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红线 > 21

21(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心灵魔师在异世 妖神物语 方圆兵法 风血征程 尘缘仙踪 虚境生存 过把瘾就死 欲火难眠 七杀 温瑞安短篇武侠

“这还用说,”苏卿鱼打岔:“肯定是条黑鱼精什么的呗。”

屋子里其他三人一愣,眼巴巴的看着苏卿鱼。

“第一,他刚才铺垫半天黑鱼塘子的事情,所以现在他所遇到的事情一定与那个古古怪怪的塘子有关系吧。第二,这个人明显封建思想严重,满脑子神啊怪啊的。第三,这件事情当然与他小时候总抓黑鱼的“因”相关。他信佛——虽然动机值得怀疑——我可见过不少号称佛教徒的半吊子,没事儿就拿因果报应吓唬人,说什么平生吃肉多了老了以后鳏寡孤独啥的。纯粹不懂装懂,佛教的因果报应在轮回中应验,也不见得就是指今生今世,否则世上的人肯定都遭报应死绝了吧!”

“阿弥陀佛,女施主好一张灵牙利嘴。因果报应是有的,还请不要污蔑佛教徒。”

“喂,不要乱往我头上扣屎盆子啊!我可没污蔑你们,只是对佛经和和尚尼姑们没事就拿这些因果报应的东西吓唬人有意见,要不然就是骗人说什么念经供养佛祖就无病无灾,死后登七彩琉璃塔之类的,骗钱都不带眨眼的!”

大汉笑着摇摇头,暗示黑猫和拉冬坐下,又从柜头上取下一本手抄的经书来。

“佛经上讲,从前有个老人家,一辈子辛苦挣钱,置下家产无数,良田百顷,家中的房子大的不得了,从头走到尾要好久,房前说话,后屋都听不到。一天老人家忽然发现房子着了火,赶忙跑到后院去通知自己的子孙们。子孙们在那里正玩得高兴,谁又肯走?都说老人家是骗人的,这么大家产怎么可能着火,就算真有火也烧不到他们。老人家十分焦急,心想虽然房子大,但这场火总能烧到后院来,如果现在再不跑,就连性命都没有了。”

“于是老人家便想出一计。他告诉子孙们,他已经在门口放了无数琉璃宝珠,金银财宝,还有骏马灵兽,马车代步,总之就是无尽繁华。子孙们一听,都大是开心,因为这些才是他们珍重的东西,比性命危急看得还重。于是便一股脑的乡大门冲出去。”

“不久大火便蔓延开来,将那豪宅烧得一干二净,但老汉的计谋却让子孙们保住了性命,也就是保住了他们最重要的东西。”

“佛经里常讲供养佛祖菩萨的好处,用世俗的珠宝来描述佛法的价值。《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就说,无尽意菩萨听到了观世音菩萨的无量慈悲心,便对佛祖说:‘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缨络,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

“世俗之人,只看到宝珠缨络的价值,只明白百千两金的珍贵,但却不知大火烧身的危险片刻即至。能解佛法之人,佛祖以恐怖之事告之,其即能解,能避之。不解佛法的俗人,佛祖也要救,但却不能晓之以理,只能动之以利。问世间人,又有几个真正明白自己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又有几个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才信仰佛法?”

“因果缘法,世间最大的道理。就好像我们今天走到一起来,各有所需,各有所求,不知道是缘法,只以为是巧合,以为我们走到一起的目的就是取得所需,取得所求。但其实是所需所求背后的东西,把我们安排到了一起。阿弥陀佛,佛法无边,总有一天女施主会明白的。”

大汉手持佛珠,把刚刚取来的佛经递给苏卿鱼。

拉冬双手合十,也随着大汉道了一生佛号:“阿弥陀佛,感谢大师说法。”

苏卿鱼和黑猫愣了一会,各有所思。有些话就怕深想,越想越觉得有深意。而身边这环境,大汉的语调和他的话,偏偏都有那样一种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深想下去。

苏卿鱼不禁想到自己的需,自己的求,难道找到姑姑不是最大的诱饵吗?难道找到姑姑并不是上天安排她来到这里的目的?

好在黑猫并不是凡事都要想个透的人,虽然似乎也有那么一刹那的怅然若失,却有本事立刻回过神来:“这个......深刻啊!!”

苏卿鱼噗嗤一笑,觉得自己老这么跟着黑猫混,迟早也得边痴呆了,至少也是没心没肺吧:“大师,你怎么故事这么多?总得填完一个坑再挖下一个吧。”

拉冬来了兴致,也和苏卿鱼一起催:“是啊?请问您背后的声音是谁?”

大汉继续讲下去:“那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喇嘛。我们族里吃过喇嘛的大亏,我从小就被教育喇嘛是坏人,见到了也不能理,没想到这是却遇到了一个。”

“那喇嘛手里举着一把手电——这在我们那个地方当时还算稀罕货,也不是谁家都有的。他从袍子里伸出一只手来,竟然摸了摸我的头顶,也不知怎的,我看他慈眉善目,竟然就大哭了起来,喊道‘他们要杀我’!”

“那喇嘛叹了一口气说:‘连个小孩子都知道死亡的恐惧,为什么有些大人反而不知道?’我听他说话有些口音,虽然是普通话,咬字却太过清楚了一些。他又说:‘既然你不愿意被杀,那为什么要去做这种杀害其他生灵的事情?他们也像你一样恐惧啊!’”

“喇嘛又说:‘你要杀的鱼并不是普通的鱼,在我们那里,它是战神护法的化身,专门惩处恶人,不可以轻易亵渎。你们的村民虽然不知道这些典故,却尝过它的苦头,所以才不敢来打扰它的安静。如果是普通的鱼,你要不要杀?’”

“我说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喇嘛摇了摇头,很耐心的说:‘是非善恶一念间,普通的鱼不能像护法鱼一样伤害你,但并不代表世间常理就会放过你。’我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当时并不能理解师傅的深意,但却很奇怪的把这些话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喇嘛便背起我,一路朝村落相反的方向走去。我知道他想要带我走,我竟然没有一丝不舍,就好像那村落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去的地方才是。我当时就对自己说,总有一天也要回来把爸爸妈妈也接走,也让他们和我一起回家。”

“那一夜在我脑海里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来到人世间遇到的第一遭大灾难,当然记得清楚。但自此之后就是一片模糊,只记得和喇嘛一起走走停停,有时到寺庙里投宿,有时住在好心人家里,多数时候就在车马上歇歇,甚至露宿街头,遇到好心人我们就能搭一路车,否则全靠两条腿走。就这样一月有余,我们已经走到了西藏,在藏族喇嘛的帮助下,又绕道来到了不丹。”

“这一路上喇嘛给我讲了不少道理,刚一到不丹,我就正式拜他为师了。”

“原来是哲西既郎拉!”拉冬忽然插嘴。

“什么什么?放慢速度好不好,哲什么啦?”黑猫听得稀里糊涂。

“我的师傅名字叫哲西,是达藏寺的一位高僧,也就是当年带走我堂伯、释因寺住持的喇嘛。”

大汉顿了顿,又说:“只不过这里的人并不称呼僧人为喇嘛,那是汉地的叫法。喇嘛在藏语里的意思是‘无上’,严格的说只用于堪为人师者。在西藏,一般称比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和尚,叫‘既郎拉’。如果不知道对方是比丘还是沙弥,则要称‘固淑拉’。不丹的佛法与西藏十分相似,但也接受了一些来自印度的影响,所以这里的人都叫我师傅‘哲西既郎拉’。”

“天!晕死!”苏卿鱼大呼小叫:“别这么学术好不好,我们就是听听故事而以嘛!”

大汉倒真是有耐心,也不生气,继续讲故事:“称呼本身也没有什么意义,一个代号而以,佛家弟子没人在乎。我师傅告诉我,当年带走堂伯,便是因为一件重要的法器,预知和达藏寺大有缘法的人将会出现在我们族中。至于那件法器是什么,又是怎么预知,你们一定有好多疑问,但这是达藏寺的秘密,时候未到,还不能告诉你们。”

“那法器究竟如何作用,即便是达藏寺的高僧们也无法解释清楚。但堂伯认为它能一路指引哲西师傅到族中来,必然和族中的宝物佛珠有些什么共鸣的作用,于是把佛珠也带走,和哲西师傅一道来达藏寺研习佛法经典,试图找到解释这一切的答案。”

“谁知堂伯苦心竭力研究这桩怪事,不过几年就劳累病倒,竟然涅磐了,而两样法器也在这时交相辉映。哲西师傅知道此事不能再拖,便一路赶到福建,恰好遇到我从族里逃了出来,便料到我就是那个有缘人。”

“回到达藏寺,行过拜师大礼,师傅就带我去拜见达藏寺最年长的活佛。如今这位活佛已经转世,但我还记得他那一双眼睛,便如三日小儿一样透彻明亮,仿佛能照到我心上一样。”

“活佛为我摸了顶,没说什么,就让小沙弥把我带了出去。过了一会,师傅也出来了,却让我脱下僧袍,给我换上了不丹男人的一般装束。师傅告诉我,我并不是他们要找的人。活佛说,我还不能出家,只好暂时在达藏寺当个小沙弥,很像汉地的居士。一个多月来,我跟随师傅学习了不少佛法,认定自己的归宿就是皈依佛门,如今竟然遭到了活佛的拒绝,实在是满心的不愿意。”

“师傅精通汉藏两地佛法,便给我讲了一个汉地的小故事。在明太祖的时候,有个禅师叫金碧峰,他是很用功修行的人,因此寿命不尽。阎王几次派小鬼来捉他,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位禅师。后来有个小鬼想出办法,去问当地的土地公,得到信息说禅师非常喜欢一个供佛的茶杯,找到茶杯就可以找到他!”

“天啊!”苏卿鱼又开始打岔:“故事大王!你又开始挖坑了!”

大汉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讲道:“于是小鬼便到法师供养的佛像前找到杯子,刚一赞叹,金碧峰禅师竟然凭空之中出现在小鬼的面前。这次小鬼可以看到他的真身,一下子就抓住了他。”

“金碧峰说,既然你们已经抓住了我,便把那杯子还给我吧。小鬼没提防,就把杯子递给了他。没想到禅师竟然拿起杯子就往地下一摔,杯子碎了满地,禅师也随之消失,临走留下四句话:若欲捉我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铁链锁不的,休想捉我金碧峰。”

“修习佛法的人,一念不生之时,你便看不到他捉不到他。即便是一个喜爱的水杯,也能牵扯到着念与不着念问题。不舍,就不能出家。师傅说,活佛看出我六根未静,杂念不断,这世上还有我不想舍、也不能舍的东西,不能进佛门。”

“我当时以为,我不舍的是我的父母,要等我有一天把这桩孽缘了掉,或许才能进入佛门圣地。于是日复一日精修佛法。”

黑猫打量了一下大汉胸前的佛珠和身上的帼袍,这一身不伦不类,不僧不俗:“看来你努力到今天还是没能成功啊?”

大汉苦笑一声:“我以为不舍的在当下,有哪里知道不舍的在未来!”

目 录
新书推荐: 都京城第一纨绔了,你让我破案? 记忆暗匣 盗墓笔记之万象天宫 盗墓笔记之鬼玺 我靠回溯凶案现场带飞全警局 胜算之概率百分百 宿舍求生,请活下去! 盗墓:小唐爷我,专治意难平! 极品小道长 阴阳神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