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只合彩云边2(1 / 1)
再次见到碧妍时已经是两日后了。届时已过三更,承云如和尚打坐般盘膝危坐。蜡烛微微地亮着,烛台略偏。光影里,那晶白的蜡色仿佛随时将会倾覆,燃着一片火影。
然而烛底的胶油到底牵住了欲去的心。烛火只能在这欲扬欲灭间抛洒出烬身的余霞。这时一阵风动,一个近乎无形的暗影顺手抹灭了残焰。承云侧过双眼,黑暗中终为无物。只听得她一声如云过风清,“我来了。”
是不曾在意他吗?承云循着她的语气想一探究竟。他感觉到她在他面前坐下,于是彼此便如同熟识的好友,促膝相向。
“和你在一起,有时我会忘记我已经死去。”
承云诧异地向碧妍望去,不明白她何出此言。这时碧妍身上浮起淡淡的光晕,整个人如沐琼玉。
“承云。我可以这么叫你吗?”
“可以。”承云欣然答应,只觉话音如梦,甚至迷失了呼吸。
然而碧妍道:“我是来向你辞行的。”
承云一惊,如坠云端,半晌方道:“辞行?你要去哪儿?”
“我要转世了。”
承云“啊”了一声,涣散了的神智回到身上。“为什么?案子呢?”
碧妍的眼眸如秋意里萧瑟的枯叶蝶,翩然飞舞在绝望的落叶中。她的声音如薄冰将碎,“都是前生的事,我不想再执着下去。”
不知是承云已经熟悉了黑暗,还是由于碧妍身体里锁身草的光亮,碧妍的身体已清晰地展现在承云眼前。发丝绾成一个髻子,面色苍白如雪,眼中愈来愈浓的伤感让她的身影愈显单薄。这两日,承云也曾有过疑虑、恐惧。但是这一刻,当她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时,所有的都被抛在了脑后。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道:“碧妍,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对你说。或许你不想受这些羁绊,但我实在把持不住我自己。我——”
碧妍闪亮着眼眸,静静地等待他说下去。但是,她不是不明白。说了又能如何?爱了又能如何?时间在一瞬一瞬陷入迷途,重重戒条阻绝了一切可能。
“——我忘不了。”
天地霎那间停止了呼吸。只有夜色的密鼓重重叠叠紧紧逼来。那三个字终究没有说出,代之的是浅浅一句我忘不了。
太浅了的一句,以至容不下那么深的情。可他又能如何?可他又如何敢真正一诉衷肠?
碧妍一转眉梢,肩头微微耸动。然而语气平静地说道:“碧妍还有最后一事相求。”
“什么事?”承云按捺下心中的悲痛,强作镇定道。
“我屋中的那把瑶琴是我生前最爱,请你帮我火化了吧。”
“为什么要火化?”承云一怔,随即顿悟道,“你要把它带到冥府?可是你不是要转世了吗?”
“我不想留下关于我前生的任何痕迹。”
她说的果决。离去,并且是永远地消失。承云心头又是一击,喃喃道:“那你……再也不会回来。”
“不会了。请大人保重。”
承云听出她语气中刻意与他疏远,知她不会再改变主意。便问道:“你一个人转世吗?”
“不是。玄音和我一起。”
“玄音是谁?”
“你见过的。”
承云不假思索问道:“他很好吗?”
“什么意思?”
承云默然。千万话语,句句压在心头,可偏都无法诉说。二人近在身侧,却又似遥遥远眺,彼此的身影竟浑如月影天边。那一道银河就好似当空横在他们中间,生生隔断,无法簇拥。
二人相对无言。
此时凝睇,光阴苦短,不意已到天明。碧妍当随明月而去,倏尔眼前只剩一轮绯红,华光万丈。
相见即知难忘,眸光欲诉衷肠。此时此景相对,残梦一缕芳香。风瑟瑟,春去也。相知也需相忘。光初起,人去也。相望惟有断肠。
日升。星殒。
梁上,瓦上,地上,一块块澄澈的白玉正在和煦的暖日中缓缓融化。雪水顺着琉璃瓦的纹路蜿蜒滑下,又顺成一缕珠帘嘤咛一声垂在石板上。这敲击在石板上刻不出半点凹痕,而心又怎能抵过玉石的坚定?痛得想哭泣、想呐喊、想控诉,却最后,只一个人静静地坐着。
周遭的一切,似与他无关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又何必屈求本不可能拥有的?他明明知道,却又不愿意醒悟,只一遍遍吟诵着喃念着。偏恨多情、不信离情,心碎也教得霜雪净。情尽头、人空守,而今才道当时错。
天如暗夜,地如泼墨。油纸伞跌落在地,往生铃欲碎将碎。冥府空寂的街道,黑暗下温暖到冰冷。
碧妍向着远处奔去,一百多年了,她从未像今天这般觉得自己还活着。而心已痛到没有知觉,她就像一个十八岁女孩因为希冀被打破,逃入苍茫的暗影中。她仰望着天空,忽然好像看看月亮。然而此夜无月,从人间慢慢渗出的点点光亮刺痛着她的心魂。
她不能对不起玄音。所以,对不起。
如若早知今日,他是否还会如当时执著?玄音僵立在她身后,看着她的苦痛、她的无助,心里只有浓浓的苦涩、密密的伤感。
这份凄凉惨淡,就是百年相伴的结果?这份互相伤害,就是补偿与报答?
风满衣袖、泪满衣袖,无边的寒意袭来,他如在狂风中飘摇。
缓缓背过身,缓缓地向着他们的“家”,缓缓、走去。
他的脚步一如她的哽咽,相隔地太近,却听不见声音。
花到尽时方恨少,情到别时始知多。
云如天上雪,露如月中霜。九天之上,清波孤独。那覆雨翻云的神祗是否也曾经过刻骨铭心的告别?那正襟危坐的决然,是否已看透一切皆空?
而红尘之下,谁能敌过命运翻转?
我为随波客,君为幻旅尘。偶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