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1)
“嗯?”
“我……”方快安情急地道:“……我好想你。”
相思又笑了。
好笑得好艳。
艳起来很寂寞,凄然如落花。
她弹弹指:
“相思?相思令人老,想一个人,很快地便会老喽。”
她又用手指弹弹自己的脸颊。
——要不是她的手指这般轻柔娇嫩,方快安真担心这样一弹,会弹破了这样一张粉艳艳。花样般的脸胚儿呢。
三、惊雷响干秋
那一次方快安向相思示意后,也不知相思没听懂,还是她忘了,一切依然,相处如故,甚至不惊草木,没有尴尬,大家如常往前推进,如旧遇上伏袭,照样杀敌前进。
一一夜乡已然在望。
(分手的日子近了)
(甚至触手可及。)
可是,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日渐剧烈。
日益频密,与日俱增。
更可怕的是:
竟连“青龙王”也不例外、
他不喜欢任何人接近相思姑娘。
他几乎因此杀了公孙重眉。
白居不易几乎也因而丧命。
下手的却不是“青龙王”,而是那一位“大师”,那一个“和尚”。
一一一不过,总算是“几乎”,而不是“真个”。
他们总算没全然翻脸,主要是因为大家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把“相思”送到“一夜乡”。
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个心愿。
完成了行程。
他们进入“淮南王府”一一一这位素以敢与朝中阉党作对的王爷,兴高采烈,亲自出迎那千里投奔风尘仆仆的世侄女相思姑娘。
当晚,他就在王府设宴招待群雄,并与大伙儿商量大计:如何运用相思姑娘手上所有的阉党罪证,来对那些弄权丧国的官僚爪牙作出反扑。
并且,相思姑娘要好好地谢一谢大家,她“有话要跟对她最好的人说”。
一一她那“最好的人”是谁?
谁也不知。
谁都以为是自己。
谁都不希望是别人。
但晚上那一宴,大家都(满怀希望地)去了。
那大晚上,大雷大雨,但王府里却十分热闹。
相思姑娘经过浴沐整妆,装扮更衣,云鬓珠饰,风钗绢披,更是出落得美艳动人。
她逐一地敬酒。
她感谢每一个护送她平安度过。安全过渡的人。
她对每一个人都说一番感谢的话。
她饮酒的风姿好美。
一一一但她那“对她最好的人”是谁呢?
一一一她有什么话要说呢?
也许是因为酒意,方快安忍不住:这样问了。
相思抿嘴笑了。
她弹着指(她还是弹指的手势最是绝美,简直美到了绝楚)艳丽着一种不可言喻的凄楚,说:
“那当然是魏九千岁了。没有他的授计和重托我又怎能一一将你们引出诱来,引虎出山,一网成擒?是不是?”她又环起玉行带点娇艳忧伤的笑说,“真的相思姑娘早已给我们杀了,我这个相思旨在引你们相思之后真的想死。”
“我毕竟是姓朱的,怎么跟朱家天下作对?”朱胃也呵呵笑道:“大家以为我真敢跟魏公作对,我才可以为他剪除乱党。”
这时,锦衣卫,番子,王府军队,斤半堂高手,第九流好手,张弓搭箭,拔刀绰枪,全都呐喊了一声,一拥而入。
这时恰好外面响了一声雷,宛似从恒古千秋滚滚而来,又往未来岁月轰轰而去。
大家都在这一弹指间,发现自己都中了毒:酒里有毒。
当然真正的毒还不是下在酒里的,而是早就布于“相思姑娘”的一嗅,一笑,一举,一动,一回眸,一弹指间。
生命本就是一弹指的事,更何况是成败,更休说是相思了。
可不是吗?
--------------------
稿于九二年六月四日聚于中环丽港酒店
校于壬申年端午节叙于太古城康兰酒店
雪在烧
颊上映着雪意和火光
四周很荒凉,而且森寒。
大地都铺上一层雪霜,但不是很厚,有些土坳处有积雪,树枝上也凝着冰屑,不过大部分的土地,仍是湿漉漉的,也许这儿曾覆盖过雪,但已渐消融。这场雪下得还不足以掩盖这块疮痍大地,所以使得这残景更加荒凉。
雪意比雪降更苍寒。
——“钩拐二侠”都是这样想。
他们骑在马上,都感觉到深深的寒意,这就跟寂寞一样,真正的寂寞,也是刺骨的冰寒。冲动时热,寂寞时寒,人生就是时热时寒,到不热不寒。
他们替人“保镖”近二十年,钉板滚过、鲜血流过、水里火里冒过、大风大浪渡过,每次一上了马,就像是个带兵出征的大将军一般,趾高气扬,威风凛凛,从来也没有失利过。
也不知怎的,他们今天虽不是“保镖”,但一入这狼牙坳,加上这雪景森寒,他们两人,都怀念当日在十万大山力搏巨寇李创鬼,在太行山下格杀“十四太保”的壮怀激烈、轰轰烈烈来。
饮烈酒、骑快马、流敌人的血!
那是何等快意长歌的日子!
将军百战身名裂!
丁拐子和张钩子的嘴裂过、鼻骨裂过、虎口裂过、连手臼也断裂过,声名却不但不裂,而且还越来越盛。
他们是何等怀念那些日子。
那些餐见饮雨、江湖冲杀、快意长歌、和高手对敌而振奋的岁月!
——只不过,今儿不知怎的,一入狼牙坳,他们都觉得深寒刺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老了。
张钩子和丁拐子心中不约而同,都闪过这样的念头。
“要像白衣大侠龙喜扬就好了。”丁拐子说,“他在这个年纪就有这般的名声,他日统率江湖,指日可期。”
“像他这样一位大公无私、行侠仗义、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的仁侠,又这么年轻好看,我要是在二十年前,也会跟着他,丢脑袋断脖子,决不皱一皱眉头。”张钩子说着,笑了起来,笑声里充满了无奈,“老了,我们。”
他终于说出了一句。
要不是在百福驿遇着了龙喜扬,可能还不致兴起那么深的感触。
——龙喜扬年轻、飞扬、武功高强,但谦冲有礼。
——仿佛一切的好事,所有优良的品德,全集中在这年轻人的身上。
张钩子和丁拐子在雪夜的驿站里,跟龙喜扬谈诗论剑说江湖,对龙喜扬极之服膺,还吸引了很多同在驿站渡宿的江湖人围观,他们还在凌晨店外的雪地比划,龙喜扬居然以店里的一只筷子,轻易击败张钩子的“神钩”,丁拐子的“仙拐”!
他们仗以成名江湖三十年的神钩仙拐,竟敌不过一个年轻人手上的一对筷子!
打从那时候起,张钩子和丁拐子对龙喜扬,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同时也真的感觉到“老了”这两个字的可怖。
老了就是老了,从林晚笑和朱金秀的眼色,甚至小眉、小鼻的眼光,都可以知道,少女们心目中的英雄是年轻的侠士,再也不会是像他们一样风烛残年的老人。
林晚笑和朱金秀便是两老“走这一趟”的原因。
朱金秀是豹隐洛阳、前朝御史朱鹰台的独女,朱鹰台因受京城刑捕总班头朱月明的三邀四请,终于拗不过这堂弟的拳拳盛意,赴京助持大局,朱鹰台先行抵京,俟局面安定了之后,才请张丁二侠把女儿朱金秀护送过来。
张钩子和丁拐子曾受过朱鹰台的恩义,更在晚年得到朱御史的照顾,凭他们走镖三十年的名声,护送朱金秀赴京师,虽有点“大材小用”,但钩拐二侠也责无旁贷,不容推辞。
林晚笑则是洛阳一位武林世家的掌上明珠,因为部属所害,密谋叛变,全家被杀,只逃出了林晚笑和她的一位兄长,兄长矢志留在洛阳,结合旧部,以图复仇;林晚笑则寄护在朱大人府中,与朱金秀结成闺中密友,这次朱金秀赴京,念到了京城没有伴儿,要把林晚笑也拖去,林晚笑也免得多留在这伤心之地,所以也跟着朱大小姐一道儿出发了。
其实在钩拐二侠的心底晨,对林晚笑恐怕要比朱金秀更疼上一些。
那可能是因为林晚笑身世遭逢可怜之故,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林晚笑比朱金秀更乖、更温驯、更善良之故。她的身世凄凉,但从无尤怨,当一个人遭逢可悲,或是才情过人,而她本身却全不自觉,会更令人同情或仰佩。或许,这也是使钩拐二侠特别喜欢林晚笑的原因之一罢?
何况林晚笑还很美丽。
非常的美丽。
小眉和小鼻是朱金秀的女侍,但她们从心里也比较喜欢林晚笑。
因为林晚笑人好。
至少对她们很好。
就连朱金秀本身也特别喜欢林晚笑。
除了在昨天晚上……
当龙喜扬高谈阔论,语惊四座之际,朱金秀把一双妙目,情深款款的击在龙喜扬清俊伟昂的身上,即发现龙喜扬正在偷偷的瞧向林晚笑。
林晚笑微笑、低头、长长的睫毛闪动着,屋内的火光映红了她的右脸,屋外的雪意却使她左靥微微发白。
在那一刻,朱金秀觉得很妒嫉。
——龙喜扬和朱金秀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就连钩拐二老也不禁这样地忖思着。
不过想归想,林晚笑始终安安静静地坐在远处,既不像朱金秀向龙喜扬东西南北地问个不停,也不似小眉小鼻的互扯着衣服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