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春秋左传 > 第122章

第122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大清三杰 北邪情种 别让不懂营养学的医生害了你 美男相公排排坐 铁蹄踏蒙元 忘尘依雪 如此爱情 明史纪事本末 千古大运河 猎人突击队

正如诗中所述,平民百姓当真把他当作父母一样来尊敬、亲 近、臣服,甚至连鸟兽虫鱼都能深明其中缘由,从而欢欣雀跃 (是文学夸张,还是献媚取宠?)。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羡慕?

可惜这种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后来的君主们再也不可能 与老百姓天然的亲和关系,即使某个人想这样做,制度也不会允 许、治人者和被人治者的距离拉开了,矛盾出现了,怨恨产生了。 在后人的心目中,周文王的时代几乎就是一个神话。

------------------

维清

——规则是成功的根本

【原文】

维清缉熙(1),

文王之典(2)。

肇肇(3),

迄用有成(4),

维周之祯(5)。

【注释】

(1)清:清明。缉:延续。熙:光明。(2)典:前代定下的法则。

(3)肇:开始。肇:祭天。(4)迄:至,到。有成:指拥有天下。(5)祯:祥瑞,吉祥。

【译文】

政治清明光耀后,

文王法典是根本。

自从开始祭上天,

直到今天大功成,

这是周朝的祥瑞。

【读解】

这是周公制礼作乐时祭祀文王的宗庙乐歌。

把周文王的成功,归于法则、规矩,应当是说到了点子上,作为一国之君,即或是部落首领,不可能像乌合之众的头儿一样随心所欲,走道哪里算哪里,更不可能走一步看一步。要归顺人心,要使言论、行动有所依循,必须有法则。从法则之于家、国、人的重要性来说,单是创制法典,使国家、社会的运转依一定的轨道而行,时人们的言行有所依凭,周文王的功绩便足以光照后世,垂青史册。

法则的制定,不外乎两个方面:角色的定位,以及由这种定位而规定的权力、职责和义务。进一步,是制定超越角色定位和职责、义务的惩罚措施。这样,有了规矩,就可成方圆了。

------------------

天作

——志在四方建功业

【原文】

天作高山(1),

大王荒之(2)。

彼作矣(3),

文王康之(4)。

彼徂矣岐(5),

有夷之行(6),

子孙保之。

【注释】

(1)作:生。高山:指岐山。(2大王:指周代开国君主。荒:治理 (3)彼:指周太王。(4)康:继承发扬。(5)徂:同“岨”,山势险峻。(6)夷:平,平坦。

【译文】

天生高峻的岐山,

太王开发治理它。

太王开创周基业,

文王继承发扬它。

岐山高大又险峻,

如今大道平坦坦。

【读解】

这是成王时周公祭祀坦岐山的山歌。

岐山并非周部族的故土,然而,周部东迁之后,周王朝的发达兴旺从岐山开始,周人从这里继续向东扩展,直至中原的大部分地区。因此,对周王朝来说,岐山的意义远远超过里部族原来的栖息之地,自然要隆重地祭祀。

看来,“故乡”的意义会随着人们的经理的改变而改变。原有的故乡由于不利于生存发展可能黯然失色,新的发迹地因为使人大受裨益而可能更加亲近。建功立业不一定非要生于斯、长于斯地故乡不可。

正如 天涯何处无芳草一样,天涯何处不可以建功立业?志在四方,大概说地便使这个理。

------------------

丰年

——丰收不忘祭祖先

【原文】

丰年多黍多稌(1),

亦有高廪(2)。

万亿及秭(3),

为酒为醴。

烝畀祖妣(4),

以洽百礼(5),

降福孔皆(6)。

【注释】

(1)稌(tu):稻子。(2)廪(lin):收藏粮食的仓库。 (3)亿:数万。秭:数亿。亿、秭都指数量极多(4)烝:进献。畀(bi):送上(5)洽:齐备。(6)孔:很。皆:普遍。

【译文】

丰收年成收黍稻,

备有粮仓高又大。

装进万亿黍和稻,

酿制美酒和甜浆。

献给先祖和先妣,

备齐百礼祭神灵,

神降福祉真普遍。

【读解】

丰收时节在庆贺之际不忘祭祀神灵,大概使古代先民普遍的心态。古代希腊有“羊人舞”,“酒神颂”,用以祭祀神灵。周代先民也有类似的礼仪,不同之处在祭神灵之外加上祭祖先。这可算作使中国特色吧。

古人把丰收归功于生灵的恩赐,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容置疑的。其实,丰收是人们自己凭双手和辛劳、汗水换来的,神灵不是别人,正式辛勤劳作的人们自己。因此,祭祀丰收之神,实际上是在祝福自己。这一点,古人们大感不会明白。

但是,神灵作为一种引导人们向前的精神存在,确实不可缺少。同样,祖先作为赋予生命的源泉,在后人的心目中已化为一种意义,一种感念的对象,也是不可缺少的。倘若没有了精神上的依托和感念,人生也就像失去了舵轮的航船,随波漂流,也像失去父母的孤儿,无衣无靠。

在另一方面,对祖先的感念和崇拜,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源泉。它像一根强劲的纽带,把我们一代又一代地牢牢连接在一起。

------------------

小毖

——警惕祸从己出

【原文】

予其惩罚(1),

而毖后患(2)。

莫予荓蜂(3),

自求辛螫(4)。

肇允彼桃虫(5),

拼飞维鸟(6)。

未堪家多难,

予又集于蓼(7).

【注释】

(1)惩:警戒,警惕。 (2)毖:小心谨慎。(3)荓(ping)蜂:牵扯,牵引。(4)辛螫(shi):指祸害。(5)肇:开始。允: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桃虫:一种小鸟。(6)拼(fan)飞:上下飞舞。(7)蓼(liao):一种苦草,喻陷入困境。

【译文】

我要认真地提防。

小心后用会来到。

没人把我来牵扯,

祸害拖累自己找。

当初一只小鸟雀,

哪知拥飞成大鸟。

家国多难不堪忍,

又陷困境多烦恼。

【读解】

周成王平定管叔、蔡叔的叛乱之后,反思祸乱产生的原因并 作诗自诫,以防再出现大灾祸。同时,这对群里也是一种警醒。

比较的起来,天灾不可抗拒,人祸却可以防范。防范之途说起来 很简单。即时刻保持警惕,留心细小的苗头趁苗头未成气候 之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在实际上做起来却有太多的 制约因素。道理谁都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用一 尺五,而行动起来就不会想到那么多了。

最关键的防范环节是当事人自己、在众多的假象和诱惑、陷阱 面前,能不能保将清醒的头脑,坚定立场,谨慎的言行改,敢不敢于当机立断,采取果断的措施,才是至关紧要的。历来栽跟 头的人,问题多个出在自己身上。所以,真正明智的人,在出了 问题之时,首先是反省和检讨自己,然后再是其它原因。

------------------

目 录
新书推荐: 海贼:睡觉王!赤犬求我别睡了! 开着餐车闯末世,全基地都馋疯了 资本家假千金,搬空家产嫁糙汉 烈焰灼心 我,旧日至高位格,出手无视规则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日本战国:真田家的野望 折戟 重嫁奸臣后一心想和离 小师妹被魔尊夺舍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