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先婚后友 > 第73章

第73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桃味麦芽 花开那年,谁陪你幸福走过 上帝疼爱张小凡 修仙科学院 今生,我不做你的皇后 我家有条臭屁龙 瑶瑟鸣 狄仁杰之昌阳迷案 花音 云满楼

我觉得提笔为文的原则应是一样的,那就是,如何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讯息。因此,如何用最少的字数与情节,给读者最深的印象,是我在写作时致力追求的。”

下笔简约,从不滥情

因为写作时太注重“经济效益”了,周腓力的文章中没有淡淡的云、微微的风……之类较感性的文句;小说中人物的面貌、衣着,除非有特殊用意,否则也不加描写。而他在写作时,更常因某一情节所发挥的效果,不符“经济效益”而毁去不要,因此他写作的速度很慢。

“《一周大事》我整整写了一个半月,若不因为征文有截止期限,我可能现在还在修改呢!”周腓力说。

俱属实情,多少心酸

幽默小说为求发挥效果,有时会有夸张的地方。许多读者看过周腓力的《一周大事》后,不免有个疑惑:5岁的小男孩要烧饭,4岁的小女孩要帮忙做生意,这怎么可能呢?是否也是一种夸张手法?

周腓力感慨地说:“不,我一点也没有夸张。初到美国时,因为打工所得不足以维持生活,每到周末,我们一家人便到‘跳蚤市场’去摆摊子,2岁的女儿也负责一个桌子,上面摆着两种台湾制的娃娃,顾客指问大一点的娃娃时,小女儿便说:‘two nintynine’,指小的娃娃时,她也会说:‘one nintynine’。这是她当时仅会的两句英文,就能帮忙照顾生意了。”

周腓力的大女儿更可怜,她初到美国时才10来岁,为了帮家里做生意,每天下午放了学就去店里,直到晚上打烊后才有时间做功课。碰到考试,她只有开夜车来加油,有次因为太累还在考试时昏倒了。这些年来,为了照顾家,她不像一般美国青少年,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也没有自己的交游圈。

发出一些警讯

周腓力神色黯然地说:“我和太太一直对女儿感到很歉疚,但实在无可奈何。我写小说反映第三波华人的生活,其实还有个目的,就是希望国人对移民美国之事能多作考虑,不要像我一样,糊里糊涂去了,如今已是后悔莫及。”

对当年未经熟虑、盲目地举家赴美,周腓力付出相当的代价,熬过艰困的岁月,他说:“我过去经常盲从地跟随着群众或潮流从事,如今想来,真觉惭愧。以后我要以自己的方式、计划,安排我的后半生。”

周腓力是为了领时报文学奖,而在10月底回台。回来后,他住在兴隆路母亲家里。周腓力的母亲今年已76岁,看见自己的独子于50岁时竟然因写小说而成名,既感意外,又觉开心。

给妈妈一点安慰

“我这一生不曾做过什么令妈妈开心的事,到美国后又曾弄得焦头烂额,一直连两个妹妹都不如,母亲自然相当失望、伤心。如今老来得奖,多少能给自己挣回点面子,也令妈妈得着点安慰。”

出国9年,这是周腓力第二次回国,和前次不同的是,他接触到许多文化、出版界人士:白景瑞买下他《洋饭二吃》的版权,胡金铨想买他的《一周大事》,都预备搬上银幕;尔雅出版社也和他签约,待写成七八篇小说后,将由尔雅结集出版;诚恳上门邀稿的人,更是户限为穿……这许许多多的鼓励,使周腓力既兴奋又惶恐。

他说:“大家都认为我大有潜力,这对我自然是一个鼓励,但也是一种鞭策。为了不让朋友们失望,这次回国我把烟也戒了——希望能多活几年,好多写一些作品,以免大家的期望落空。”

实质的收益,应能化解太座的反对

周腓力埋首于写作,本来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店里有那么多事,你怎么可以放着不管,一个人去做那不赚钱的不急之务?”周腓力的太太和女儿常这样嘟嚷他。

/* 139 */

弦外知音(14)

尤其是周太太,因为生活一向紧张,她操心,操劳,已有轻微中风的现象。

“物质上的报偿,对作家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周腓力毫不避讳地说:“这次回国,我可谓收获不少,能带着这些收入回去,太太应该会比较认同,不会再那样反对我写作了。”

48岁才开始写作,虽然很迟,但年长有年长的好处,丰富的人生经验及豁达的人生态度,使周腓力的作品,焕发出一种圆熟、练达、睿智、诙谐的光彩,而另有一种境界与魅力。

诚如周腓力自己所言:“我若是早10年起步,累积的成就也许会比现在高些;但话说回来,没有这些年来的经历与磨炼,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