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十亿消费者 > 第2章

第2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刀子和刀子 张小娴精选语录 戏笑红尘非乱世 将错就错嫁了吧 怜香惜玉录 相看两不厌 相见不晚 少总的秘密情妇 闺房闹烘烘 唐昕言情小说合集

当时我还没有这么想,但我说的是中国是全世界最盛大的开端,也是最伟大的转折。这个国家利用其2000多年的传统,同时又在吸取西方的商业技能和技术,所有的工作都是同时进行又史无前例。这就是中国进步如此之快的原因。

如果你把中国在过去十几年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想象成为美国历史中可与之相比的变革,你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劲风。中国正在经历着19世纪晚期“强盗贵族”时代的原始资本积累;20世纪20年代的投机金融风暴;30年代的农村向城市的迁移;50年代出现的第一辆汽车、第一幢房产、第一件流行服饰、第一批大学教育、第一次家庭度假以及中产阶级消费者;甚至还包括与60年代相似的社会剧变等问题。

看上去邓小平几乎就是照搬了哈佛商学院的扭转业务教程来制定计划。以下仅仅是一小部分。

建立紧迫感:这在文化大革命后是容易做到的。共产党必须有所改变,否则就将失去权力。

组成强有力的指导班子:邓小平任命了一批务实的改革分子,但是也给长征留下来的老干部们保留了刹车制动的权力。

规划远景:邓小平为这个国家定下了从1980年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番两翻的目标,这个目标提前四年完成。

远景宣灌:国有新闻机构日日夜夜都在庆祝已经取得的进步,宣传新的目标。

新做法的制度化:所有的重要改革工作,从农业到住房到金融到私有化,都在局部实验中进行试点、优化,再推广到全国,并辅之以一整套规章制度。

公式的另一边是开端,这其中就牵涉到了政府和外国企业。中国需要资金、技术、制造专长、管理技能和海外市场。就像所有的新兴企业一样,中国人经历了疯狂的尝试和错误,每天都在调整,不断复制和修改他人的做法和产品,总是在全速冲刺以第一个进入市场,永远盯着下一个捞一把的机会。

前往东方的旅程

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正是邓小平的变革开始吸引外界注意的时期。我对亚洲的兴趣始于18岁,当时我是美军在越南的一名步兵。此后,我从部队进入一家新闻学校,然后到洛杉矶的骚乱,然后作为一名记者到华盛顿特区报道国会新闻。一路走来,我的最终目标依然是作为一名记者回到亚洲。因此在1985年,我联系上我的姐姐Lisa,她当时在泰国的难民营工作,我们一起花了6个礼拜的时间作为背包一族在全中国旅行。我们乘坐肮脏、拥挤不堪的火车和汽车走遍全国。我们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但是身边总是挤满了迫切想要锻炼他们在学校学到的英语的中国学生。医生、教授,甚至政府官员都主动做我们的向导,仅仅是为了有说英语的机会,并尽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当我回到美国后,我坚信中国最终现身世界舞台的过程也是我一生的经济大事。我说服我太太Cathy:台湾 “就像夏威夷”(我从未去过台湾,但是我知道石化工厂比种植菠萝更流行)。于是我们变卖了所有的财产,在1987年初仅带了两个旅行箱便飞到台湾岛,住在一个破旧的基督教女青年会组织里。当时我们这两个成熟的33岁的人的想法是,先学习普通话,然后前往中国大陆。

在我们抵达台湾的几个月后,《华尔街日报亚洲版》聘用我担任台湾办事处的主管。当时的台湾是记者的黄金时代。战争法被撤销。立法机构中的拳脚相加预示着民主革命的开端。流氓恶霸们建立了庞大的诈骗帝国。股市颷升1800点,然后暴跌。每个人都买了汽车,然后坐在拥堵的交通中发脾气。政府疲于假装一切皆在控制之下。在接下来三年中发生的事情,正是我将在中国再次看到的一次预演。

1990年《华尔街日报》把我派到北京担任首席代表,当时TM的眼泪依然在中国的脸上流淌。政府正在修补内部的分裂,施行着白色恐怖的压制。到处都弥漫着愤怒,但人们只敢向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倾诉。几乎每个晚上,我都骑车在北京城里游荡,希望能够在身边烟雾弥漫、污染严重的黑暗之中、从那些虚假的信息之后探寻真实的想法。大多数人都害怕与外国人谈话,但我借助于我可爱的一岁女儿 Sally,把她作为开启访谈的敲门砖。中国人喜爱孩子,Sally有着秀兰邓波尔一样的金色卷发,当我把她放在落满灰尘的国营百货商店的柜台上,或是让她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很容易就能吸引来数十个、有时甚至是上百个健谈的人与我交谈。

我继续在国内旅行。我亲眼目睹了共产党的官方效率和在私人问题上的现实性。每到一处,从西北内陆灰尘漫天的青海,到东南沿海炎热潮湿的广东,从高级到基层的党和政府官员满嘴都是最新的口号。但是一旦这些官方的政治反刍完毕,谈话立刻就转到经商。我发现这个国家人才浪费严重——替我提包的服务生有经济学位,替我开车的司机有工程学位——同时又极其渴望继续进步。

纯经济动物

虽然有着40多年的共产主义体制,但大陆人和他们台湾和香港的同胞一样是凶猛而又纯种的经济动物。我在第一次去邻近香港的广东省采访的路上遇到了曹兵(音译)。在从北京起飞的头等舱里,他坐在我的邻座。他留着粗短的胡茬,未加修剪的头发,穿着蓝色的牛仔裤,绿色的毛衣上有几个破洞,脚上一双破烂的耐克运动鞋。当飞机起飞时,他把一个黑色的运动包紧紧地抱在怀中。旅途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像疯子一般在一台小计算器上戳戳点点,不断地把计算结果纪录在几张废旧香烟包装纸板上。一开始我还以为他精神错乱了,直到我们开始聊天。曹住在广州机场附近的金色英雄按摩院里。他说他一个月中有25天在天上飞。他还悄悄说他那个运动包里有两万美元。中国那个时候还没有全国性的外汇交易系统,因此曹在按摩院之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外汇交易业务。在十几个大城市里都有街头外汇贩子替曹工作,他们守在宾馆外头,用人民币换取外国旅游者手中的美元。他的利润来自利用各个城市不同的街头汇率进行的套利活动。他和他的业务伙伴在中国飞行,在出价最高的地方出售美元或在最便宜的地方收购美元。曹45岁,初中没毕业,以前在西部云南省种植烟草。

后来在上海,我碰到了一个自称杨百万的人。杨百万40岁,是一名钢厂工人,有着一口坏牙和一堆大想法。初中毕业的他,每年可以赚到10万美元——这是一个当时人都从未听说过的数字。他的领地在这个城市前法国区中一家废弃的电影院阳台上的一个破旧的咖啡店里。杨百万通过从工人手中收购政府债券发了财,这些工人被迫接受这些作为他们薪水的一部分而支付的债券。他以极低的价格从边远城市的工人手中买到这些债券,那些人都认为这是一文不值的废纸,然后带到上海,在新兴的债券市场出售从而获得高额利润。虽然说曹兵和杨百万建立的商业模式是那么的粗糙,但他们是中国商业实践的先驱,他们开创的做法在今天仍胜过任何形式更为复杂的其它商业活动:在改革尚未完成的体系中寻找金矿,并在国有和私有经济之间套利。

为钱疯狂

中国从共产主义转而拥抱资本主义的速度并不令人奇怪。在这个国度,人们在新年的相互问候是“恭喜发财”,就像我们说“圣诞快乐”一样。此外,在中国的葬礼上,一个核心环节就是烧纸钱,给死去的人在生后送去资产。在中国南方,人们还焚烧纸做的别墅、豪华汽车、娱乐中心来为逝者提供更多的舒适。在婚礼上,来宾们在婚礼殿堂外的接待桌前排起长队,在队伍中其他人的注视下,每个人装着礼金的信封被撕开、清点、并纪录下来。

由于文化大革命导致的对政治体系的不信任,以及腐败和改革年代持续的变化,很多中国人把他们全部的信任都放在了钱上。我是相当不经意地从一位愤世嫉俗、衣冠不整的姓杨的29岁烟草走私商那里接受这一点的,当时我正利用会议之间的间隙在武汉街头闲逛,我遇见了杨。在一个礼拜以前,有两名警察在试图勒索一名街头小贩时被枪击。当我告诉杨我是美国人时,他跟我说了枪击的事件,仿佛这是一件好事。

“美国好啊,有了枪,人人平等。”他说。“在中国的自由就是满口袋的钱。”他补充道,向我展示着一摞约有6英寸厚的50元人民币。“在中国,要么你得有钱,要么你就得听话。”

为人民服务

我在中国从未遇到过一名信仰废除私有财产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哲学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考虑到中国人的文化本性,对此我一点也不奇怪。“毛泽东思想”依然是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核心,而自我牺牲、艰苦朴素的“延安精神”也还是中国官员们口头宣称的理想。中国共产党最近调整了它的一些说辞,开始保护私有财产,宣称党是所有中国人民的先锋队,而非仅仅是工人和农民的。然而官员们依然有着无休无止的讲话和政治学习,在这其中马克思和列宁语录被更为创造性的用车轱辘话结合在一起。然后他们钻进自己的奥迪和奔驰车里,用手机检查当天的股票行情,在他们被命名为“比佛利山庄”、“公园大道”或“棕榈泉”的洋房中,他们有着哈佛和沃顿商学院MBA学位的子女们正在等待父母回家,讨论私有化的交易。

目 录
新书推荐: 菜鸟又如何,照样比你强 星际恶雌就算F级,也能成为万人迷 大乾逍遥王 今天萧瑀被贬了吗? 灵气复苏,网游助修炼 做乞丐也能超神 从昊天宗少主开始 我的灵魂世界 截教重生:我靠系统镇压洪荒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