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子母珠石(1 / 1)
“难怪你说你们家祖上和红教有仇呢?这仇可还真是够大的。”黑猫想起泽穹曾经提过这一出。
“你们现在应该能理解我堂伯和喇嘛出走,在当地是多大一件事了,也难怪家里人不准我们提起,甚至都不承认曾经的释因寺住持是家族中人。”
“智卡庆大师被放出来后,曾想去探望叶家残存的人口,却哪里找得到,心灰意冷之下,一路回到不丹,将事情与法王讲明,就一头钻进水帘谷修行,至死未出。法王心知这线索,正是那龙珠的意义所在。只可惜叶家从此和达藏寺结下冤仇,法王连派了几个人去,都是无功而返。与此同时,法王偶然间发现了龙珠在水中不沉的秘密,对它更是着迷。几十年中,每日把玩,总是期盼能有什么新的发现。一日,一名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僧人忽然来求见法王,自愿到叶家去再次寻访。”
“那僧人,就是我师傅哲西既郎拉。当时他在达藏寺的地位,可以说是不上不下——知晓寻访龙珠秘密的原委,却从没有亲自加入到这些行动中。自从发现了龙珠与《楞严经》的关联之后,他一直潜心研究这部经书,以及相关的汉地佛法,他认为凭借着这些信息,再去寻访会更好说话一些。”
“你们法王不是对门派之别挺介意吗?”苏卿鱼想到这点,有些奇怪。
“没错。为了弄清龙珠的来龙去脉,还是放宽了些尺度。不过听说我师傅研究了这么多汉地佛教知识,还是有些不满。师傅是个能言善辩的人,没多久就说动了法王。法王严令他除了与这件事相关的佛经以外,不能过多涉及汉地经书,不要耽误了自己的修行,同时答应了他再次前往福建的要求,这次,携带上法王视为珍宝的龙珠。”
“不用说,你师傅肯定没听呗!要不然怎么日后还教你读我们中土大唐的经书来着?”黑猫颇沉迷于西游记的想法,还口口声声大唐盛世呢。
“你猜得不错,不过这是后话了。你们都已经知道,哲西师傅这趟去了我老家的释因寺,因缘巧合,不但见到了释因寺住持,也是族中少有的清楚《楞严经》一事的人,而且和盘托出后,还把住持带了回来。”
“我堂伯,也就是释因寺住持,细细看过龙珠和内中的纸条后,特意问起发现龙珠的大概时间,听罢连连称奇。哲西师傅这才知道原来叶家祖传有一串佛珠,价值连城不说,一直有传言说这佛珠中有大秘密。大概就在不丹达藏寺发现龙珠的前后,这串佛珠也曾经失窃。因为一直藏得隐秘,平日里没人去动它,很久都没有人发现它失踪。忽一日叶家一位好友全家暴毙,十几户人死得蹊跷。查案时竟然发现了这串佛珠。”
“叶家人这才知道佛珠失窃。后来查出,这户人家是因为世仇,被奸人下毒而死。但坊间却传开这佛珠是不祥之物,一切均因它而起。本来叶家有宝这件事,外人并不知道,这一来倒好,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以过路的军阀都能打听到,也难怪他们抓起叶家人来不遗余力,抓到之后又不依不饶。侥幸佛珠深埋地下,逃过了战乱。”
“二人商议之下,认为这其中必有联系,决定拿出佛珠来考究。堂伯遣走释因寺大小僧众,带领哲西师傅在寺外不远处挖出了佛珠。万万没有料到,佛珠出土之时,竟然划过一道微弱却不容置疑的黄光。这佛珠多少年以来,从没出过异像,堂伯心知此光一出,必与那颗不期而至的龙珠有关。连忙让哲西师傅把龙珠拿出来对照。”
“刚把这两样东西一并放在地上,那黄光又是一闪!只不过这次已经不是一道,而变成了三道黄光,恰好映在并排的龙珠上。”
“这么神啊!”黑猫听出了神。
“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神奇,并不是耀眼的光芒,只是一点点,但暗夜之中,二人却看得清楚:那光芒映在龙珠的光滑表面上,恰似是一个大写的汉字‘三’。哲西不知所措,我堂伯却冷静的站起身来,抬眼观星,罗盘定位。过了好一会儿才对哲西师傅说:‘这不是吉兆,叶家又有难了。’”
“说来惭愧,叶家祖上出过几个聪明人物,但多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好高骛远,杂学颇多,太过执着,反而不成器。堂伯也是这样一个人,没事经常研究祖上留下的盘星摇谷之学,也小有造诣。平日里谁家丢了贵重物品,总能一算即出。如今看到这异像,再观星测位,算出叶家将有大难。看佛珠细小,龙珠相对硕大,佛珠十八颗一串,龙珠却只有一颗,正是子母珠石模样。映出个三字形,必有寓意。穿起来一想,这一劫,想必是出自三房的后代。”
“那时我父母尚未生养,堂伯也不知这未来的劫难要如何化解。正说着,忽见不远处释因寺走了水,一时间火光撩天,煞是惊人!堂伯哀叹道:‘看来叶家这场劫难不小啊!’哲西师傅当即提议让堂伯跟随他回达藏寺见法王,也许尚有化解之道。”
“说起来不能不提,达藏寺的不丹密教,传承了古藏传红教,最是以神游和转世两项神通著名。不丹法王代代转世,神游法力非常人可想象。龙珠和密道,就是在法王打坐神游时发现的。此时哲西师傅特意提起来,堂伯也认为这或许对了解事情全貌、化解叶家劫难意义非凡。更何况,龙珠与佛珠,两样佛宝遥相呼应几千里,不是缘份又是什么?当下决定和哲西师傅一同出走。”
一听泽穹提到神游,苏卿鱼和黑猫交换了一下眼光,都想到了那晚在达藏寺“折磨”拉冬和泽穹木头人一样的身体的情景。不丹这个地方,总有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二人这次竟然达成默契,谁都没说什么。鬼神之说,还是少问的好。
“但是堂伯身为叶家子弟,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泽穹没有注意到黑猫和苏卿鱼的小动作,继续讲道:“于是修书一封,放在原来埋佛珠的地方,说道在极西之地的法器上观得天机,叶家灾难将出在三房后代上。他打定主意,如能解开谜题回来,自然毁掉这封信,如果不能,总要提醒族人想办法避灾避难。”
“书修好,刚要埋起来,堂伯又觉不妥。族人看到释因寺神秘起火这么大的凶兆,又得知叶家劫难的预言,自然会引起恐慌,说不定一口气全撒在三房后代上。于是赶忙加上几句,谎称释因寺大火是自己所点,盼能平定人心。谁成想事情并不像他想得那样简单,这封信还是差点要了我的命。”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好家伙,自从你上次讲完以后,我就一直纳闷呢,原来这其中有这么多曲折!”黑猫不禁感叹,苏卿鱼和拉冬也连连点头。
“这曲折,还远远没完呢。我堂伯在达藏寺日夜钻研经典,时时与哲西法师和法王探讨,这才窥到佛学的精华,对以前名为出家、实则入世的生活方式颇为悔恨,更是加倍辛苦的研习佛法。整日辛劳,又加上水土不服,没几年就一病不起,竟就这样涅磐了。临终,他想到了叶家的这段事,本来早已打定主意不管,却始终放不下,把家传佛珠传给了哲西师傅,又托他再去一次福建,察看我的下落。也是我命不该绝,刚好在逃出的那夜遇到了远道而来的哲西师傅。”
“回过头来说,经过几十年跌宕起伏,不丹法王看到为这龙珠牺牲了太多人,渐渐有些意兴阑珊,本来已经放下了。待到我22 岁那年,却发生了高僧进入水帘谷途中失踪的怪事,于是各个盘查寺中之人,问到我时说漏了嘴。法王听到哲西师傅仍然沉迷于《楞严经》一事,大发雷霆,没想到却因此发现了佛珠当中藏有琥珀的秘密,想来这就是堂伯所说的世代相传的大秘密了。”
“当下哲西师傅赶忙拾起散落一地的十八颗琥珀,交给法王斟酌,一边还提到这些琥珀的光芒,就与当夜在释因寺附近看到的转瞬黄光一模一样,只不过要更加耀眼。这些佛珠已经被把玩了无数次,外壳完好,到底那一夜为什么会透出三点黄光,就谁也说不清了。”
“法王将琥珀对着阳光细看,每颗琥珀当中都有一颗类似种子的物事,几个人传看了一遍,都闹不清楚这究竟是什么。法王当即下令让哲西师傅带上我,再走一次福建叶家,看看能不能找到人问清此事。”
“我离开叶家已经有十几年了,当初被迫出走,并非出自本意,这些年来乡愁不断。乍一回来,看到那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茶园,闻到空气中若有似无的茶香气,不免有些伤感。哲西师傅明白我的心思,也就不催,两个人慢慢的走在村里的小路上。”
“这平静很快就被打破,忽然听到不知哪里穿来的一声女人的尖叫,把我们吓了一大跳,不过一会儿就看到村里人都跑了出来,一群小孩子飞似的从我们身边跑过去,边跑边喊:‘族长家又着火了!去抓黑鱼喽!’”
“我和哲西师傅都是一惊,眼看并没有黑烟或火光,这黑鱼,不是大忌吗,怎么又能动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