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松骨3(1 / 1)
负责的小将只好再来找浅离,他知道在这个朝廷之中,只有浅离才可以帮他。果然,浅离第二天一早就起草奏书,面请君主。
魏寒斥责到:“今年虽然多发灾祸,但难道真的连这点粮食也凑不出来了吗?”
张言诚惶诚恐,看见魏寒发怒只好小心翼翼地回答:“圣上息怒,库中缺粮,确实是实情。”
然后,一直在一边有若隔岸观火的李尘寰说话了:“陛下,我认为张大人所言并无虚假。而且,当初燕将军出征,若臣没有记错,他带的军粮只会有余而无不足,就算用的快,我想云淄城内也应该有补给的余粮。如今,才不过只有区区三月,却突然传来这样的消息,恐怕是有人想要中饱私囊吧。”
“李相,此话差已。”浅离上前一步,他是毫不退让。“燕将军不远万里前去北印,三月以来众位将士更是浴血苦战,他们为国为民,其情可嘉,其志可表。李相怎能以一句中饱私囊来坏了他们的声名呢?”
李尘寰嘿嘿笑了一下。
“话虽不错,可是为什么区区三个月就会用尽原来足够用半年之久的粮食,我倒希望秦大人可以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世间的事情,本就有千百种的可能:也许是他们在行军途中发生了意外,这当然是他们护粮不力之过;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心人故意陷害,这样当然就不是他们的过错了。”浅离边说边扫视了一下周围,最后把视线留在了李尘寰的身上。
“秦大人是什么意思?”李尘寰一脸的怒容,倒也看不出是心虚,还是生气。“是在怀疑在下吗?”
“我没有别的意思,李相误会了。只是如今,事情尚且不明,就一味定了他们的罪名,未免有欠考虑。”
李尘寰阴沉着脸说:“那么照秦大人的意思呢?”
“如今战况一刻都不能等,我的意思就是发粮增援。等到他们回来之时,再来查他们是失职还是糟人陷害了?”
“可是没有余粮也是枉然呀?”李尘寰一摊手,表示一种莫可奈何的为难。
“陛下,臣愿意五年不领俸禄,粗茶淡饭,卖画卖字来支援远行的将士。”
浅离的话,顿时让在场所有的官员都愣住了,就连魏寒也吃了一惊。
然后,他笑了,他在那一刻已然明白了,为何浅离总说要他信他,因为他拥有常人所无法比的毅力和执着。
“爱卿如此为国牟利,朕又怎会不同意。既然库中没有余粮,那就将宫里的粮食拨出一半吧。”
听见皇帝如此表示,那些为人臣的也只好纷纷开口说:“圣上英名,臣等也愿意捐献俸禄,去支援燕将军。”
而到了此刻,一直在擦汗的张言也慌忙开口:“库中虽然困难,但如今正是紧要的关头,臣就算拼了老命也一定会为圣上凑足军饷的。”
浅离本是笑着的,而如今这笑容则更加温和了。
魏寒说:“爱卿们如此明理,那真是我朝之福。李卿,你看如何呢?”
李尘寰冷冷地说:“臣没有异意,圣上所言在理。”
下朝之际,李尘寰突然不冷不热地跟浅离留了句话:“秦大人,真是好口才,不过有些事情,可不单单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解决的。”他意有所指,似乎正在谋划着什么。
浅离说:“浅离自然知道,所以有空时还要向李相多多请教了。”
和气的语气,温和的态度,把所有的心情都藏在心底。
“不敢不敢,圣上的红人,尘寰有什么资格可以指教你。”
三天后,民部最终拨出了粮食得以运往云淄,但是浅离知道还有更大的矛盾没有解决,如果此事不了,一切还会是白费心力。
为了这件事情,他整整想了三天,终于做了最后的决定。那天傍晚,他进了宫。找到魏寒后,他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意图。
“陛下,臣要做监粮史,随同他们一起出发前往北印。”
魏寒一听此言自然是不同意的,他一口驳回了浅离的提议。“胡闹,运粮的人早就定了下来,根本就没有必要你去。更何况,你一个书生,全然不通武功,去了也没有什么意思。”
浅离突然屈膝,跪在了冰冷的石板上。
“圣上,请听我一言。若是我说了,圣上还认为不应该,那么就算离儿错了。”
“说。”
“圣上,那次的粮食明明可以用半年,再加上云淄的余粮,支撑一年是可以的,可如今却……”他顿在那里,不说话,大大的眼睛看着魏寒,好一会才复开口。“圣上,你可猜到,这其中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