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肠道内经:便便博士的顺畅哲学 > 第1章

第1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小米到了猎人世界 爷的疯女人 我们,都别逃 火影之浔梦寻梦 傻傻惹人爱 沉夕 那些你不知道的 最后的晚餐 替身宠妾 先上车后不用补票

本文由4020电子书提供下载,更多好书请访问http://www.4020.cn/

肠道内经>

前言 你了解你的肠道吗?

“大家知道肠道有什么作用吗?”每次我去社区做调查的时候,都是这样开始的。

“存放便便的!”

“垃圾通道。”

“臭得要死!”

“猪大肠倒是挺好吃的哦。”

“别说了,我要吐了!”

每次的回答都是这些,这样浅薄的认识真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不错,我与肠道打交道几十年,天天都观察臭烘烘的便便,因为我觉得便便很可爱,每一份便便都携带着很多亟待我去破解的健康密码;便便不光可爱,如果碰到健康的便便,我甚至觉得它就是一坨金子呢。

但是这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这几年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呢?唉,现在便便的素质越来越差了,几乎天天碰到像羊屎一样的颗粒蛋,或是奇臭无比的烂泥;甚至见过夸张的朋友,面色蜡黄地对我说:“教授,对不起,我已经一个月没有便出来了。”

欠缺“肠”识,等于与疾病为邻。

→不到三年的时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由癌症的第五位跃居第二位,而且大有抢占第一的势头。

→过去,45岁之后才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年龄,但如今70%的二十多岁年轻人已经有肠道疾病。

→便秘成为困扰大众的普遍问题,许多人最后只好选择手术来解决问题。

→因为便秘而自杀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

→5%的小学生一周排便一次,但家长早上总是催着孩子去学校,埋怨孩子在厕所里浪费时间。

→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与肠道有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肥胖、老年痴呆、各种癌症等。

麦当劳全球总裁查理贝尔先生45岁就因肠癌辞世(舆论都说:“汉堡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蔡琴前夫、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也罹患肠癌去世;天使一般的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也是患肠癌去世的;几年前上海均瑶集团总裁王均瑶先生因肠癌去世时才38岁……人生的奋斗与美好都因肠癌而止步,你还能对肠道问题继续冷漠下去吗?

这本书就是让人知道健康的最大威胁来自肠道,拥有健康,请从“肠”计议!

前言 看看你的便便是什么类型?

香蕉型

扑通一声进入马桶,统称“一条便”,不会溅起太多水花,微微浮在水面上。这说明排便人的精神状态良好,饮食也很均衡。

颜色:土黄色、红褐色略带土黄。

分量:一条约100克,大约两三条。

味道:有味道,但还能忍受。

硬度:硬的近似于黏土,软的类似成熟的香蕉。

细条型

软弱无力的细长状,通常称为“老年型细便”。

颜色:偏黑的红褐色、黑色。

分量:一段约50克,最多三条。

味道:味道刺鼻,且持续好一段时间。

硬度:类似挤出的牙膏,有时更软。

便便博士提醒:

1.需多做肠道运动操,逐渐加强体力;

2.需多吃高纤饮食餐,增加制造便便的材料;

3.多喝酸奶。

稠泥型

泥巴似的状态,接近腹泻,但并不成液体状。这种情况是由于水分没有好好被吸收,长期下来容易造成肠胃功能紊乱,甚至可能演变成“过敏性肠道症候群”,一定要多加注意。

颜色:褐色偏黑、黑色。

分量:大约是一瓶牛奶的重量,约为200g。

味道:非常臭。

硬度:就是像稀泥巴啦!

便便博士提醒:

1.多休息减压、多运动;

2.多喝酸奶,好的益生菌对肠道很有用;

3.少摄取不溶性纤维,多摄取水溶性纤维。

液体型

液状便便常伴随突发便意。水分几乎没被肠道吸收。原因大多出于压力或暴饮暴食,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急性肠炎等情况。

颜色:数种(若非褐色,请尽快就医)

分量:两三杯咖啡的重量,约180g。

味道:极端恶臭。

硬度:汤汤水水。

便便博士提醒:

赶快去看医生吧!

硬邦邦

俗称羊便,小颗偏硬,便便长时间堆积在肠道中,

水分被过度吸收以致便便偏硬,导致便秘或腹胀。

颜色:褐色偏黑。

分量:2~10颗。

味道:臭得惊人。

硬度:硬邦邦。

便便博士提醒:

1.尊重便意,养成定时便便的习惯;

2.多吃各种膳食纤维,多喝酸奶。

最优型

终极的状态即完美的“便便卷”,虽然和香蕉型便便一样长,但没有切口,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此人饮食生活、精神状态都处于极佳的状态。

颜色:金黄。

分量:400g。

味道:馥郁。

硬度:有弹性、柔软。

第一章 肠道密码 1. 为什么肠道不吸收?

武侠小说里常常提到高手练功时总是“气沉丹田”。

请你在脑海里,想象一位太极高手松肩垂肘、气沉丹田、蓄势待发的姿势,你可以感受到所有的气与劲都发自丹田,“开则达于四梢,会则仍归于丹田”。丹田也就是肠道的位置,是我们生命动力的源头,是生命之祖。

这一点古人比我们先进许多。

中医对肠胃有很传神的描述,讲胃,胃是“仓廪之官”,是“五脏六腑之海”,我们吃的食物,在胃里面,腐熟转化,滋养五脏六腑。讲小肠,小肠是“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从胃接受腐熟的水谷,转化成气血精华。讲大肠,大肠是“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传导水津,也传导糟粕,将水津吸入体内,将糟粕排出体外。

大家不要以为“传导之官”就是几节下水道,肠道一边传输一边像精密的流水线一样,同时要做三样工作:消化吸收、免疫防卫及神经调控。

其中消化吸收是肠道最基本的工作,没有消化吸收,人体无法获得养分和能量,就像车子没有油,手机没有电,生命活动将全部停止。免疫防卫和神经调控的功能,除了协助执行消化吸收基本功能外,也对整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般是大家忽视的功能哦。

便便博士的小案例

我家隔壁的王太太因要经常出差,就把8岁的女儿交给了外婆照顾。过了大半年,这位忙碌的母亲才发现女儿虽然平时都有按时吃饭,饭量也正常,但是面色偏黄,而且体重减轻,精神状态也不佳,学习老是精力不集中,便便也不按时,而且很臭,颜色也深。王太太谈起女儿的身体总是很担心,于是我劝她带女儿去医院检查一下肠道的吸收功能。医生检查后,诊断是患有吸收不良症候群——小肠没能适当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素。

吸收不良症候群会造成体内欠缺维生素和矿物质,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父母们应该多加注意,一旦孩子出现如上类似的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吸收大魔道

常常听人抱怨吃了许多补品,身体还是一天不如一天;小朋友缺钙缺维生素,父母照着广告买来一大堆钙片、维生素,可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医生就会说,吸收功能不好,吃了也白吃。

大多数人认为消化道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养分,不觉得它会有什么复杂的原理值得拿出来讨论。其实,消化道的运作非常精巧,何时食物应该走到哪里,产生何种反应,在哪里需要分泌何种化学物质,分泌多少,每一个环节都有精密的控制。那些吃了不吸收的状况,就是因为肠道的某些环节在*呢。

食物由口腔进入消化道,会用24~72小时走完长达9米的旅程,为什么走得慢慢腾腾呢?因为每1厘米的消化管道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确保我们能吸收优质的养分,肠道里还有无数的细菌,帮助我们捍卫肠道健康。

如果肠道照顾得宜,运作正常,它就是生命的动力源、发电厂、补给站,提供能量与养分,如果肠胃道出了问题,轻则带来各种烦恼,重则威胁生命。这段通道就像一条大魔道,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便便博士的小贴示

触摸肠道

我们一起来观察自己的肚子。请低下头看着肚子,小肠分布于肚脐周围,然后是大肠,而盲肠位于肚脐向右一个拳头,再向下一个拳头。

目 录
新书推荐: 开局饥荒年:从带全家打猎开始 徒儿快下山,扫黄的又来了! 古树寻魂之妖珠再世 穿越诸天的行者 都市风水师:掌纹定龙脉,一剑镇幽冥 秋意虽迟却渐浓 老公住手,把那个鬼留给我 明明是胎记,系统非说是至尊骨 蠢蛇心声 凤舞长安之千年渡华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