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1)
按照常例,皇帝的病,每天太医开的药方都要分抄给内务府大臣们每人一份,如果是重病还要给每位军机大臣一份。据内务府某大臣的一位后人告诉我光绪皇帝死前得的不过是一般的感冒,他看过那些药方,脉案极为平常,加之有人前一天还看到他和好人一样站在屋里说话,所以当人们听到光绪病重的消息时都很惊异,。更奇怪的是,病重消息传出不过两个时辰,就听说已经“晏驾”了。”由此可见,溥仪认为是袁世凯毒死了光绪帝。
上面的这些说法,都认为光绪帝时被人害死的。因为这一疑案是发生在皇宫内廷,外边的人就更难以知晓真实的内幕,所以数十年来这一疑案始终悬而不决,众说纷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光绪皇帝的陵墓被军阀炸开,后来有人对光绪皇帝的遗体进行过研究,却并未发现中毒的成分。由此光绪皇帝的死因变的更加离奇。最近,有人根据宫廷档案的记载,对光绪皇帝的死因进行了研究。最后竟然惊奇的发现光绪皇帝其实是病死的。他和慈禧太后先后而死,并没有什么内幕消息,只不过是历史的巧合而已。
学者们通过分析档案馆所藏的清宫脉案中光绪皇帝的病案,发现光绪皇帝自幼多病,且有长期遗精病史,身体素质甚差。光绪帝自己所写的“病原”中也说:“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冬天较甚。……腿膝足踝永远发凉……稍感风凉则必头疼体……其耳鸣脑响亦将近十年。……腰腿肩背沉……此病亦有十二、三年矣”。光绪帝成年以后,依然是经常的生病,据光绪二十五年正月初二日的“脉案”记载:“皇上脉息左寸关沉弦稍数,右寸关沉滑而数,两尺细弱,沉取尤甚。面色青黄而滞,左鼻孔内肿痛渐消,干燥稍减,时或涕见黑丝。……进膳不香,消化不快,精神欠佳,肢体倦怠。……下部潮湿寒凉,大便燥结,小水频数,时或艰啬不利等症。本由禀赋虚弱,心脾欠虚,肝阴不足,虚火上浮,炎及肺金,木燥风生而动胃火使然。”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初九日,御医曹元恒在《脉案》中写到: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十分严重。看来光绪皇帝的病并非是一日所得,而是从小就留下了病根子,并逐渐的变得越来越严重。据曾经为光绪皇帝看过病的江苏名医杜钟骏说:“我此次进京,满以为能够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来,徒劳无益。不求有功,只求不出差错。” 由此可见,其实医生们早就料定光绪的病早已是不治之症。 并非是野史上所说的光绪帝平时没有得病的迹象,突然暴死。按照脉案的记载,光绪皇帝应该是久病而死。
当然,脉案也并不是没有伪造的可能,不过相对于野史笔记来说,它的可信度应该是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