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之后宫太平(1 / 1)
这顿晚膳,程序繁杂,耗时颇久,直等漱口、浣手完毕,居然月已中天。
我站立一边,等着元冕叫我退下。
这时,王德承端了个覆盖绛色绸缎的烫金托碟走进殿内,跪倒元冕面前,又掀开绛绸,向上呈去。
我朝托碟里看去,是数十几枚柏木腰牌,心里顿时明了,这是要请元冕挑选今夜侍驾的女子了。
元冕只是看了一遍碟子中的木牌,却不伸手去摞牌子,反而看向我笑,笑得很有些不怀好意。
我只是淡然回视他。
“今日不摞牌子了,朕就歇在含雍殿。”说这话时,他一直看着我。
王德承收起托碟,退了下去。
他慢慢踱到我面前,看着我,又是笑。
“锦绣。”声音温柔得让我头皮发麻。
他叫了我的名字后,又停了半响,“你,退下罢。”
※※※※※※※※※※※※※※※※※※※※※※※※※※※※※※※※※※※※※※※
充任元冕文书女官,作息也与元冕是同步的,偏偏这人太过于勤政,一日之中,竟有二分之一的时辰在决断国务,连累我也是起早贪黑,不分晨昏。
终于熬到了上元节,按照惯例应该休超一天,君臣同宴,共怀新春。
我也终于得了空,可以休整休整了,实在是个天性懒散之人。元宵这天早上,既是不用到含雍殿当值,我索性赖在了床上惬惬意意的睡起白日觉来。不睡觉又能做些什么呢,今日是元宵节,新年正月的最后一天,是圆聚之节,朝堂上君臣同乐,内宫中后妃共庆。过去在晋国,一贯是有上元灯会的习俗的,如今上京侯府中还会有人扎竹灯做灯谜么?
他们今晚该会欢聚一桌共食元宵罢。过去每年,父皇母后,以及皇兄,都会一同陪我品尝元宵。只是今晚,我将只有独自一人。
皇兄登基后的第一个元宵节,大赦天下,昭示祥瑞。朝廷下诏:正月十五元宵前后三日,上京解除夜行禁令,京城皇亲国戚,庶民百姓,均可彻夜长游,以兹普天同庆,与民同乐。
这实际上是我的主意。
我对皇兄说,听说每年元宵节,民间盛行上元灯会,届时长街陋巷,寺观楼阁,都会巧为装饰,张灯明烛,上京将是一夜灿烂如画,火树银花。此等美景,我等贵族却是要因为深居禁宫而无缘见得。今年不如下旨,开放门庭,百无禁忌,贵族庶民,共闹元宵。
皇兄欣然应允。
于是上元当晚,吃罢元宵,皇兄与我,还有当时的皇后史端泽,以及嫔妃诰命,亲王诸人,在侍从暗随之下,去赏民间灯会。
出了宣德门,便是山楼影灯、十里辉煌的御街。长街两旁的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磷磷相切,乐声远扬。击丸踏锁上杆,倒吃冷涛,口吞铁剑,猴呈百戏,鱼跳刀门……各色奇巧百端,实在是我们这个宫中之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更别提那万余灯盏,珠罩闪耀,流苏宝带,交映璀璨。
真真是日暮迎祥对御归,宫花载路锦成堆。
朱栏画栋金泥幕,卷尽红莲十里风。
然而,这一切都非我真实目的。那夜上元灯会,我有大事要办。
上京游蛟河,有个传统习俗游戏,放漂船灯。就是女子自扎船灯,内置方胜小筏,放漂游蛟河,在不远处由她们心仪的男子捞得,让那男子阅读小筏,明她心意。
我们一行人来到河畔,我便怂恿嫔妃宫娥也来一戏。
自然众人大感兴趣,皇后史端泽也是兴致勃勃的扎灯写筏。一时间河上漂灯数十船,皇兄满载。
只是奇怪,那数灯之中,并无皇后所作。
此事并未留在众人心上,到了元宵夜半,大家兴尽,便打道回宫。
数月后,鸿胪寺卿崔放之因为贪污获罪,抄没全家。从他府中书房暗格内抄出香艳宫词小筏,上书题字,竟是皇后闺名。
皇后乃六宫之主,竟不顾妇德,违背纲常,犯下如此大孽。皇兄震怒,下旨废后,并赐鸩酒。
史端泽饮鸩酒自尽时,我去观看。她看到我,指着我凄厉的骂道:“我知道是你做的,我就是化成厉鬼,也饶不了你!”
我嘿嘿冷笑:“是我做的,但却是你咎由自取的。”
我与皇兄,浓情蜜意。皇后看在眼里,毒在心里。不仅依仗皇后职权,处处作对于我,更是不知非礼勿言,竟在背后阴诈我与皇兄私事。这等女子,怎么能不令人咬牙切齿。她在宫中,我永无宁日,必要将她除之而后快。
史氏自裁又三月后,皇兄重立新后甄妤融,从此,后宫太平。
——————-
注意了注意了:
鸩
zhèn
1、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2、用鸩的羽毛泡成的毒酒:鸩酒。饮鸩止渴。
3、用毒酒害人。
————
稍后还有2更。。
不行了,要写的吐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