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番外 求仁得仁(樊一言)(1 / 1)
我是什么人?是樊家人心中突然蹿起,心狠手辣的家主,是嘉国人心中慷慨大义,心忧天下的权臣,是富可敌国,深谋远虑的商人。我有层出不穷的想法,有与日俱增的野心,有着与天比翼的傲然。可是我心中有一个小小的角落,保留着一份真的感情,面对她时,我只是一个不敢爱的男人。
唐馨是个奇怪的女子,我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只觉得她单纯无知,蠢笨呆傻,既没有眼色,也没有才干,连嘉国普通女人都比不上。
可是,就是这个傻傻笨笨,软的如一滩泥一样的女人,却让我做出了许多不合常理,摸不着头脑的事情,说起来,不知是劫是缘。
和她接触多了,我才发现,她是个极聪明的女子,可是她的聪慧从来也不用在正道上,而是用来安慰她那楚楚可怜的小爷越清,用来讨好她心之所系的易家大公子易晨。
她是在乎的吧,是爱的吧。我好奇她每一个举动,偶尔开始有酸酸的感觉。
对她的在意,我也算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什么时候转浓,那就像春来秋去般自然,不需要我去计算。
可我还是用了手段。
我无法不用手段,这些深埋于我的骨血之中,我深信,靠天不如靠人,能掌控的才是安全的。
易晨被困,她在马车哭的稀里哗啦,我从没见过哪个女人哭得这般凄惨,从没见过哪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哭得这般伤心。我想,她是适合我的,她如此柔弱,如此温情,没有野心,也不滥情,她就是上天为我特别打造的最合适的女人,我能保护她,能给她安全和温暖,她只需乖乖的陪着我就可以了。
可是,上天跟我开了个玩笑。如果我早就意识到我的感情,如果我早就看穿她的本质,我们会是最合适,最幸福的一对,我不惜一切也会争取到她的爱情,一切都会那么完美。
可是我们输给了时间。我策动她娶了易晨就是我最大的失败。
越清太好对付,根本不值一提,如果只有他,我丝毫不会觉得不安和罪恶,对我来说,他那样低贱的人是随时可以消失的。
可是易晨不同,她本就对易晨有心思,如今娶了他,还怎么可能放弃,怎么可能乖乖进入我为她编制的情网,从此心心念念只有我一人?
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已经晚了。
那日在魂销阁,看她跌坐在我膝前,我心甘情愿卸了面具,看她明明欣赏却偏偏红了脸小孩子气的说着反话,我心中是如此愉悦,难以言说。
我适时的放手,是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她才不会忘了我,我才有的路可走。
她在越国做的每一件事,我都知道,越清的事我虽没有命令,但却乐见其成。她恨,她怨,她想不明白,她要报复,而我偏要劝她忘,劝她放,我要她每一次的快乐和伤痛都深深印刻着我的痕迹,无一例外。
我去找过易晨,我知道易晨所有的往事,直到易晨不能受孕的事实,我不用多少语言就能说服他接受我对馨儿的觊觎,任何人都不知道,我用的是什么样的理由。
那时的月多么圆啊,我告诉他:“我只要曾经拥有,我和她走不到最后。”巨大的悲伤和失望撅住我的心神,那一刻,我忘了家国大业,忘了勃勃野心,只是一个伤心的男人,在爱情还没开始灿烂的时候哀悼那个将要来临的分离。
易晨什么也没说,但终是决定帮我。
我用尽全身的力量,疯了般与我的馨儿缠绵,是爱得太深还是不够,为何每一丝温存都那么疼痛?
我们早就安排了替代越国二皇女越子兴的人,这个人经过多年的培养,几可乱真,只是现在需要一个契机,让我们把这个人安□□去,要天衣无缝,不留痕迹。
所以,让越国那个大皇女和二皇女斗权夺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戏。这部戏最精彩的地方不是越子瑞的父亲突然弑君,不是越子瑞深处深宫作困兽之斗,恰恰在于她和越子兴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相对平衡力量下,产生的你死我活而又不可断然斩杀对方的博弈。
牵动这根线的人,却是馨儿。
我多么不愿她卷进来,我用尽一切方法让她远离遥庆,我想让她决绝与权势之外,却忘了她并不聪明。
而我清楚的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
她与印彩衣来到我的账里,像是初生的兽犊向我挑衅,要破坏我全盘的计划,却不知道,她的反抗也在我的计划之中。
这个计划的名字,叫放手。
彩衣不可能不知道我的心思,但我也知道他不可能说出我的心思,这是一个已决定结果的棋局,没有点明的必要。
我怀了她的孩子,却不告诉她,我知道她要去找越子兴,所以特地去等她,在她看来是危险的威胁,在我看来,却是最深沉的告别。
她转身的决绝是我爱情最后的挽歌,我想哭都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她走了,再也没来看过我,我只有从她那里抢来的粉红色双心玉戒,那两个我一个也戴不上,因为我常年习武的手指到底不比易晨的细致。
那一年,我们的女儿出生了。我为她取名樊念馨。
我将自己投入到浩如烟海的账册和文书之中,却每每在睡前去念馨的房里,抱抱她,亲亲她,欣慰而悲伤的想,这孩子,与那个人儿多像啊。
我的身体大不如前了,我知道我这样肆意的挥霍只能是油尽灯枯的热烈。我如同飞蛾,在最美丽的时候,不顾一起扑向激情的火焰,烧得支离破碎,却还要清醒的回来。
我的爱情或许并不完整,但即便是那一瞬的温暖也足够支撑我一生的冰冷。
念馨越来越大了,开始会问:“为什么我的母亲从不来看我?”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所以常常避着她,避无可避便会用很多的珠宝玩具吸引她的注意,让她知道,没有母亲也能生活得很好。
念馨长到五岁的时候,再也没有问过我关于母亲的问题,她开始偏着脑袋疑惑迷茫的偷偷望我,却在我回过头去的时候一溜烟跑得不见人影。
我以为她懂事了,变乖了,直到那个夜里,我在门外听到久违的温和的声音,她说:“念馨,娘来看你啦。”
脚像生了根一般,泪水不可抑制的滑落,而那时我的身体已经再也经受不住长途跋涉的劳累了。
这几年疯狂的透支耗尽了我的心神,我的头发不再秀美,皮肤不再光滑,我穿着她最爱看的黑色锦衣,却再也没有绝世风情,而是如鬼般冷厉,我不可以也不可能以这种姿态出现在她面前。
所以我走开了。
多少年后,我看着念馨趴在我的床前,紧紧拉着我枯干的手,如秋水般温柔的眸子泛着湿润的泪花,我笑了。
“馨儿,你还好吗?”
那么多年的坚持,不过是求仁得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