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明朝生活面面观 > 正文294 锋芒毕露不是好事

正文294 锋芒毕露不是好事(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夫妻一场 大行妻道 天生舞才必有用 水色天下 唐门逆子 毒舌贵公子 死神同人:憧憬 白头吟 还珠之八爷重生 邪魅王爷有点痞:征服冷王妃

正文94 锋芒毕露不是好事

有些事儿,你觉得冤,却没有说理的地方,只能忍着。

早上,李氏来看文筜,文筜轻声说了,却不愿马上就回屋里,只趴在文箮的床上不起来。

彭氏给文筜一个台阶,对李氏笑道且让她们在一起聊聊天。没几年,都要出嫁了,现下时光难得。”

这里三个少女,第一个先出嫁的就是文箮了。李氏道定下来了?”

彭氏僵了一下,道哪有。人家哪看得上我们这乡里人家。文箮又没有十分文采,她祖识得的都是学富五车的,高攀不起。”

“我还以为上次在北京定下来了,大嫂二嫂瞒着我呢。北京也不如何,如今瞧来,苏州城里好儿郎也不差。”李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

彭氏讪笑,道是啊。只是有女有郎,不见得能拉成一对啊。高不成低不就,也麻烦。好在,文箮没同攀比,你二哥也说了,就在苏州为她寻一个不太差的人家,住得近,有个照应,常相往来。”

李氏笑道还是二嫂想得通透。正是这个理。”

“你姆妈也真是,就提起我的事来了?”文箮听得又羞又恼,赶紧带了甜儿出门。

文筜不吭声,看着她们走出去,瞟了眼雨涵,雨涵心神不定地望着门外,生怕李氏现下就遣了。

李氏好似看透了她的心思,一待彭氏出门,立时将雨涵叫出二房的院门,狠狠地训了几句,临走时留了句话我现下要忙着田庄上的事,没功夫收拾你。你要是再看不好文筜,你也不用到我面前来了。”则说完,瞥见文箐捧了几枝月季。于是凉凉地道了句你不是要去沈家吗?”不跳字。

文箐一脸乖顺样子,道我明儿再去,今日在这里陪五妹。”又晃了一下手中的花,解释道五妹喜欢花,我摘了几朵。”

李氏撇了下嘴,吐了几个字难为你有心。也不枉你五妹替你打抱不平。”

文箐知她心中其实仍是对十分不满,不过是没发作,故而十分应对道五妹性直情热,箐儿自是省得,自是也如亲视之。”

李氏留一下句话我记着你这句,且看来日如何。”

雨涵见三奶奶走了,哭丧着脸道四,三奶奶定要遣我的,我……”

文箐也纳闷,到现在为止,不知为何文筜说程氏害,这是哪听来的谣言。便问雨涵关于此事的前因后果。听了之后,暗责文筜确实有几分糊涂,不过一想关心则乱,这也说明她确实看重这个堂姐。可是文箮虽是好意,却……想到这里,不禁问道你说三婶要遣你,这事又不在你。难道另有原因?”

雨涵支支吾吾地不。“三奶奶不让说。”

文箐道你既在我跟前说三婶要遣你,又说不得原因,我如何替你想法子?”

“我……”

“我猜,你现下最着急的是三婶遣了你,没处找活计?”

雨涵点了点头。“原想着在身边多做几年,攒点儿钱……”

“你也晓得,现下既然是因我的缘故,连累五妹被三婶责打,我自是不能出面替你求情。不过,念在你照顾五妹的情份上,你若信我,我便应允你一件事,比如:日后替你寻份工,如何?”文箐说这番话,倒也不是赚她开口,她也确实需要寻些帮工。可是,说完这句,她立时又后悔了。这话说得太快了。因为这话说出来,意味着雨涵根本无所忧惧,人有了退路,难免有二心。若是被三婶晓得了,又得惹出一番事来。

果然,雨涵听了,眼里闪过一丝感激。“四,雨涵自是信过,先时你帮程娘子,我……”

文箐可不想节外生枝,赶紧将这话又说。“旁的话莫再多讲。毕竟,三婶又没真遣你,你现下就这般心思,让她晓得,那遣你便是铁定的事了。到时我若有心为你寻活计,只怕三婶连我亦不放过。眼下,你不如安心服侍好你家,将功赎罪?少说少,专心做好眼前事。”

雨涵被她说得脸上通红,结结巴巴地道我,我没有二心,我就是怕,怕……”

“你又不曾做得亏心事,怕甚么?”她拿了花送于文筜,道,“我去大舅家,过些日后看你。中秋节快到了,自适居那边有几盆菊花,到时陪你一同赏,你且画几幅如何?”

文筜听到“画”,立时变得紧张起来,摇了摇头,小声说了句我不想画了。”

文箐“啊”了一声,文筜好画画,这还是她见着沈颛之后被发掘的潜质呢。以前与她,一提到画画方面的事,文筜就说得眉飞色舞的,话题没完没了。改性子了?

她想问,文筜却不开口说。出来,与嘉禾低语了几句。不到一个时辰,嘉禾便从雨涵那里打听出始末来了。

文筜初到北京,似乎是乡下姑娘进城了,在与文筼认识的那干中,没了在家的那份自在,开始时还有些缩手缩脚。不过随着时日一长,这些也不过尔尔,并不比强多少,于是胆气又壮了些,慢慢地恢复了自信,恢复了在苏州时的言语无忌状。

平时倒也还好,只是她每与人言,时而就带出一句“我四姐说”,无形中将文箐抬高到某个位置。文笒激她道莫老提文箐如何如何,你若有真本事,改天也给咱们露一二两手。”

文筜心想:谁怕谁。再说,她也确实不是前年文笒在家时见到的那副光景了,随文箐确实多念了两本书,最主要是在画功上较周家女孩子来,是格外突出,虽写练字才三年功夫,不过得沈周与沈颛指点,竟是比文笈写得还好,比起其他来,那自然只强不差的。故此,文筜或许毛病很多,在书画上确有几分天分,文箐有时觉得不如文筜绘画细致,如果假以时日的话,相认她在这方面或可能有成。

那日周家宴客,请了一干女眷带了儿女来赴宴,这其实也是变相的一种相亲模式,就是作为母亲或帮着相看两眼,考评一下。既然都是诗书官宦人家,免不得就是琴棋诗画的。

文筜见得众或诗或画,诗她自是不敢卖弄,可是说到绘画,她也凑热闹参与其中品评几句,比如这画人笑有多少种,嘴角如何勾笔,鼻端侧影如何处理……她性格耿直,又不看对方身价,无形中就得罪了一些人。而这些人,就是周家长房的关系网。其中两家,就有雷氏替文笴与文笒相中或将来有可能结亲的人家,结果却被文筜言语无忌给得罪个彻底。

对方下不来台,免不得就认为这是文筜故意拆的台,言语间亦挤兑文筜。文箮与文笒让文筜道歉,低个头,却没说明其中原委,文筜直性情哪懂得这么多,自然是不服,偏不服软,反而高调地说这有何难。这画当年我四姐教我作画时,启蒙就是这个。”这下可当真恼了一群人,纷纷出言说“你且施展一回,让我们开开眼界。”文筜傻头傻脑地当即就下笔,还一边将的心得说出来这画人,眼与眉之间尺雨不宜过宽,也不宜宽窄,需得恰如其分,眼角若上扬,便顾盼生辉;眼角下抑,则聚精会神……”

文筜做得这件事,浑不知得罪了人,还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在人家故意吹捧几句下,飘飘然了。出了院子,却在墙角又撞见周惠儿似乎在等人,后来隐约见得守信。这事儿,文筜没头没脑地却大张旗鼓地打了招呼,引得旁人亦。此事儿虽然没闹大,只是雷氏脸色极不好,狠狠地训了文筜几句。

李氏护短,说自家女儿并无不当。与雷氏又争了几句,当然事后又拿文筜出了气。为此事,文箮亦挨了祖母的训,是以,之后对文筜也爱搭不理的,所以在周能那里,文箮也不想与文筜这个闯祸精过份亲近,以免受连累,当然心中也抱怨文筜给惹的麻烦,才让文筜轻而易举出了门。

文箐听得

嘉禾简要地说得这些事,只觉得这简直就是如堆乱絮,人大了,事多了,就扯作一团,情份或生疏,或越发厚重。

文筜性子不改,不看人脸色,只怕年岁渐增,事儿更多。锋芒毕露,不懂得藏拙啊。这不是好事儿。由五妹想到了,当初就为了让人不欺负姐弟弱小,才故意采取高调的方式在周家露面,不得不露出锋芒。或者,便也给人留下了坏印象,一如文筜。

文箐想到此,在心中叹口气。“周大管家可是去南门了?”

嘉禾点了下头,方道早饭后,我去侍候少爷,管家便出门了。”见四下无人,又道,“,三奶奶方才问了我几句话,我觉得有些不妥,不知哪个又在三奶奶面前露了口风。”

“甚么事儿?”

“三奶奶问咱们家养得多少只鸭子那么多青果?说上次去北京送了只青果6只鹅子,家中那几只鸭怎会下这么多?”

文箐越听越皱眉,道你说的?”

“我还没回答呢,三奶奶却又问我:谁给大做的那绒衣?我只好说是阿静姐做得。三奶奶哼了一声。”嘉禾觉得这些细节也该说与听为好。

文箐不知哪里让李氏起疑了。不过想想,有些事,捂得一时,捂不得一世。“无事,她再问,就说咱们因为临湖,那些田地靠水,常被淹,便种了芡实,又养了鸭。以前我也与她提过,只是没说具体事。绒衣的事,过了今年再说吧,她了,也不能如何了。”

话是这么说了,可是她心里也存在疑问:三婶是从哪儿听得风吹草动了?家里,难道还有三婶的耳报神不成?小月早遣了,又是谁?

嘉禾亦忧心忡忡,瞧了瞧,一时拿不定该问还是不该问。反倒是文箐察觉她这般神情,问道了?”

“这事,这事并不是嘉禾要替雨涵求情,实在是觉得这事不知是不是三奶奶的主意。方才,雨涵问我,这里还要人吗?”不跳字。嘉禾联想到三奶奶问话,便把雨涵当作告密的人了。

文箐略一笑,安慰道不怪你。她现下是没头的苍蝇,乱撞。方才亦问了我。”

嘉禾“哦”了一声,提醒道,三奶奶方才问我今年工钱得多少。我,我便按说的,得了五十来贯。然后,三奶奶又问香儿一家工钱是多少?还问一年给叶子几套衣衫?”

文箐想李氏问这句话的意思到底是呢?“雨涵是多少?”

“四十贯钞。她说五偶乐打赏玩艺儿。她也问过我,我便说与她一般,都是三奶奶给的工钱。”

“嗯,你说的很对。我给你们的工钱,拿了,心中有数,不要与人提便是了。”文箐算了一下,三婶对下人虽没亏待,可也绝不大方。给雨涵四十贯钞,在她看来,一年所得,连手下的叶子所得的钱都不如。

过了会儿,方氏亦从彭氏屋里,与文箐说了几句关于周珑的事,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为娘的却是唯恐漏了哪句没听到。文箐见她这般思女心切,想着周珑这人也是狠得下心来。

她为别人担心,可方氏却也为她担忧。“箐儿,你小姑姑这性子你可莫学。家,生儿育女才是正经事儿,偏心高气傲作甚?”一边说,一边抹泪,“幸好你母亲在世时,为你寻得你大表哥。我见那孩子,着实体帖人,话少,性子却极善,你明日去陪你大表姐,莫别别扭扭的……”

文箐一听她这话,就知后面说甚么了,必然是前些日子姜氏在她面前又说了,如今替姜氏作说客了。“好的,我大大方方坦然而视之便是了。再说,他们再急,也急不得不是?”

“你曾外祖母,是盼着玄孙啊。这年岁大了,就盼着子孙满堂……”

姜氏那边八月初一傍晚,接到文箐派人的信,道是弟弟归家了,可能得拖上一天半天才能去陪大表姐。“你表妹也是个劳累命。两边奔波。这下她三婶归家了,要晓得她趁此搬走了,还不定如何说她。唉……”

华婧一边缝着衣衫,一边与姆妈道姆妈这般心疼表妹,我都眼红了。她主意大着呢,既说能应付得了,姆妈就勿操心了。不如瞧瞧她如何将此事周全。”

姜氏瞪了女儿一眼,道你想看你表妹挨骂?她对你可不差,旁人家的弟妹哪有没进家门,就对大姑小姑这么奉礼的。前些日子,她太姨娘请我,我以为是何事,却是让我替你选几个布料花色,为你与你家姑多制几件绒衣。就这份心意,你也莫说你表妹如何了……”

华婧咬断了线,吐了一下线头,道还没进门呢,姆妈你就这般护着她。反正她进门时,我早不在这个家中了。我让她陪我,还不是替弟弟好生瞧瞧她。她纵是如大姑母一般能耐,能赚钱,可若是也如大姑母一般要强,不见得是好事。至少,姆妈你这边就难为……”

华婧认为文箐长袖善舞,哄得家中一干人等都一口称道“好”,连姆妈眼中也越来越没有的地位了,时时在面前提表妹如何如何,心里呕得慌。于是,开始在家中提出对文箐的不同看法来,尤其是在姆妈面前。她认为这般,是在提醒姆妈,睁大了看未过门的儿媳。

果然,姜氏听了这话,低下头去,叹口气道你爹很是看重这门亲事,你我说一句半句不是都不可。这话可莫让你爹听着了,就是你弟听到了,心里也不高兴。”

“反正我嫁出去,我现下提前与她说些话,也不打紧,她要怪我,到时我自听不着。我得替姆妈敲敲边鼓,敲打一二才是。她那性子,也太傲气了些,虽帮得三婶一些事儿,只莫到咱们家也来这套才是。咱们家本不重钱财。”华婧这几年与表妹相处,虽谈不上有别扭,可在某方面,她总觉得表妹在面前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平时语气虽温和客气有礼,可无形中,老是给人一种压迫。是以,担心这样娶进门来的表妹做弟妹,会让姆妈不好受。

姜氏在缝百子帐,看到上面白白胖胖的小子,想到了当初生华婧时的分娩时的痛苦,一转眼,十多年了,如今却要嫁到旁人家中去了,心中不舍。嫁出去一个,却要好些年后才能娶进来一个。“你可莫说多了。你弟弟可是喜欢她得紧,平时自适居那边一有事,他就尖着耳朵听着呢。你说文箐不好,你弟虽不记恨你,可心里必是难过的。”

“就是这般,我才要出这个头。你瞧文箐在颛弟面前与在颐弟面前差不离,虽说未成亲,可毕竟有婚约,总有个区别不是?弟弟又这般着紧她,日后成了亲,还不被表妹给抓得紧紧的,到时连姆妈您的话也听不进去,可就是大事了。”华婧说这番话时,半点儿没想到要嫁到夫家去,若是郎君一点儿也不听的,只唯母命是从,该如何?

“好了,好了,你莫越说越厉害了。再如何,文箐也不是一个一个孝的。何至于母子反目成仇?”姜氏不想听这番话,越听越心慌。

华婧撇撇嘴反正我是丑话说在前头。姆姆你是个心软的,她是个好强的,到时她虽敬着你,却是不依你的话而行事,也难说。爹现下只瞧着她帮着三婶一家,又能带着弟弟建家业,好是好,只是这性子一旦养成了,不服管,又以钱财为重……一个,打理家业,弟弟吃闲饭,日后外人晓得,自是闲话不已。祖父就担心这个,祖母说这不一定是桩好事……”

姜氏半天不语,缝好半边帐子,方道这些话你是从何处听来的?休得胡说”

关于沈家人,沈周弟弟沈昭,这是查到的,堂兄沈颛与沈撰为一文钱编的,沈撰名字与其哥名字发音太近,易混淆,改了一下,为沈颐。以前章节凡提到的,我都慢慢一一改过。特此说明。不好意思,影响大家阅读了。

正文94 锋芒毕露不是好事

正文94 锋芒毕露不是好事是 ,

目 录
新书推荐: 重生1993,从净身出户开始 娇养撩精,京圈大佬见她红了眼 缔造美利坚:我竞选经理是罗斯福 离婚当天,渣前夫死对头跟我求婚了 婚躁 开局演乌鸦哥,成港片反派专业户 六零:开局一碗红烧肉,媳妇被我宠上天 什么海王,我就是个钓鱼佬! 锦鲤福宝五岁半,首富全家宠宠宠 许下美好的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