦国的铁骑。大哥……妹妹……父亲……还有诸位哥哥,项梁我一定把羽儿培养成才。”
项梁说完,指着身后的那个男子,给项羽介绍道:“这位是兵家高人范增先生,是我的朋友,他今后便是你的老师了,你要好好的跟范先生学习兵法和法术。”
项羽见识过范增的厉害,对于拜范增为师,自然心里服气,恭敬的喊了声:“范先生。”
项羽朝范增笑了笑,然后走到九依他们面前,把九依和刘邦介绍给项梁认识,顺道说了一下路上发生的一些事情。
项梁对九依笑道:“既然是妹妹的看中的人,那不妨以后也随项羽叫我叔父吧!”
九依含笑点头,道了一声:“叔父。”
项梁微笑回应。
项梁看到了心儿,笑道:“和你母亲长得真像。我当年离家的时候,你还不过是个三岁的孩子罢了。”
心儿拉着九依的手走到项梁面前,轻声问候了一句:“舅舅好。”
项梁转身对范增低声说道:“这些孩子,就是将来的希望啊……”
范增无神的目光再次扫过几个孩子,然后默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