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相见莫若不相忘(1 / 1)
一晃就是一年多过去了。细君已经十五岁了。
细君来到宫里这么久,也慢慢习惯了宫里的生活。只是偶尔她还是会想起,当年和卫去病相遇在江都王府内,之后又遇见了缘大师,以及之后发生的种种。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细君和卫长约好了一起拜织女,俗称乞巧。
所谓乞巧,就是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细君已经十五岁,卫长也到了十四岁,都是可以选人家出嫁的年龄了,只是太后舍不得,因此她们也不急于嫁人。
只是这一年一度的乞巧节,她们这些待嫁的少女总是向往的。
因为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见女官们摆好了乞巧用的贡品和蜡烛,卫长突然神秘兮兮的凑到细君耳边道:“姐姐,其实……我有话想要和你说。”
她是皇后唯一的女儿,只有一个哥哥,没有姐姐。因此一直将细君当做自己的亲姐姐一般,有什么心里话都会告诉细君。
“什么事?”细君笑着问。
“就是、就是……”卫长四下张望了片刻,见没有人靠过来,才小声道:“他回来了。”
“谁回来了?”细君不解的看着卫长。
“哎呀!就是去病哥哥啊!”卫长红着脸,羞涩的道。
“……是吗?那不是正和你意。”愣了许久,细君平静的说。
“姐姐……”卫长低下头,不依的抱住细君撒娇道:“姐姐又取笑我。”
“卫长……他……”细君本想说些什么,在看见卫长不解的眼神后又缩了回去。
“我们快开始吧。乞巧我们卫长公主可以早日嫁得如意郎君。”
“姐姐你又取笑我!”卫长羞红了脸。
二人你推我攘闹成一团。
半弯的月亮隐在浓浓的云朵下,偷偷的看着她们。风轻轻吹过,吹走了云朵,闪闪发光的银河。
“看!是鹊桥呢!”
不知是谁高呼,引得众人都望向天去。没有人注意到细君眼角划过的一滴泪水。三日后博望苑内太子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家宴。所请的都是他的挚友,当然包括他的妹妹卫长和细君,以及姨母家的表弟霍去病。
细君本来不想去。太子对她总是怪怪的,她实在不想多生是非,可是卫长偏偏要拉着她一起去,说什么都是自己人,不用太拘谨。
拒绝无果,她只得硬着头皮前往博望苑。
霍去病坐在博望苑后花园的小亭内,有些心不在焉。
他一向不喜欢这些无聊的聚会,如果是别人邀请,他一定会拒绝,可是太子是他的表哥,他也不好回绝,于是便坐到了这里。
想起这些他就无奈。对于自己的身世,总是感到难堪的。他的母亲卫少儿虽然是皇后的亲姐姐,他的身世却是一个刺。
说也心痛,一个月前他出师回长安的时候路过平阳县,竟然见到了当年抛弃自己和母亲的亲生父亲——霍仲孺。
虽说不齿于霍仲孺的行为,但见到如今的他落魄潦倒,而且身边带着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心生不忍,竟然将才八岁的霍光带回了长安。
想到家中的弟弟,霍去病的脸上闪过一丝温柔。好在弟弟不像父亲那样,与他极为亲密,而且非常听他的话。
“去病。”刘据突然叫他。
“?”霍去病回过神来,连忙看向刘据。只见刘据笑眯眯的看着他,然后从身后拉出一个少女。
“去病你看,这是卫长。”
霍去病的目光只在卫长的身上扫了一下,便停在了她身后。
那里一个少女红衣如火迎风飘扬,眉目如画恬静淡然,正静静地站在卫长身后看着他发呆。
他心中突然剧痛,望着那少女却说不出话来。
是她!竟然会是她!
他有好多的话想要和她说,却怎么都开不了口。
“姐姐,姐姐,这就是我的去病表哥。”卫长拉过细君笑着解释。
“见过霍公子。”细君冲着霍去病轻轻点头示意,然后扫了刘据和卫长一眼。好在,他们没有发现自己的异常。
“……”霍去病收回目光,看向卫长佯装道,“这位是……”
“她是江都皇叔家的姐姐啊!细君姐姐。”卫长见霍去病竟然会和自己说话,高兴地连忙说。
“江都……”霍去病别有用意的看了细君一眼,然后转过头对刘据道:“表哥,不是有宴会吗,既然你等得人都来了,我们开始吧。”
刘据本没有想到细君竟然会过来,如今见到细君自是喜出望外,心中暗夸妹妹聪明,竟然说动了细君。
听得霍去病的话,他连忙道:“我们开始吧,早就准备好了。”
“太子,卫长,霍公子……”细君顿了顿道:“我……”
“郡主,郡主……”李嬷嬷的声音突然从远处传来。
“嬷嬷,我在这里。”细君应道。
“郡主,太后正在找郡主呢!”李嬷嬷走到近处,听到细君回应连忙上前。在看到刘据、卫长以及霍去病后,她福了福身便拉住细君道:“郡主快和老奴走吧,太后有急事。”
“嬷嬷……”刘据脸色一变,“我们……”
“太子殿下,太后有事情宣郡主呢,老奴就不和太子殿下多说了。”李嬷嬷看了看刘据,径直拉着细君便走。
“我先告辞了。”细君匆匆说完这句话便被李嬷嬷拉着离开。
霍去病一直望着细君离去的背影,就在快要看不见细君的时候,细君突然回过头深深的望了他一眼。
千言万语,终是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