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防城(1 / 1)
奉王军在桐康城的大败,大大改变了天下的局势。虽说奉王失掉的只是小小一城,但明眼人都清楚,奉王这次在桐康丧失的是整个军心,寄予厚望的朝廷安抚大将战死城头,方家军气焰旺盛,攻势一时间无人可阻。
相比奉王在南边战场上的失败,北疆战场的情况却好得多。自从上次梁将军打退蛮族的进攻,韩佑又亲至北疆犒劳军队,北疆的局势已经基本上稳定下来。蛮族短时间内不敢南下,却又不甘心撤退,就驻扎在离边界不远的地方,休整力量。
北疆荒漠,盛夏时节更是酷热难耐,黄绿色和墨翠色杂糅在一起,热气蒸腾。翠色深处,梁将军驻守的防城就矗立在那里,碉堡一样坚固的建筑,简陋,孤独,又强硬。
防城靠近绿洲,水分还算充足,由于军队的常年驻守,朝廷的粮草支援,防城附近倒开垦出了很多田地和林地,种耐旱的庄稼和果树,也蓄养耐渴的畜牲。久而久之,防城就由一个单纯的军事驻地发展成了一个小小集镇。镇子里四季尘沙飞扬,灰蒙蒙的,但好歹有了人烟,也就有了生活,比起军队驻守之初的荒蛮,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镇子的市集太小,居民又住得分散,买卖谈不上兴旺便利,于是就有了逢集,每月初一、十五这两天正是防城小镇的“集”,那黄沙浇注的街巷也会难得地热闹一把。
沙枣、石榴、腌肉、药材、皮毛、兽骨……镇子的生意做的非常简单,只要在街边找一块空地,铺上一块千疮百孔的毛布,把货物摆在上面,然后盘膝一坐,就等着顾客上门了。防城民风淳朴,卖东西的不知道抬价,买东西的也不懂得杀价,甚至还有物物交换的情况发生,用你的药材交换我的皮毛,只要双方都乐意,没有银钱,生意一样可以顺利做成。
这一切让从京城来的韩佑感到非常新奇,今日逢集,他一个侍卫也没带,自自在在把市集逛了个遍,市集太小,中午时分,他就回到了防军驻地。
防军驻扎的地方早已不是一座座营帐了,而是一座碉楼式的宽敞建筑,住得越靠里,身份就越尊贵,而普通的士兵则是住在最外围的军营里。
韩佑作为京城的贵客,自然住在最里面,紧挨着梁将军。从市集回来,韩佑来不及歇息,梁将军就笑呵呵的迎了过来。
“三爷,市集如何啊?”梁将军四十岁上下,正当壮年,脸色黝黑,身材魁梧,高大直爽。
韩佑一笑:“真是不得不佩服梁将军,在这片不毛之地上,也能硬生生建起来这么一座镇子!”
“哪里哪里!”梁将军忙摆手,“这可不是我的功劳,这人呀,到哪都能扎根,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自然就盘活起来了。”
韩佑道:“梁将军谦虚了,那也少不了你的治理之功。”
梁将军闻言正了正脸色,叹道:“三爷有所不知,请随我来。”
他带着韩佑登上碉楼的最高处,道:“三爷看那远一点的地方。”
韩佑站在那碉楼顶上,居高看下去,骄阳之下,远处一片亮黄,苍茫辽远,流沙百里,无边无际。
“出了防城,再往北去,才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就是盛夏时节多雨多融水,往北千里,也难再找到像防城这样的绿洲了。”梁将军也眯起眼睛,极目远眺。
“怪不得蛮族垂涎防城……”韩佑喟然长叹。
“蛮族世世代代都在垂涎这块绿洲,大利之前,他们也在此生存了几十年。但自我大利建国,蛮族就被驱逐远离,两百年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这块地方……大战小战,不计其数,蛮族从来都不知退却,守着防城,看着我们屯的兵越来越强,存的粮越来越多,住的人越来越稠,建起村子了,盖起镇子了……他们却一直不肯走远”梁将军顿了一会儿,又道,“我在此驻守了这么多年,也不知打退过他们的多少次进攻,他们却总是会再回来……永远没有了结的时候,白白耗费了朝廷的银两……”
“梁将军无需自责。”韩佑劝道,“蛮族顽劣,原本就不是可以教化的,只知道蛮力,不懂策略。”他说得都是实话,蛮族等了两百年,从头到尾,不是死守,就是硬攻。
“三爷说得没错,蛮族人从不知读书习字为何物,与我大利臣民无法相提并论。”梁将军赞同道,俄而又忧虑,“只是性子太执拗,这样下去,总也不是办法……昔日大利养我防军千日,可惜到用时,防军却无法报效朝廷,方彦叛乱,防军却只能守着北疆,任由奉王篡位,皇上……”
“梁将军,这怪不得你和防军,父皇在世时,也从来没有责怪过你。只是现在中土局面越来越坏,奉王军眼看就不是方彦的对手……江山已经易主了,决不能再让异姓人占去!”他露出热切的神情,盯着梁将军。
“三爷的意思末将明白!”梁将军突然肃容,双膝着地,行了个大礼,接着铿锵有力的道,“末将绝不容这江山落入外姓人之手!大利血脉,全系在三爷身上,三爷胸有沟壑,末将誓死追随三爷!”
“将军快起!”韩佑扶了他一把,又道,“为今之计,只有把蛮族彻底收服了,防军才能动得了!”
他站在碉楼之巅,陷入了沉思,防城里的百姓,防城里的市集,防城边的蛮族……
几天之后,韩佑突然召集了梁将军和一众防军将领,宣布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大举进攻蛮族,彻底击溃蛮族的生力军!
众将都惊得呆了,驻守防城几十年,他们从来都是敌不犯我,我不犯人,躲还躲不开那些麻烦的蛮族,如何能再找上门去!
“三爷,蛮族所处之地,都荒凉无比,即使占了,也没有任何用处啊!何必费那个力气?”
“是啊!往北去,条件更艰苦,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
众将吵吵嚷嚷,议论纷纷,唯独没有人赞同韩佑的主张,就连梁将军也静悄悄坐着,虽不反对,但看那神情,也绝对说不上是赞同。
“梁将军以为如何?”韩佑也不着急,慢悠悠的问道。
“末将有几分明白三爷的意思。您是想让蛮族永无回天之力,从此一劳永逸吧!”梁将军摇了摇头,“三爷是不太明白蛮族人的秉性,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挨的打再重,也能很快复原……想让他们就此死心,只怕没那么容易。”
“梁将军猜对了一半。”韩佑笑道,“依我的意思,击溃他们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我是要蛮族和防城百姓尽释前嫌,和谐相处。”
“什么!”一个将领忍不住大叫,虽然极其失礼,却也道出了大家的共同想法:荒谬!防城是蛮族的死敌,想要和解尚且不易,还想和谐?
梁将军却是个持重的,他疑惑道:“三爷的意思很好,只是方法恐怕……”
韩佑伸出双手,往下虚按了两下,众人止了声息,半是好奇半是不屑的看着他。
“蛮族和防城作对,为的是什么?”他自问自答,“为的不过是一族人的活命,占了防城,他们的生活会好很多,所以他们为了这个城,不惜血本。”
“三爷说得没错。”无人迎合,梁将军应了一句。
“倘若现在有一个机会,他们不需要再花费鲜血和性命的代价,也能从这座城里面得到需要的东西,诸位说,他们会不会选择这个机会?”
“三爷是想……”有将领品出了滋味,梁将军已经是一脸的喜意了。
“我们就是要给他们这个机会。防城不再只属于城里有限的百姓,也属于蛮族,他们可以进来,在城里吃、喝、住宿、买东西、做生意,甚至是长居都可以。只要不惹事,蛮族和防城百姓不仅能过得很好,而且会越来越好。”
“三爷的主意高明!”钟将军忍不住赞叹道,“原来是我们和蛮族斗的太久了,恨的什么都忘了,身在困局中,竟不知道出路就在脚下!”
韩佑还没有接话,另一个将领已经叫开了:“三爷,蛮族都是蛮不讲理的家伙,倘若不吃这杯敬酒,我们不还是一样要兵戎相见!”
“对啊,蛮族人很难管,又没有信义,谁能保证他们进了城,不会趁机袭击我们?”有人附和。
韩佑笑了笑:“诸位忘了我提的第一步了?我们首先就打掉蛮族的尖牙,让他们除了退回沙漠,别无选择,然后再给他们这个机会。”
梁将军哈哈大笑:“这就让他们不得不选择这个机会!蛮族人虽然蛮,却不傻,这条件对他们有利无害,绝没有不同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