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多心(1 / 1)
话说……沈心扬被毒仙银鹫抓去的第二天,谢思思早晨去叫沈心扬吃早饭的时候发现她不在屋子里面。客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找了个遍,愣是没找到。手足无措之下,把情况告诉了住在客栈里面的人。
所有人当即放下吃了一半的早饭,帮忙寻找沈心扬。找了一个上午,仍旧没有找到沈心扬的踪影之时,决定告诉钱枫、白云翔、卿洛颖等人,目的是要利用各路人马的庞大势力在暗地里进行搜寻。在这种时候,所有人都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情敌也联手找人。最为郁闷的就是钱枫了。他可是最后一个见过沈心扬的男人,他是否说了什么话直接或着间接导致了她的失踪,那么所有人都会毫不留情地“杀”了他。
根据谢思思提供的情况,那晚的沈心扬和平常的不一样,变得很忧郁,甚至是太过安静。如此的异常,大约是前兆了。那晚所有和沈心扬解除过的人都有了嫌疑。
于是乎,向沈心扬表白的水沐君、无赖索求强吻的水沐天以及夜半跳窗的钱枫不得不和众人通气,把事实摊开来说话。尤其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关键,这个道理在场的人都是明白的,即便是再见不得人的事情都得要说出来才行。
经过分析,以及各方暗卫、线人的调查,沈心扬的失踪依旧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若是她因为不敢面对向她表白的人,那么她为何连行李、银两等必需品都不带着呢?太不正常了!
这厢,民间明里暗里的各派人马行动着;皇宫那边的动态也是有所变化的。
就在沈心扬莫名失踪的第三天,皇帝卿洛恒也得到了准确的消息,立即派出了他建立的底下组织的精英们进行同步搜索、探查。
众人或许都太过专注于寻找沈心扬了,把太后的势力给忽略了。当太后得知在朝廷、江湖的几大势力的煽动之下,民间已经有了多个版本的流言蜚语,闹得沸沸扬扬。江湖人士关注那个沈心扬她不管,她的两个皇儿为了一个如此平凡无奇的女子大动干戈,使得政局开始动荡不安起来,那她就不能不插手了。身为太后,能够在这后宫之中站稳脚跟的,不是普通人。太后的心思细腻和精明算计是可想而知的。于是,堂堂一国之君至此还不立妃、更不立后的原因就直接浮出水面了。
这样下去的结果,太后她老人家是知道的。所以,她不得不去找皇帝谈一谈了。至于她的另一个王爷儿子,第二个找的就是他。
连日以来,各路人马派出去的人都没有消息,这可是急坏了这位久居深宫的皇帝。这一天,他不耐烦地在御书房里面踱来踱去,终于下定决心,自己要亲自出宫看一看情况。
“小路子,给朕准备微服出巡的衣衫!”
“是!奴才遵旨~!”自从那个卿洛恒登基以来一直都近侍在他身旁的小路子机灵地接下旨意,正要去操办——
“太后驾到——!”门外嘹亮的声音让他停下了脚步。
“你怎么不去置办?~!”卿洛恒见小路子有所犹豫,立即催促道。
“置办?置办什么?”太后径直走到卿洛恒面前。
“儿臣参见母后。”卿洛恒作揖。
“你还知道有我这个母后!”太后美目瞬间变得阴狠。
“儿臣不知母后何意。”卿洛恒如往常一般,装作没事儿人似的。
“皇帝早已到了适婚年龄,却是迟迟不立后。这哀家不怪你,怕是还没有找到端庄贤惠的皇后最佳人选。但是,立个妃子有何不可?哀家多次催促,皇帝怎样都不肯答应,难道是皇帝要我皇家断了香火,把皇位拱手让人吗!?”好家伙!此话一出,震惊寰宇。
“母后多心了,儿臣只不过是……”
“只不过是什么?皇儿这次又要用什么理由来打发哀家?我堂堂大胤,岂可任由你胡来?”太后气势咄咄逼人,把卿洛恒逼得没有余地可走。
“……”
“我大胤的百年江山,怎可毁在你手上!皇帝为了一个女子,做出的举动已经让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难道就不怕再冒出来一个‘李煜’吗?!更何况,那女子哀家也是见过的,根本就不配享受皇恩,皇帝为何如此执着?那女子要气质无气质,要美貌无美貌,要家世没家世,要背景没背景,皇上为了她闹成这样,没有任何理由。”
“母后!您怎么就知道她没有优点?只怕是母后没发现罢了。朕自己的婚事,朕难道自己还不能做主么?”卿洛恒被气昏了头,不再自称“儿臣”。
“荒唐!历代君王,婚事就是国事,岂可如你这般儿戏!”太后也是被气得不轻。她的亲生儿子居然为了一个什么都没有、完全不符合做皇后资格的女子和她翻脸!那女子看来心机极为深重!竟然可以把她的两个儿子迷得神魂颠倒,不明事理!要知道,她的两个儿子是多么的出色,能够把他们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女子,绝不可低估!
“请母后认清一件事,朕才是一国之君。”卿洛恒说出了这句话,等于是说太后干政了,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说了不该说的话。“朝廷的事情,朕自会摆平,母后不必如此费心,还是回庸华宫好生休养吧!”
太后被惊得连连后退,幸亏身后的宫女即使扶住了她。她稳住了身子,抱着最后意思希望道:“莫非皇帝是要废了我这太后?!看来,哀家是多管闲事了。自己儿子的婚事也不能过问了。”
“母后多虑了。来人,送太后回庸华宫!最近朕政事繁忙,就不去看母后了。请母后在庸华宫好好休养生息,没事就不要出来了。”
卿洛恒此话一出,等于是把太后打入了冷宫。
皇上和太后的关系闹得如此之僵,这是大胤朝前所未有的事情。更何况,这太后还是皇上的生母啊!
“看来我儿是真的长大了。也罢……哀家从此吃斋念佛,不再理事便是。希望皇帝不要让哀家失望才好。”太后的心凉了。
“儿臣恭送母后。”冷冰冰的一句话,彻底隔断了母子之间最后的一点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